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之處,更何況是歷史這麼悠久的晉中城。
大院文化和古城文化是晉中最大的旅遊資源,這裡有赫赫有名的喬家大院和平遙古城,如果你想領略晉商無盡魅力,請到晉中來。
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也就是公元前718年,故這裡還有北朝時期神秘的古地道和星象文化遺蹟,遊覽的同時還有地道戰的體驗。
晉中這麼好玩,我們一起去看看。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平遙古城
雙林寺
在王家大院遊覽晉商文化大觀園
山西的晉商大院文化遺產很值得一看,最有名氣的是喬家大院,但是最有名氣不一定是最好看的。喬家大院因為拍連續劇而出名,王家大院卻是較多人推薦。
王家大院歷經300年修建而成,氣勢和規模在晉商大院裡排NO1,有「王家歸來不看院」一說。而且,王家大院口碑甚好,遊覽過的都嘆服於它的壯觀與古樸。
王家大院大得驚人,有25萬平方米,目前只開放了其中一小部分,即:高家崖、紅門堡組成兩個相對封閉的院落,中間有一座橋相連,其餘又由無數四合院組合而成。由於是家族聚居,很多小家庭都有自己獨立的院落,正房、東西廂房、耳房、抄手游廊、二進三進院子、二樓的閨房、學堂、伙房、倉庫、花園等等,從康熙年代一直建到嘉慶年間,儼然成為一個「王家村」。
除了「宏」,「精」也是王家大院的特色,精細的磚雕、木雕、石雕「三雕」無處不在。
不僅如此,整個建築群幾乎沒有經過高強度的翻新修繕,設計布局十分出色。
遊走在這座晉商文化的大觀園裡,嘆服於它的壯觀與古樸,雕刻藝術之精湛。
小貼士:
有自助講解機,但有很多點沒有講到,建議請導遊,80元/團。導遊主要是講解前兩個院落,過橋後就結束了,過橋後的建築只能自己走走看看。
在張壁古堡穿行北朝古地道
位於山西省介休市綿山北麓的張壁古堡最能體現「五千年風景看山西」這一說法。這個面積僅有0.12平方公里的袖珍小城有著豐富多元的文化遺存,彙集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台、明清民居等文物古蹟,特別是北朝古地道、可汗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
從軍事角度來說,古堡三面溝壑,一面靠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在地下還建有長約萬米、上下三層攻防兼備的古地道,號稱「地上地下雙城子」。
從星象角度來說,張壁古堡外形輪廓與天上奎星酷似,整個古堡是按星象學來設計的,堡內現存與二十八星宿相對應的標誌物如水井、戲台、七星槐、天眼、將軍窯等30餘處,有「天上奎星,人間張壁」一說。
從民俗方面來說,小小的村落竟有三座戲台,較有代表性的是「可汗戲台」和雕樑畫棟的「祈雨樓」。
遊客可下到古地道下三層。遊覽的整個過程處於亢奮狀態,特別是遊走在下三層的古地道里,電影《地道戰》中的地道場景重現。先從頂層下來,一層比一層深入,不知不覺就到了底層。地道里有通風口、窺探口、指揮點、伏擊點、陷阱,還有馬廄、水井、臥室、廁所等等。
因為我們請了導遊,可以在地道里穿梭自如。假設不請導遊的話,應該能有「八卦陣」的效果——走不出來,地道里狹小而封閉,陰涼而逼仄,應該是另一種體驗。
張壁古堡,下到三層抬頭看頭頂上方的洞口。張壁古堡有十多口水井,已發現至少有8口和地道相通。
下三層的牆壁有些滲水
古地道
古地道出口
古地道出來,只見三面溝壑,前方是懸崖,懸崖對面是險峻的山,可見張壁古堡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雙龍碾。將碾滾和碾盤澆上水,上面會有雙龍顯現,非常逼真。
堡內現存與二十八星宿相對應的標誌物如水井、戲台、七星槐、天眼、將軍窯等30餘處。
藏有泥包鐵像的觀音堂舊址。上世紀觀音像拆毀時發現藏於堡牆內的泥包鐵像,此鐵像何人?古人何以這樣隱秘的方式祭奉他?至今仍是謎。
藏有泥包鐵像的觀音堂舊址
復建的魁星樓。張壁很久以前就有魁星樓,在歷史上數次重建。一層供奉魁星,二層供奉文昌君。
真武廟的琉璃脊飾
從真武殿俯瞰頗有軍事防禦的瓮城
真武殿,重建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真武是掌管北方的神,所以建在村北堡門上方。
呂祖閣,建於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供奉道教北五祖之一的呂純陽祖師。
二郎廟戲台
上面兩幅飛龍木雕中,有一副是現代雕刻的,看出來了嗎?
