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另類」三國主題港漫改編成桌遊......

2020-05-12     地核桌遊工作室

原標題:當一個「另類」三國主題港漫改編成桌遊......

敗者無一死,將來富如山。

文章/ Tychus

本文所屬欄目=桌遊雜談

這是桌遊雜談的第15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老陸。除了桌遊外,漫畫也是我日常的一個愛好。就在前不久的4月30日,一部叫做《古惑仔》的港漫在28年之後迎來了它的完結篇,當然,可能絕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對漫畫的了解不如對其改編的影視作品了解更多。

對我來說,小時候無所事事,開蒙的讀物除了簡單的課本,就是從祖輩那裡拿來的當初父親看剩下的書。再除去那些看不懂的東西,僅有的就是一本推理小故事合集、幾本下棋的棋譜和一套完整的《三國演義連環畫》,現在來看,我的愛好和習慣也就是在那時養成。

隨後,我通過《 七龍珠》開始接觸日漫,而上學時剛好開始流行小浣熊裡面的卡牌,可能和我年齡差不多大的人都有印象,我沒趕上大名鼎鼎的水滸卡和三國卡,第一次開始收集的是《風雲》系列的卡牌。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香港漫畫。隨後就是《神兵玄奇》,再到《火鳳燎原》。

說到《火鳳燎原》,這是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港漫。作為一個三國迷,我看過的與三國有關的書並不算少,但《火鳳燎原》給我的感官卻和一般三國主題的作品完全不同。

開篇司馬懿的夢,另類的視角,使得這部漫畫的吸引了很多愛好者的注意,而隨後開始的一場場智斗、一個個正史中不一定被記載的細節,都通過陳某(《火鳳燎原》作者)妙筆生花演繹成了陰謀陽謀的碰撞。袁方的退場恰如其分,讓這個杜撰的人物完美契合了所有部分;而殘兵的伏線也充滿著驚詫,使得其算得上是新時代港漫的知名作品了。

儘管後續因為史實的限制,很多內容有同質化的趨勢,但其質量卻堪稱極品。最重要的是,相較於底本極佳但曾被人以夾帶私貨抨擊的《三國志姜維傳》,《火鳳燎原》中甚至很少有可以被用其他理由指摘的部分,這是很難得的。

就是這樣一部「另類」的三國作品,去年被改編製作成了桌遊,這也讓我這個三國、漫畫和桌遊愛好者第一時間下了單。說到漫改桌遊,似乎看上去在美漫圈比較常見。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漫威和DC,其實都很多相關的桌遊作品。

漫威主題的桌遊《漫威群英傳》去年一經推出就火爆異常,直接殺入BGG前100名(圖源:BGG)

但在亞洲桌遊圈,漫改始終是一個接近空白的領域。 不同於美國,本身亞洲的桌遊基礎一般,儘管這些年不斷在發展,但對漫畫這種受眾廣泛的領域的交叉並不多,誠然高額的授權費用是一個巨大的負擔,但另一方面受眾方向更是難以抉擇。因此,除了全球風靡的《精靈寶可夢》衍生的PTCG和高橋和希漫畫作品衍生的遊戲王OCG外,我們很少能看到亞洲的漫畫作品的桌遊版本。

而90年代的PTCG,也算是亞洲漫畫改編桌遊的「先驅」了(圖源:BGG)

之前,倒是有港漫改編成桌遊的例子,然而在國內知名度並不高,《風雲》的集換式卡牌曾作為某一年的可汗大會入場贈品發行過,但之後也杳無音訊。所以當《火鳳燎原》桌遊版預告後,我還是很開心的,這或許也證明著,港漫或者說亞洲漫畫向遊戲界進軍或融合的影子。

三國在遊戲領域也始終是一個大IP,1985年光榮發布了《三國志》第一代,隨後三國在日本遊戲界可以說是全平台制霸,街機、紅白機、PC、終端,而種類也是多種多樣,SLG、ACT、SRPG、RPG應有盡有。隨後就是奧丁的《三國群英傳》、光譜的《富甲天下》(4代最好玩)、宇峻的《幻想三國志》甚至《軒轅劍》也有以三國為背景的版本。

《富甲天下4》本質上就是大富翁套了個皮,但是當時真的是很火(圖源:來自網絡)

不僅是遊戲領域,三國也算是國內桌遊圈「炙手可熱」的的一大主題。之前我的好友假面也曾經寫文介紹過三國主題的戰棋,可見這個國產第一大IP的魅力在桌遊圈風采不減當年。

點擊上圖查看假面的三國戰棋介紹

而《火鳳燎原》既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桌遊作品,也可以把它看做是港漫的「周邊」。這或許是漫改桌遊脫不開的兩個「身份,但是更靠近哪一個,得遊戲本身說了算。

