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個名山名稱的由來

(來源: 我們都愛地理)

01.黃山:相傳黃帝在此煉丹修道而得名。

02.神農架:相傳神農氏曾在此嘗百草,因峰陡壑深,乃搭架上下採藥,因之得名。

03.廬山:西周時,匡氏七兄弟在廬山隱居,以草廬為居,故稱廬山。比較有名的 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04.五台山:因有五座聳入雲霄的高峰,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山。

05.九華山:因大詩人李白見此山秀異,九峰如蓮花,得名。

06.普陀山:梵文的音譯為小白花山。

07.莫干山:相傳春秋末年,莫邪、幹將夫婦為吳王所召,在此鑄劍,遂名。

08.天目山:相傳峰巔各有一池,左右相望,遂名。

09.嵩山:為除妖魔鬼怪,玉皇大帝下令把山高天將的名「山」與「高」兩個字 合在一起,中原這座山為「中嶽嵩山」。

10.太白山:位於渭源縣城西南25公里的楊莊鄉,因傳說是太白金星修道的仙山而得名。

11.華山:東漢班固寫的《白虎通義》中說:「西嶽為華山者,華之為言獲也。言萬物生華,故曰華山。即『華』同『獲』。」到了春天百花盛開,景色美麗,因而西嶽稱為華山。

12.武當山:古名太和山,又名玄岳、太岳,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稱。山上祭奉「真武大帝」,稱為「非真武不足當之」,故名「武當」。全山方圓400公里,故有「八百里武當」之稱。

13.衡山:又稱峋嶁山。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中部,離衡陽市49公里。傳說它位於二十八星宿之軫星之翼,像衡器—樣,可稱量天地之輕重,故名。

14.賀蘭山:遙望山脈,宛如駿馬,蒙古語謂駿馬為「賀蘭」,故名。

15.疊彩山:古稱桂山,位於桂林市東北部,瀕臨灕江,與優波山鼎足而立是遊人必到的主要景區之一。疊彩山名出唐會昌年間,詩人元晦開發此山,題字石上「彩翠相間,若疊彩然」故此得名。

16.雁盪山:因雁湖崗頂上有湖,結蘆成盪,每年秋雁南飛,多在此棲息,故名雁盪山,也稱雁山。

17.長白山:因其主峰———白冰山多白色浮石與積雪而得名。

18.木蘭山:相傳木蘭從軍,路過這裡。因殺敵心切,背依此山,腳踏木蘭寨上, 向西遠眺,但見山為翠屏,層層疊疊。

19.峨眉山:通常都相信酈道元的說法。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峨眉山去成都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見兩山對峙,如蛾眉焉。」峨眉山坐落於大渡河邊。大渡河古稱涐水,「湄」義為水邊,涐湄山即大渡河邊的山,後演變為峨眉山。

20.三清山:因山中玉京、玉華、玉虛三峰峻拔,猶如道教所尊崇的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靈寶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三神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O_PRmwB8g2yegNDBct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