鷂鷹展翅 翱翔藍天
這裡是貴州安順黃果樹機場,即將給大家帶來一次無人機的試飛。試飛的,就是這架鷂鷹I型無人機,這是由航空工業貴飛自主研發生產的。
你別看它個頭小,卻有大智慧。早在2011年,它就在四川與西藏交界處完成了對金沙江峽谷的精確測繪任務。就是這次被稱為跨越死亡之谷的飛行,讓鷂鷹揚名國內外:一是開創了國內民用無人機在高海拔及複雜氣象條件下執行任務的先河;二是標誌著航空工業貴飛民用無人機的研製生產水平已經走在國內前列。
山溝溝里飛出了金鳳凰,牛吧!鷂鷹身長6米,和一輛中巴差不多;兩支翅膀左右加起來有10米,和一輛大巴差不多。它可以持續飛行16小時,這個時間民航機可以從上海飛到紐約了。更牛的是,它不光是飛得遠,還裝得多,飛得高,在裝載任務設備後,還能飛上7000千米的高空。所以,它是我國目前能在高原等複雜環境下輪式起降的最大民用遙感無人機,這絕非浪得虛名。今天,也是鷂鷹I型無人機在國慶前的又一次試飛。
指揮車現場:現場天氣,風向均已達起飛標準,鷂鷹I準備起飛,3,2,1,起飛……
航空工業貴飛,是紮根貴州的三線航空主機企業。從上個世紀60年代落戶貴州至今,公司始終堅持創新引領、追求第一,不斷提升飛機製造能力。如今,按照園區化、集約化的發展思路,整合後的貴飛公司在安順開發區建立了航空產業園,其產品從單一教練機向多用途飛機、從低空低速無人機向高空高速無人機的研製生產突破跨越。
中航工業貴飛公司表示:鷂鷹包括了數位相機、雷射相機、紅外相機、小型雷達,還包括視頻系統。這相當於我們把多種的數據全部融合在我們的飛機上,每秒鐘我們數據量可以達到500兆以上。這個對今後的地理過程監測,包括農、林、牧業的監測,可以在同一架飛機上同時實現。
「從前期的研發到後期部隊的試用,都是企業自籌資金在做的,非常艱苦,但是我們在「三線」精神的支撐下,我們挺過來了。我們有股不服輸的精神,引領企業的進一步創新,把產品的層次進一步提高。」航空工業貴飛則說到「當年這裡也是從一個荒蕪的地方,拓展到今天這麼大的一個產業。就跟當年的「三線」精神一樣,我們要有開疆擴土一種氣魄,有耐得住寂寞的這種恆心,另外就是有航空報國的更高的精神追求,不斷地鼓勵自己前行,鼓勵自己去突破。」
軍民融合 產業推動經濟發展
鷂鷹無人機項目,是航空工業貴飛工業聯合體項目推進的結果。近年來,安順市搶抓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重大機遇,以國家「三線」時期重點建設老工業基地為重要基礎,開足馬力全力培育特色通用航空產業和軍工產業集群,精彩紛呈。
比如中航貴飛公司投資3.4億元推動「飛機數字化設計與智能製造」、 FTC-2000G外貿飛機順利下線、新安公司成為貴州省首家通過國家貫標評定企業、安大公司建成國內最大的2.5萬噸等溫鍛壓機、安吉公司入選國家第三批製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等等,都非常了得。這些個項目,我只能說到這裡,你懂的!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2018年,在安軍工企業對全市工業增加值貢獻率為11.5%;實現總產值89.4億元,同比增長19.5%。可以說,經過這幾年的持續發展,安順市的航空產業已逐漸成為黔中經濟區乃至貴州省千億級產業、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新引擎。
飛行指揮:「現在我宣布,本次鷂鷹I型無人機試驗飛行正常,安全降落。本次試飛取得圓滿成功。」
早在2008年,「鷂鷹」民用無人機就實現了首飛,在國家地理信息測繪、災情評估和地域巡察等工作領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在國內首次成功實現了高精度、多載荷、同平台遙感成像,為國家的「863計劃」重點項目實現了重大突破。今天鷂鷹I型無人機的試驗飛行,標誌著航空工業貴飛正在朝著世界級實力的無人機製造商的目標前進,而安順這篇熱土,也正在為全省推進軍民融合戰略和發展現代裝備製造產業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