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大部分人的童年回憶中,一定會有一個包青天。
不論是最經典的金超群版,還是內地人最熟悉的周傑、陸毅版,這個額頭有月牙的黑臉形象在九十年代開始風靡全國,在不少九零後年輕人心中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
到了2019年,這個經典的熒幕形象仍然在延續,而且在不斷地更新換代,這周開播的《包青天再起風雲》,就將譚俊彥版的包拯帶到了大家的面前。
被稱為是「最帥包青天」的譚俊彥,或許將成為一零後人的童年回憶。
這部劇在製作上投入了非常大的成本,為求場景逼真,除了在橫店拍攝,劇組還「斥巨資」把大家帶到新疆實地取景,可謂是力求品質精良。
劇中男一號譚俊彥卻不是大部分觀眾所熟知的實力小生或視帝,讓人難以不生疑:這麼大製作的一部劇,為什麼找他當男一號?
大家先別著急,不妨先看一下他在第一集裡的表現。
在發現自己的未婚妻公主失蹤之後,他答應大王一定會把她找回來時堅定的神情仿佛擁有十足的把握。
識破公主身邊侍女的伎倆之後,他焦急但卻無奈的責備,有力而不失禮儀,頗有包拯睿智冷靜的風度。
當身邊侍衛與歹徒搏鬥而傷亡後,他的痛苦中又有些無力的遺憾,似乎充滿了想救卻救不了的自責與傷心,只能將歉疚轉化成對逝者的承諾,好好照顧和教導他的弟弟展昭。
於是在他重遇殺死侍衛的仇人時,雖然憤怒卻只能以大局為重,儘量克制自己,但心中失去兄弟那種刻骨銘心的痛苦仿佛全部都回來了一般,眼神充滿尖銳和冰冷。
其實縱觀他加入TVB的這三年來,幾乎每一部劇都是男主角:《天命》中的嘉慶帝、《特技人》中的齊大志(大師兄)、《包青天再起風雲》的包拯……還有接下來的《法證先鋒4》!
很多人會好奇,他到底有什麼「後台」才能獲得如此重用?也許有人會將這些都歸功於譚俊彥的父親——狄龍,認為他是靠著父親的面子和名氣得到了這麼好的機會。
狄龍(原名譚富榮)作為上個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當紅武俠明星,得過影帝,也曾經與亞洲影帝姜大衛並稱「雙俠」,甚至與李小龍、梁小龍、成龍並稱「香港四小龍」。他工作嚴謹認真,武打場面一直堅持不用替身,因此在圈中亦是聲望極高。
1995年,狄龍也曾在無線劇《包青天》中飾演過包拯一角,讓觀眾更容易將譚俊彥與他的父親聯繫起來了:有一個名聲這麼響亮的父親,只要狄龍開一句聲,相信沒有劇組敢拒絕譚俊彥的加入。
但是事實卻與人們想的完全相反,譚俊彥進入演藝圈對於狄龍來說,一直都是一個意外。
小時候的譚俊彥並不喜歡演戲,以前每次到父親的片場探班,看到的都是爸爸在「殺人」,因此常常被嚇哭,更別提成為其中的一員了。
但在1998年的暑假,18歲的譚俊彥被蔡瀾拖去和狄龍一起錄《蔡瀾嘆世界》後,就愛上了演藝工作。
譚俊彥想要進入演藝圈的願望遭到了狄龍的反對,狄龍說:「我知道這行有多辛苦,有多偶然,我不希望他走我的老路」。
後來從加拿大留學歸來的譚俊彥下定決心,不顧父親反對都要進入演藝行業,為此,家裡還不得不開了一次「投票會」,結果除了狄龍一人反對外,他外婆、外公、媽媽全都贊成,無奈之下狄龍也只能默許。
也許是骨子裡的俠士風範,讓狄龍不愛為了兒子而去主動求人,反倒是圈中的好友們主動提出要提攜譚俊彥,狄龍一般也不會多提半句要求。
於是,譚俊彥在2000年加入爾冬升旗下的經理人公司,於2001年以參演由梅艷芳、任達華主演的影片《慌心假期》正式在影視圈出道。
2004年,譚俊彥在台灣都市情感劇《候鳥e人》中第一次擔任男主角,之後就轉戰內地發展。
很少人知道,譚俊彥在進入TVB之前,曾是一名13年的資深北漂,在內地已經參演過不少影視劇集,比如楊冪、陳小春主演的恐怖電影《孤島驚魂》,他在電影中扮演攝影師阿KEN。
在戰國史詩傳奇劇《虎符傳奇》中扮演范雎。
在與蘇有朋、秦嵐等共同主演的都市時裝劇《非緣勿擾》中飾演被命運捉弄的「關懷男」陳樹峰。
他還與前TVB藝人林峯合作過古裝劇《陸小鳳與花滿樓》,扮演林峯的摯友之一西門吹雪。
在內地十幾年的演藝生涯,讓譚俊彥的演技也已經足夠成熟。
譚俊彥的妻子在2015年生下女兒後,這位北漂多年的大男孩把發展重心逐漸放回到了香港。2016年,他為了能更好地兼顧家庭與工作,他選擇了回香港發展,簽約無線成為了TVB藝人,首部作品就是與陳展鵬合作的《天命》。
在《天命》中,他飾演的嘉慶帝由於總是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沒少被觀眾批評,有人說他演出太用力,有點太過火;但也有人大讚他眼神有戲。
而譚俊彥也謙虛表示自己會找老婆任祉妍(話劇演員)做演技顧問,希望能越做越好。
