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炎的大度

2019-09-26     南園傳媒

司馬炎字安世,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他是西晉開國皇帝,生於公元236年,卒於公元290年,在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是歷史上的晉武帝。他的父親是司馬昭,叔叔是司馬師,司馬昭直到去世都沒能如願稱帝,這個任務就落在了他的兒子司馬炎的身上了。司馬炎自幼跟隨父親征戰,什麼大場面都見過了,他比他父親更具有軍事才能,當初司馬昭借成濟之手殺死了魏帝曹髦,司馬炎就勸他的父親應該當機立斷,馬上稱帝,但司馬昭怕背上弒帝的罪名,又怕朝臣不服,於是就把這事放置了。西晉也許是歷史上最名不符實的大一統王朝。

《資治通鑑》對於司馬炎的評價是「仁以厚下,宏略大度」,這並不是諂媚之辭。皇帝司馬炎的寬厚大度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少見的。不僅不殺退位的曹魏皇室和投降的蜀漢、孫吳皇室,還封曹奐為陳留王、孫皓為歸命侯,並允許劉協和劉禪的子孫繼續承襲山陽公和安樂公的爵位。

吳國滅亡後,孫皓被當作戰利品帶到洛陽。孫皓則與劉禪不同,渾身都是刺,不僅是西晉的權臣,連晉武帝司馬炎都不放在眼裡。孫皓投降以後,司馬炎把他帶到大殿上來。他想炫耀一下身為勝利者的優越感。司馬炎對孫皓說:「我在這裡設下座位等待你的到來已經很長時間了。」孫皓立刻反擊到:「我在南方,同樣設下座位等待你很久了。」,司馬炎只是笑了笑,並沒有懲罰孫皓。而是封孫皓為歸命侯。

山陽公國國度濁鹿城遺址,位於今焦作市修武縣李固村。

後改朝換代有時候會做做樣子封前朝的後裔,然後再加以暗害除去封國。司馬炎並沒有這樣做,山陽公國延續到西晉滅亡,而且漢獻帝劉協子孫繁衍眾多,據說一部分在漢末遷到日本,日本一些姓氏就源自於劉協。劉禪也活到了六十多歲,安逸而終。孫皓在洛陽也是自然死亡。

司馬懿雖然沒有篡位,但是當時大肆培植黨羽,提拔了很多新人,為司馬炎的改朝換代提供了豐富的人才儲備。新人如王基、州泰、石苞、王昶等,鄧艾是最重要的一位,他出生寒門,但是卻志向遠大。屬於那種文武全才的人,司馬懿死後,鄧艾陸續官升至鎮西將軍。鄧艾在滅蜀之戰中立下首功,卻因居功自傲被殺。泰始九年,司馬炎下詔為鄧艾平反,厚葬鄧艾屍首、歸還籍沒的田宅並贈給其孫鄧朗官職。

明代仇英所繪《千秋絕艷圖》,手持珊瑚者為石崇寵妾綠珠。

歷史上名氣最大的鬥富事件,也發生在司馬炎執政期間。為了讓自己的舅父比過石崇,晉武帝賜了王愷一株兩尺的珊瑚;王愷拿著這株珊瑚向石崇炫耀,石崇上去就是一鐵如意,直接敲碎了。總而言之,就這破爛貨你也敢拿出來丟人現眼,我家的這種東西多的是,也比你這強得多。卻沒有因此而受到司馬炎的責罰。

公元282年司馬炎在南郊祭天,想著自己三分一統,志得意滿,得意洋洋地問劉毅說:「卿以為朕可以和漢代哪個皇帝相比啊?」劉毅回答道:「皇上可與桓帝靈帝相比。」劉毅這一句話不僅讓滿朝文武震驚,晉武帝的笑意也僵住了:「我雖不及古人之德,尚能克己為政。又平定東吳,統一天下,你把我比作桓靈兩個昏君,是否貶抑過甚了?」劉毅回答說:「桓靈賣官,錢入官庫;陛下賣官,錢入私門,由此說來,您還不如桓靈呢。」司馬炎大笑著說:「桓靈之世,聽不到這些話,今天卻有你這樣的直臣在我身邊,這說明我還是比他們好一些啊。」司馬炎反而把劉毅提拔為尚書左僕射。

大家高中應該都說過這篇文章吧

前蜀漢官員李密一半是要侍奉祖母,一半是不想為晉朝效力,上《陳情表》婉拒朝廷徵召,司馬炎同意李密留在家裡,並賜給李密的祖母糧米布帛。

諸葛靚 ,琅琊人 ,曹魏徵東大將軍諸葛誕少子。 諸葛靚原與父親在魏國,性格方正且有才能和聲望。甘露二年(257年),諸葛誕據守壽春反抗掌握朝政的大將軍司馬昭,是為淮南三叛的最後一叛。諸葛誕派長史吳綱帶著諸葛靚和牙門子弟到東吳作人質並請求援軍。諸葛誕據守一年後終以兵敗告終,自己亦被大將軍司馬胡奮所殺,誅夷三族。諸葛靚於是留在東吳,最後在吳晉升至大司馬,他是三國諸葛氏最後的血脈。

諸葛靚

東吳滅亡後,諸葛靚逃走不知所蹤。諸葛靚的姐姐是司馬炎叔父司馬伷的妻子,被派人在此守候諸葛靚。晉武帝得知諸葛靚到後,想和他敘敘舊。諸葛靚知晉武帝來,逃到廁所里,但晉武帝追去與他相見,並說:「你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的交情嗎?」諸葛靚流淚涕泣:「我沒能做到往身上塗漆,把臉上的皮刮下來,又見到了聖上您的面容,我實在是又愧又恨。」諸葛靚的話,借用了豫讓復仇的典故,潛台詞是:和我有殺父之仇的仇人在我眼前,我卻沒能力報仇,我真恨自己沒出息。晉武帝想任命諸葛靚為侍中,諸葛靚堅決不肯接受,後來回到老家,終生背對著朝廷的方向坐著,以示不仕晉。

也正是司馬炎的大度,他對於司馬衷過於相信,過於寬容,沒有另選太子,這為新生的西晉埋下一個巨大的隱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LBlUcG0BJleJMoPM4H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