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有片甘蔗林,傾倒無數才子佳人,快來瞧瞧‖老家許昌
文·圖‖茉莉
看見了甘蔗林,
我怎能不想起青紗帳!
北方的青紗帳啊,
你至今還這樣令人神往;
想起了青紗帳,
我怎能不迷戀甘蔗林的風光!
南方的甘蔗林哪,
你竟如此翻動戰士的衷腸。
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夢想……
這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郭小川的詩《青紗帳—-甘蔗林》,風靡了詩壇半個世紀,我們居住中原地區,沒法看到南方甘蔗林的美景,始終覺得是個遺憾!
金秋時節,天高氣爽。9月27日上午,幾位文朋詩友採風,結伴同遊,來到火龍鎮龍東村,巧遇一片甘蔗林,紫莖如茄,修長如竹,入口薄脆甘甜,遂情緒高漲,歡呼雀躍。
徜徉在甘蔗林里,宛如進入郭小川描繪的《青紗帳—-甘蔗林》詩境中去,採摘,品嘗,拍照,忙得不亦樂乎。
同行的帥哥要給我拍視頻,我欣然應允。可是,作為視頻女一號,我說些什麼台詞呢?沒有劇本,沒有導演,總不能表演啞劇吧?當時急中生智,拿出我多次參加詩歌朗誦會的保留節目,席慕容的愛情詩《一棵開花的樹》,文字略有改動,隨口朗誦出來: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可愛的時刻
為這
我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他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甘蔗
長在你必經的路邊
陽光下
我長得又高又挺又甜
你只回頭看了我一眼
就欣喜地把我拿在唇邊……
視頻拍好,我搶過來手機大家圍觀,看著甘蔗林美好的景色和我誇張的動作、詼諧的語言,大家忍俊不禁,個個笑開顏!
承包龍東村這片土地的是方崗美女包麗春。包女士身材瘦小,但長得乾淨利落,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精明、幹練和果斷。
她告訴我們:她承包的一百四十畝土地里,種有甘蔗,蜜薯,玉米,芝麻,包菜,主打的是甘蔗和蜜薯。甘蔗每年元宵節過後開始栽種,因為是南方的植物,我們當地溫度低,不利於甘蔗生長,初春時剛栽種時,要搭塑料棚保溫。按規定,一畝地允許種植甘蔗四千多棵,農曆中秋節後逐漸長成變甜,國慶節開園。一棵甘蔗的株高大約一迷八,你們看,現在田裡的甘蔗基本上都是這個高度。種甘蔗很辛苦,要施肥,打藥,澆灌。前兩年全是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去年第三年才略有回報。今年第四年,甘蔗長勢良好,希望有不菲的收穫。包女士快人快語,站在甘蔗林邊上為我們講述種地的苦與樂,滿臉洋溢著幸福自信的笑容。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禹州市火龍鎮龍東村這片古老而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包麗春他們累並快樂著!他們的生活就像她們辛勤種植的甘蔗,甜蜜著,節節上升著!
為了加深和甘蔗零距離接觸的印象,我選取身邊最漂亮的一棵,想把它據為己有,卻苦於身邊沒有斧頭鐮刀砍伐。包麗春笑著說:「甘蔗很脆,你用手拉住往下壓,很容易就斷了。」我按她說的去操作,把甘蔗搬下來,與地面成五十度左右角時,咔嚓一聲,就圍根折斷了。
我興奮地咬開紫色的皮,嫩白的蔗肉露出來,咬上一口,滿嘴都是汁水,那麼甜,像蜂蜜,那麼脆,像碭山梨。一口一口咀嚼品嘗親手從地里折斷的甘蔗,覺得生活也是如甘蔗汁一樣甜。
幾位文友回家後詩興大發,紛紛把照片和詩作發到禹州籍格律詩詞群里,互相應和,善意調侃,把氣氛烘托得空前熱烈。就連當天沒有參與甘蔗林採風的文友們都受感染了,紛紛看圖作文,終創作出妙趣橫生的詩詞佳作二十多首。現隨錄兩首做結。
如夢令·蔗林美女
文:心海花雨
甘露瓊漿入腹,
陶醉不思歸路。
乘興邁雙足,
步入蔗林深處。
回顧,回顧,
秋水盈盈美目。
虞美人·游火龍甘蔗園
文:春芽
田邊慢步抬頭望,
一片青紗帳。
小聲低語問何園,
可否品嘗味道在當前?
甘甜蔗汁甜蜂蜜,
誰與瓊漿比?
賞秋君若備三筐,
準保你人生幸福安康。
【作者簡介】茉莉,禹州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禹州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出版有小說集《人在驢途》,散文集《走天涯》。
1、本文由作者授權發表,文責作者自負,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場。
2、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本文所用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老家許昌」今日頭條號立即刪除。
3、「老家許昌」版權作品,轉載或投稿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