他在無線拍的第二部劇是《特技人》,這也是他第一次正式在TVB擔任男一號的劇集,他在劇中飾演「巔峰特技隊」隊員之一,拍攝過程中有不少驚險場面,其中更是有一場戲為他帶來了要縫20多針的「戰績」。
當時在受傷之後,譚俊彥並沒有立即入院,而是應劇組要求,再重新補拍一次才入院縫針,翌日照常拍攝。他說:「我覺得是割傷手而已嘛,縫了針吃了止痛藥,又沒有骨折,戴了個手套就繼續開工咯。」
繼承了父親那股拼勁的譚俊彥認為這是自己選擇要做的工作,別說演員,就是作為一個男人,自己挑的東西也要自己去承擔。
《包青天再起風雲》對於譚俊彥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和挑戰,他面臨的壓力不僅僅是別人拿自己跟父親版本的比較,更是如何成功塑造這個角色,做到不失禮這個傳奇人物。
然而他卻表示自己並沒有想過要超越父親,也不怕被人作對比,因為兩人飾演的包拯不是同一個年齡段,但他感受到要演好角色的壓力,是跟當年父親感受到的壓力是一樣的。
身為狄龍之子,卻一路以來低調謙虛,默默腳踏實地肯搏肯努力,現年已經39歲的譚俊彥能養成這一身優秀的氣質與品性離不開嚴厲的家教和父親這個優秀的榜樣。
去年父親節,狄龍和譚俊彥兩父子拍攝了節目《爸爸的告白》,兩人進行了深入的交心之談。譚俊彥說小時候覺得狄龍很兇,導致自己現在也會無意識地對著孩子就會板著臉。狄龍則說,這是因為他意識到了作為男人和父親的責任。
「子不教,父之過。你教得不好,自己很難過,所以對他會特別嚴格,可能嚴格的程度是很反常,或者很不人道。」狄龍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爸爸,以前他對兒子的要求是因為自己的面子問題。
「我想你做得好,很想你念書成績好,很想你將來的工作和生存條件比其他人好,所以我就有要求。而我知道,這個社會往往都很殘忍,如果你不靠自己,而依賴別人,牆倒眾人推,就很難翻身。」
也正因為狄龍在兒子身上的良苦用心太多,他在譚俊彥小時候也因為教育得太過心急而犯過錯誤。
譚俊彥小時候因為調皮,在爸爸的車上不停切換電台,被父親警告還不停手,最後狄龍一怒之下把兒子關進狗籠。
如今重提這件事,譚俊彥語氣輕鬆,反倒是狄龍卻一臉嚴肅。他十分正式地向兒子道了歉,說這件事在他自己心裡也一直都是個傷疤,因為後期他才知道,想用這種壓力式的方法去改變一個人,只會帶給孩子一種對自己的懼怕,而不是能夠令他真正悔改,或了解事情的真相。
譚俊彥小時候沒有因為巨星爸爸而受到優待,反而受了很多委屈。「做狄龍的兒子很辛苦,小時候我去學校,也不會說是狄龍的兒子,我不喜歡打架,但別人會來打我,因為他們覺得打了狄龍的兒子很了不起」譚俊彥說。
他還記得當時父親的電影很紅,全部人都知道他的角色,某天放學坐校巴時突然有人跟他說:「因為你爸是老大,所以你要下跪」,而譚俊彥堅持不肯跪,於是就發生了衝撞,還鬧到要媽媽去學校見家長。
從那次以後,譚俊彥就拒絕父親送他上學,怕被同學看到之後又羞辱他。小小年紀的他已經很懂事,受了委屈也一直沒有告訴父親,不想爸爸覺得這是一種負擔。但其實狄龍心裡早已清楚,並為了兒子決定再也不演老大,這個決定讓譚俊彥至今都非常感恩。
也許亦是因為從小已經習慣了遮掩自己的身份,在進入演藝圈之後,譚俊彥從來沒有主動提起過自己的父親是狄龍。他在娛樂圈獨自摸爬滾打十幾年,沒有大紅大紫,也沒有聲名遠揚,反而是時不時就受到媒體挖苦,星途算不上平坦。
譚俊彥從來沒有將自己的委屈跟父親說過,但狄龍早就聽身邊的人說了,擔心歸擔心,狄龍也從來不像他電影里的角色那樣出來「打抱不平」,而是說:「他要吃這行飯,就必須要受得起這份罪,就像廚師一樣,你怕熱進不了廚房。」
狄龍嘴上說著不管兒子,暗地裡卻總是默默看緊他。之前在譚俊彥接拍《花花型警》之時,狄龍聽說有打戲,就詢問了兒子的武術指導是誰,得知是昔日老搭檔董偉後,他讓兒子送兩瓶紅酒過去,殊不知兒子一口回絕了,還反問他是不是看不起自己,才要走後門。
「他說不要不要,他哪裡知道演員過招不留手,我心疼啊。拿瓶紅酒過去表示表示,見面也是三分情,結果他不聽我話,回來就被打得鼻子出血!」狄龍在言語中充滿舐犢之情。
他一直認為兒子星途的不平坦,自己也要負一半責任,因為這個巨星老爸,兒子從小沒少吃苦,直到現在也還在不斷證明自己,試圖擺脫老爸的光環。也正因為如此,狄龍沒有幫助過兒子在演藝圈中立足,譚俊彥也沒有絲毫怨言,默默磨鍊著自己的實力。
如今頻頻以男主角現身在港劇中的譚俊彥,似乎已經結束了十餘年的打拚期,正在憑著自己的能力在演藝界朝著更大的目標進發。
秉著自己腳踏實地和謙遜虛心的品性,加上能夠牢牢記住狄龍的教誨,傳承自己父親優秀的人格魅力,相信譚俊彥很快就能夠闖出在父親光環以外的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