何人可 | 工業設計面臨的巨大挑戰和機遇

2019-09-24     銦果



工業設計的機遇與挑戰

消費者並不是技術專家,他們對於技術的了解是有限的。那麼就希望我們設計師通過設計活動,讓這些技術能夠讓我們的老百姓去理解它,去應用它。在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人如何與我們的技術來進行交互。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 何人可


紅星獎已經是第14年了。我一直參與這個獎項的評審,今年有些特別的感受,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特色:

1

就是參評作品整體的質量有比較大的提升,無論是它的品質、工藝、材料、塗裝,都有很大的進步。


2

越來越體現出咱們紅星獎的一個特色,就是和最先進的技術密切的結合,今年送審的作品裡面,有很多都是不僅僅是在國內,在國際也是非常先進的技術,被我們應用在不同的產品上面。



3

我們的產品更加多元化、多樣化,既有工業產品、醫療產品、行業應用的產品,也有大量的滿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產品。這也體現了咱們中國消費升級這樣一個重要的趨勢,也就是我們終端的用戶對於產品的品質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


紅星獎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已經發展成了我們公認的在中國最有權威性的工業設計大獎。

我覺得,紅星獎從一開始就是得到了北京市科委的大力支持,所以,我們紅星獎就天然帶有科技基因。我們未來的發展更應該密切地關注新的技術成果,比如說,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等這些新的技術,與產品能夠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我們紅星獎在國內外的各種大賽裡面很突出的一個特點和優勢。

現在,技術發展越來越快。那麼,技術越發展的話,對於我們設計的要求就更高了。尤其是這些複雜技術如何呈現在我們消費者的面前,能夠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去。


我們知道,很多消費者並不是技術專家,他們對於技術的了解是有限的。那麼就希望我們設計師通過我們的設計活動,讓這些技術能夠讓我們的老百姓去理解它,去應用它。在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人如何與我們的技術來進行交互。

我們傳統的交互主要是依賴於,比如說,文字的輸入、觸摸屏等等這些硬的介面;現在,越來越傾向於所謂的自然交互,就是用語音、手勢,甚至未來的腦電波來和我們的機器交互,讓我們的機器變得更加得人性化。

這是我們工業設計面臨的巨大的挑戰,同時又是一個極大的機遇。


分享自:中國設計紅星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QaXZW0BJleJMoPMaC-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