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了不可怕,老了沒愛好才可怕
一位舊同事最近有點苦惱,因為他老爸退休後得了輕度抑鬱症。他老爸沒退休前是個小幹部,除了上班,生活中的主要愛好就是喝酒應酬,但是這些應酬也是基於他是個有點小權利的幹部身份,所以退休之後連這點愛好一起都沒有了!與此相反,與父親同一年退休的母親,退休以後生活過得非常精彩與滋潤,隔三差五和幾個朋友一起逛花草市場,買花、學習養花。隨著母親種花技能越來越專業,家裡養得花草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漂亮。除了養花,她的母親沒退休之前還喜歡旅行,退休以後玩得更起勁了,經常和幾個老閨蜜一起出去玩,一年不到就爬完了中國的五大名山,因為老伴不喜歡旅行,於是被剩在家給花澆水施肥(這才叫作真正的剩男)。同事的老爸退休以後有些失落感,當初工作上的朋友如今都不怎麼聯繫了,與工作無關的朋友也沒結識到一個,又沒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過得非常稀薄,吃飯、睡覺、看電視、散步(還常常是一個人),給兒子打打電話(主要內容是催兒子結婚),這樣的生活誰過個一年半載都會得抑鬱症的,不得才怪呢!
大家給這位同事的建議是:給你爸找點事情做,最好給他培養出一個愛好來,像你媽媽那樣,說不定還能因為愛好交到不少朋友呢!還有人開玩笑說,不然會因為寂寞而出軌的(其實還真不是開玩笑,男人遭遇退休危機時很容易出軌,陷入一場情愛,用新鮮的女性肉體刺激自己寂寞的心,或者讓自己逃避沉溺在所謂的愛情中,這樣的事情電視劇里不是老演嗎?)於是這個同事每到周末就執行「幫老爸找愛好的計劃」——帶著父親參加各種活動,幫他找愛好。這個星期六去釣魚,下個星期天去聽音樂會,再下個星期去郊區觀鳥,或者帶他到公園看別人抖空竹(又稱扯鈴或者啞鈴)……
由此我想到另一個故事。有一次,我和朋友唱K到十二點打車回家,司機是個近60歲的先生。不知怎麼的就聊起他的生活來,他是上海人,有一個女兒比我大幾歲,今年31歲,剛結婚沒幾個月,丈夫是單位同事,認識了一年,就被父母逼著結束戀愛狀態,進入婚姻。現在,他又很想女兒生孩子。但是他們倆夫妻還沒有生寶寶的打算,他和女兒女婿關係挺好的,只有一個主要矛盾就是生孩子。他這樣說:「我年齡也大了,本年去年就退休了,但是退休一段時間發現實在很無聊,在家就喜歡看看電視,新聞、體育比賽什麼的,但是看多了也厭,然後又出來開車。在公園看到別人帶著孫子散步、玩耍什麼的非常羨慕,覺得那真是天倫之樂啊。他們工作忙,也沒多少時間陪我,但是如果生個小孩多好啊,我現在身體挺好的,還能幫他們帶孩子,我又喜歡小孩。」深夜時分,這個繁華的城市開始靜下來,我們的車穿過一盞盞紅綠燈,一棵棵路邊的懸鈴木投下的樹影快速向後移動,聽著這樣一番話,不得不說老人的孤獨與無奈深深打動我的內心。我想如果這位老父親有自己的興趣愛好,生活情趣,也許就不會如此孤獨、寂寞,也不會將帶外孫看成是人生中非常渴望的天倫之樂。
我忍不住刻薄一下,現在很多父母逼著子女相親談戀愛,逼著子女結婚、逼著子女生孩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本身的生活非常無趣、無聊、稀薄。你試想一下,人閒得蛋疼所以要找點事情做。當他們找不到其他有趣的事情時,只好找自己子女的事情,插手別人的人生,管子女戀愛、結婚、生子的問題,以此獲得一點樂趣和安慰。前面兩個例子從側面就說明了這一點。與前面兩位老人不同的是,上海、北京這樣的城市出現了「新潮婆婆」,她們有自己的生活情趣,不會把子女的婚姻、孩子當成自己生活中的主題。我有個同事的婆婆就經常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跳倫巴,還喜歡到處旅行,哪裡有那份閒心催著他們生孩子,也不會去管小夫妻家務活怎麼分配。按她婆婆的話說,你們年輕人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有自己的生活。以後如果生了孩子讓我幫忙帶,我當然願意,但不能指望由我完全照顧,孩子還是媽媽帶,我只是幫幫忙。我的這位同事和婆婆相處得非常好,婆媳矛盾基本沒有,婆婆出國旅行回來還會給兒媳帶化妝品。當然這類「新潮婆婆」也會和兒媳鬧矛盾,比如有的兒媳就會覺得:我們倆夫妻這麼忙,你這婆婆怎麼就顧自己玩樂,不幫忙我們做家務,不幫忙我們帶孩子?我覺得這是彼此溝通的問題,沒有把權利和義務講清楚,並不是婆婆的錯。
二、找到另一個自己
我以前的上司是個工作狂,是一個大齡單身女青年,34歲,和人合夥開了這家公司,已經成功經營多年,算個女強人吧。在她手下幹活很辛苦,我常常跟著她出差,也經常加班,最忙的時候在機場候機時都在趕方案。某個周一,我們一起出去開會。路上談起周末怎麼過的。她說,我喜歡工作,周末不工作我無所適從,不知道做什麼,很無聊的。我忽然覺得那麼強悍的她好可憐,只能靠工作填充生活。被工作奴役的人是不是另一種殘疾呢?其實像我的前老闆那樣工作就是生活全部的人很多,不工作的時候他們不知道還能做什麼。如果你有自己的愛好,那麼不工作的時候你就會過得比較快樂,不會茫然無聊。
世界廣,生活苦,你得有個愛好,不然老了自己寂寞、孤獨,沒生活情趣不說,還會不自主地插手子女的生活,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我個人認為興趣愛好對於人生的積極作用和重大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它不僅會讓你的生活過得更快樂、更充實,更不孤獨,也會給你帶來新的人生平衡、事業方向或者財富。
前兩天在周報上看到一個專題很有意思,叫《另一個自己》。裡面講了好幾個人的人生故事。其中一個男人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他在上海念大學的時候參加了一次戶外觀鳥活動,從此以後就喜歡上了觀鳥,也非常注重保護鳥類。經常看到別人捕鳥,賣鳥就會去報案。一來二去,在民警圈混個臉熟,有了一個好印象。後來,畢業時,杭州公安局招人,他就應聘上了。當民警之餘,給當地的報紙寫寫觀鳥趣聞。再後來獲得一份國際獎學金。他去國外讀了環境教育的碩士。畢業回國,找的工作不理想。有一回,去了西雙版納觀鳥,邂逅了當地的熱帶植物園,受到震撼,就加盟了園方,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文章結尾的時候他說:「永遠充滿喜悅地看每一朵花。」可以看出,他的整個人生經歷都跟「觀鳥」愛好緊密相連,如果不是觀鳥他當不上民警,也無法去留學,如果不是觀鳥,他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他的愛好帶給他真正想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