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這個故事,開頭其實很簡單:一隻大雁死了。
公元1205年,16歲的文藝青年元好問,在赴并州應試途中,聽一位捕雁者說,天空中一對比翼雙飛的大雁,其中一隻被捕殺後,另一隻大雁從天上一頭栽了下來,殉情而死。
元好問動了惻隱之心,便買下這一對大雁,把它們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個小小的墳墓,叫「雁丘」。
他坐在墳旁,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
元好問的發問,蘇軾最懂。
蘇軾19歲時,與年方16歲的王弗結婚,二人恩愛情深。可好景不長,王弗27歲英年早逝。
蘇軾寫下這條評論的時候,已經是愛妻去世10年後的一天夜裡,他夢到了愛妻。
李白看到了元好問的狀態,便轉發了一個知乎話題。
相思這兩個字,正好戳中了鬱鬱寡歡的李煜,他單獨轉發。
時間很快來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滿城燈火,大家都玩high了。
在盡情狂歡的夜裡,辛棄疾偶遇一美人,在人群中尋找千百回,最終打開「附近的人」功能,成功尋到。
有人遇上心儀的對象,可惜不知道怎麼開口,向群友請教一句讚美的話。
七夕節到了,情人節的一條微信開始刷屏。
和女朋友異地,或者去外地出差失眠睡不著,大家都在想什麼?有人在微信中搜索。
資深失眠專業戶李清照,在公號發起互動話題,還把自己的留言扶上牆。
怎麼樣?比起今人
古人是不是更有才呀
我也是讀了這篇文章
才發現原來詩詞這麼有趣
你們可以用詩詞串幾個段子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