空王行祠的廊下兩塊琉璃碑為國內僅見,時間為明萬曆41年(1614)。
碑身以孔雀藍做底,墨書碑文,青黃綠「二龍戲珠」碑額。經考證,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琉璃碑,價值不可小
西場巷,曾是操練兵馬的場地,明清時期開始建起民居。西場巷口的房屋為更房,供打更人居住。
小貼士:
1、從村南門的關帝廟裡進入地道參觀。
2、地下三層的北朝古地道里現在能看到通風口、窺探口、指揮點、伏擊點、陷阱,還有馬廄、水井、臥室、廁所等遺址,自己看不太明白,建議請導遊, 50元/團。
在平遙古城領略晚清時晉商的無盡魅力
說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古城,可謂無人不知。做為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遙古城自然有它的魅力所在。這裡曾是晚清時期的中國金融中心,當年晉中商人可謂走遍全世界,並將票號等業務帶出國門。
古城內,古建築和明清民宅依然保存完好,山西票號的起源、縣衙、老字號商鋪、古城牆依然存在,隨處可以感受到晉商文化氣息。
遊走於青磚灰瓦的古城舊巷中,登上滄桑的古城樓,仿佛看到當年曾經的繁華。
小貼士:
1、古城免費開放,但古城內景點需購買聯票(含日升昌、縣衙、古城牆、文廟、城隍廟、協同慶、清虛觀、百川通、天吉祥、雷履泰故居、中國商會、中國鏢局、華北第一鏢局、同興公鏢局、古民居博覽苑、蔚泰厚、蔚盛長、匯武林、藏報館),旺季130元,淡季90元,三日內有效。
2、 交通:108路北線至北門口,下車步行可達。
3、古城有六個城門,西城門近平遙火車站,北城門近平遙汽車站,南城門和西城門則是遊客最多的地方,景點多最集中在古城南大街。
4、古城內有電瓶車可以乘坐遊覽古城。也可以租單車遊覽。
在雙林寺和鎮國寺欣賞千年前的建築佳作
平遙古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包括了一城二寺,二寺指的是距離古城不太遠的雙林寺和鎮國寺。
位於古城西南邊近10公里的雙林寺歷史至少有1400年,寺中的唐槐、宋碑、明鍾以及建築、彩塑和壁畫都是稀世珍寶,其中彩塑更是重中之重,2000多尊「泥菩薩」分布在寺內每個殿,藝術價值非常高。可惜大部分被鐵欄杆圈圍起來,難以走近細細欣賞。
位於古城東北邊約17公里的鎮國寺始建於五代,有一千多年歷史,全寺沒有一根釘子,所有結構都是木頭相互卯碶而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僅晚於五台山南禪、佛光二寺院。這裡是平遙之行的精華所在,很值得一游。
遊客很少,也沒有導遊,管理方面比較弱。
進入雙林寺,看到的第一座殿——天王殿,明間檐下掛一豎匾,書「天竺勝境」四字,左右兩側為四大金剛。
穿過天王殿,北面坐落著釋迦殿,同兩廂羅漢殿、伽藍殿、閻羅殿和土地殿組成第一進院落。
大雄寶殿,明初重建,是全寺中很高大、級別很高的建築。
唐槐
天王殿
宋碑
鐘樓
小貼士:
雙林寺在在平遙古城北門西南方向8公里處,鎮國寺在平遙古城北門東北方向17公里處,方向完全不同,請做好出行計劃。
晉中當然還有其它好玩的景點,比如介休后土廟、襖神樓、綿山景區等等。這裡簡單介紹下綿山。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整個景區分沿著一條溝建造。景點就在溝邊的懸崖上(據說到處是「懸空寺」)。前山以人文景觀為主,後來則以自然景觀為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得益彰。綿山有三絕,一絕是正果寺供奉的包骨真身佛像,是高僧圓寂後人們在其坐化真身上塑像,二絕是抱腹岩上的還願掛鈴,三絕是抱腹岩而上一個高70多米的絕壁,由山頂垂下兩條鐵索,攀援而上,可至綿山峰頂。
遊覽綿山1天不夠,可以考慮安排2-3天,可以在景區里住1晚。
堅持原創!我們一起浪跡天涯!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的原創文,也請關注我並點贊。
@林子,多平台旅遊達人,旅遊自媒體人,擅長路線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