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窯紅釉瓷器是非常受歡迎的一種瓷器,它以顏色有紅如牛血或雞血而聞名。但這其實這種瓷器其實也會變為綠色,你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嗎?
郎窯紅釉瓷器的釉色變為綠色,主要有這三種情況:
一、郎窯紅釉瓷器在施釉過程中分布不均,這種情況是因為古代的施釉方法而導致的。古代人對瓷器進行施釉時,使用的方法是浸釉法,也就是將坯胎浸入銅紅的釉彩中直接施釉,而非我們今天使用的噴釉法。
清康熙 朗窯紅釉刻乾隆御題詩膽瓶
浸釉法的缺點就是:由於古人在瓷器的釉漿細度和均勻化上處理得不夠細緻,部分銅顆粒會沉降搭配釉料桶底部,導致坯胎上浸入的銅紅釉漿分布不均。這種釉色變綠的情況其實是由於當時的工藝所致。
清康熙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郎窯紅釉鳳尾尊 故宮博物院藏
二、郎窯紅釉瓷器燒制過程中出現氧化氣氛失控。郎窯紅釉所使用染色釉料為銅紅,而銅屬於活躍的金屬元素,在窯內的燒制過程中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由於郎窯紅釉瓷器燒制的年代沒有今天的專業儀器檢測窯口內的溫度和窯火的具體情況,燒制的好壞全憑藉著工人們的燒造經驗,因此燒制失敗的幾率很高。如果燒造瓷器的工人在窯口氣氛的控制上出現失誤,使得窯口內出現氧化氣氛,郎窯紅釉瓷器上的銅紅就會在氧化氣氛下逐漸氧化,並呈現出銅綠的青綠色。
清康熙 郎窯綠釉水丞 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郎窯綠小罐
清朝時期郎窯燒制出的郎窯綠,就是郎窯紅釉瓷器在燒制過程中出現「窯變」現象之後的產物。除了「郎窯綠」之外,還有一種被稱為「反郎窯」的瓷器,這種瓷器的器里釉色為紅色,但瓷器外部的色彩卻是綠色的。這兩種都是郎窯紅釉瓷器的變種。這種釉色變綠的情況是因為當時的條件所限。
郎窯綠水盂
郎窯綠釉梅瓶 觀復博物館藏
三、郎窯紅釉瓷器在空氣中逐漸氧化,這種情況相對比較常見於郎窯紅釉瓷器的底部釉彩上。郎窯紅釉瓷器的底部會塗有一、兩層釉彩,郎窯紅釉瓷器在窯口內進行燒造時,上面的釉料會逐漸垂流到底部,但這種垂流現象不會過圈足,俗稱「郎不流」。
清康熙 郎窯紅釉穿帶直口瓶底部 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郎窯紅釉觀音尊底部 故宮博物院藏
郎窯紅釉的底足和器內往往會出現米黃色或淺綠色,這被稱為米湯釉和蘋果綠釉。其中,蘋果綠釉的產生就是因為郎窯紅釉中的銅紅逐漸氧化而變為綠色。
清康熙 郎窯紅釉琵琶尊底部 故宮博物院藏
郎窯紅瓷器底部
關於郎窯瓷器為什麼會變為綠色這個話題,今天就聊到這裡。如果有什麼想法,歡迎到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