疫情過後,我也收到了《火鳳燎原》桌遊的實物。第一感官就是這很原著,無論是封面還是四周都是原畫。而在發行之前,官方就已經表示卡牌所有的插畫全部來自漫畫原作,這並非是經費或是其他商業因素,而是陳某的畫作留給玩家們的印象太深刻,如果不採用反而才是敗筆。

開箱之後,除了說明書外,還有一張勘誤,主要問題是卡牌編號錯誤的訂正,卡牌內容並沒有什麼大問題。遊戲配件並不複雜,除了六刀卡牌外,只有說明書、一袋token和兩粒骰子。

卡牌主要分為事件牌、將領牌、城池牌、士兵牌、人物牌、計策牌和特殊牌七大類,這些卡牌有著不同的功效。其中事件牌根據漫畫中的進度分為洛陽篇、長安篇和戰亂篇。

事件牌是遊戲推進進度的代表,遊戲中回合的流逝會通過移除事件來體現,當終局牌被移除時遊戲將直接結束。玩家們每回合行動的關鍵就是要儘可能地解決事件獲取功勳,從而獲取令牌,贏得勝利。

當你的戰力有餘時,你可以一回合推進多個事件以加速遊戲進度。將領牌則是漫畫中出場的主要人物們了,無論是呂布、張飛還是司馬懿,如何調配這些人就看你的想法了。

人物牌和城池牌則是作為傳統DBG中類似輔助牌一樣的存在。而士兵牌則是用來提供整個遊戲中兩種資源之一戰力(另一個則是傳統的金錢)的主要來源,無論是解決事件還是獲取人物,戰力都是必須條件。至於計策牌和特殊牌則是另一類輔助卡牌,由於稀少自然價值更高。

整個遊戲的玩法和傳統的DBG差別不大,玩家起始擁有一個設定好的基礎牌庫,每回合補充手牌至五張,用完重洗,每個回合都可以升級牌庫並打出士兵以解決當前要發生的事件。如果無法解決,事件將自然發生,很可能會給所有人帶來意外的傷害。

不過作為漫畫改編,三個篇章既可以獨立遊戲,也可以玩出類似傳承模式的感覺,按照故事順序完成三個篇章,這樣整個篇章的走向可能都會出現變化。這算是僅有的新鮮感吧。

這款遊戲和很多遊戲一樣有promo存在,根據說明書的介紹應該一共會有十張,我買的首刷限定盒中給的是袁方,而之前在漫畫66卷的首刷限定版中給的則是周瑜,至於其他八張暫時還不得而知。而當十張promo湊齊之後,玩家可以使用漫畫中最神秘的組織之一水鏡府

整體來說,這款遊戲作為一個周邊產品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然而在後續篇章出來之前,遊戲的厚度還是略顯單薄。按照目前的進度,還有後續很多篇章可以出版,當這個遊戲的容量達到一定厚度之後,相信會有趣得多。

而且根據陳某的進度,一年出一個新的套組差不多都夠出幾年的了。畢竟雖然比不上馬丁和富堅義博這些老前輩,但他出版的速度可也是夠慢的了。而且,從價格來說,這個遊戲還是偏高的,300多的價格,可能真的是除了火鳳迷外很少會有人買的吧。

收到遊戲後整體的品相是滿意的,但是唯獨這四張玩家卡有點彎

最後說回到漫改主題桌遊的定位上來,其實一個好的IP的好的改編往往是「雙贏」的,在這一點,漫威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而桌遊行業其實還有著它一定的特殊性,玩家對於遊戲性的需求會至少有一定的要求。

雖然有著IP的加持,但無論對粉絲向受眾還是玩家向受眾來說,遊戲性至少應該及格達標,這是收穫良性口碑的前提。對於玩家來說,IP這個東西是一劑空有其表的「糖衣炮彈」還是可以加分的「重磅炸彈」,還是要取決於遊戲的設計以及IP和遊戲內容的融合

整體來看,《火鳳燎原》還是屬於比較標準的周邊類桌遊,要想正式跨入桌遊的大門,可能國內的甚至亞洲的漫畫圈還需要一定的努力。對於漫改桌遊,儘管現在不如意,但借用《火鳳燎原》的原話吧,「敗者無一死,將來富如山」。

你有沒有喜歡的漫改桌遊?

你覺得漫改桌遊是周邊還是遊戲?

本文作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OC1CHIBnkjnB-0zxK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