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入學哭鬧?父母不該局限於家庭,而應多帶娃出去走走

2019-10-19     話梅的媽媽

文|話梅的媽媽(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每年一度的「幼兒園嚎哭」大賽總會在第一時間開始比賽,因為孩子們第一次遠離了父母,遠離了自己的原生環境,這些不安因素會讓孩子第一時間用哭來發泄自己的情緒,這就造成了一個哭,一窩哭的現象,有很多家長都是認為這是正常現象,但總有幾個安靜寶寶在哭鬧的人群之中屬實亮眼。但各位家長不知道的是,為什麼有的孩子不哭?有的孩子卻哭得停不下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之前的原生家庭教育。

李女士的孩子今天第一次入學,之前就聽聞,幼兒園的孩子在初次入學的時候都會嚎哭,所以李女士給孩子做了許久的入學鋪墊,但是看到老師剛發來的消息,李女士覺得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李女士認為這是正常現象,結果一問同事,才發現自己的孩子屬於不正常現象,幾位同事的孩子在入學幼兒園的時候並沒有產生哭鬧,一問其中的緣由李女士才發現,自己的家庭教育和別人相差甚遠。這些入學不哭鬧的孩子,他們的原生家庭教育究竟是怎麼樣的呢?其實做好這幾點,自己家的寶寶也可以變成「別人家的孩子」。

1給夠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現在多數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來帶,對於安全感培養來說,這方面很是欠缺。據美國科研指出,在孩子滿10個月到1歲半的時候大腦會出現分離焦慮,這個時候的表現就是特別的粘家長。注意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出現特別粘人的情況,請不要拒絕他,更不要責備。如果需要和孩子分離一段時間,也要告訴孩子,並按時回家,在兩歲之前孩子獲得了足夠的安全感,則會在同齡人面前表現的更加獨立。

2不要局限於家庭,多帶孩子出去走走

對世界的探索,不光是成年人的應該做的,對於孩子也同樣如此。有的家長害怕自己的孩子遭受危險,所以會過度的將孩子保護起來,減少或者不讓孩子接觸外面的人和事,這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和外界感知是非常不利的,可以適當的讓孩子在已經的監管下進行一些基礎的交流,比如說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讓孩子在商品店鋪挑選自己喜歡的商品並結帳。多多帶孩子適應集體的生活,不要讓孩子害怕與外界溝通。

3對孩子進行心理影響很重要。

有的家長會在孩子提前入學的時候進行正面心理暗示,告訴小朋友在幼兒園有自己喜歡的滑梯,也有很多小朋友會陪著一起玩,這些語言會在孩子從心裏面嚮往幼兒園的生活,當孩子真正前往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發現,幼兒園和自己想像中的一樣,自然也不會產生心理落差,導致哭鬧。切記切記不要給孩子負面的心理暗示,比如說「你不聽話幼兒園裡的老師會打你。你在幼兒園不聽話,其他小孩子都會討厭你的」

各位家長還有哪些特殊的教育方法呢?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

關注、轉發、分享【話梅的媽媽】文章,話梅擅長嬰幼兒成長知識、兒童教育注意事項、幼兒成長過程中棘手問題等所有的育兒問題都會在這裡為您解答,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Ltr5W0BMH2_cNUgesb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