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化妝品有「質量問題」,客服主動退賠,丈夫一看立馬報警

2019-10-17   都市民生匯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網上購物,特別是女性朋友們。雖然網購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也衍生出一些問題,比如「購物詐騙」。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的虛擬特點,製造了一些聽上去似乎合理的「陷阱」,誘導買家中招損失錢財,套路之多令人防不勝防。

據媒體10月16日報道,前兩天福建泉州警方接到市民陳先生報警,稱其妻子張女士遇到了網絡詐騙案。據了解,張女士在網上購買了180元的化妝品。收到貨物後,「客服」便主動打電話給張女士稱,因產品質量問題要給她退款380元。張女士一聽,可高興了,這麼簡簡單單地就可以賺到200元。

但這個錢可不是那麼容易獲得的。交談中,「客服」告訴張女士,她只要轉17620元到他們提供的帳號,網店就幫張女士還款18000元,多出來的380元作為退賠款項。

張女士將這件「好事」告訴了丈夫,丈夫一聽心中頓生疑慮:為什麼要用這麼複雜的程序呢?而且還涉及到網絡平台借款,他越想越不對勁,當時都已經進行到輸密碼階段了,他馬上阻止妻子操作,並打電話報警。

警方表示,這是「購物詐騙案」。幸好陳先生反應及時,在最後關頭阻止了妻子輸密碼,挽救了18000元的損失。大家的錢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如果因為一時貪小便宜就損失將近2萬多元,想哭都不知道找誰哭去。

對於此事,有人表示,事出反常必有妖,好端端地退款怎麼可能弄出這麼一大段流程出來,不是坑是什麼?所以,奉勸大家千萬不要輕信那些打電話來「送錢」的陌生人。天底下哪有這麼好賺的錢,如果有怎麼可能輕易將這個機會送給你?

然而,很多人在看到將要得到的「錢」時,大腦都會自動屏蔽思考這些問題。張女士不是一個特例,在網上一搜「購物詐騙」就出現很多相關新聞。例如上個月,浙江一大學生報案稱,接到冒充某寶客服人員的電話,稱有個員工違規操作,將該學生的個人信息和銀行卡綁定,開通了鑽石會員,每個月都要扣600元,為期一年。遇到這樣的事,事主當然要求馬上解除綁定。這時對方提出要先轉帳3000多元「走程序」。該學生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了。

很多人天生怕麻煩,一聽到「麻煩事」,就先自亂陣腳,對方說怎麼做能解決問題,他們就乖乖配合。騙子就是利用這樣的心理,他們首先是告訴你,「對不起,給你造成了麻煩,現在打電話通知就是為了幫你解除麻煩的。但是呢,你必須按我的話(流程)來做,不然幫不了你。」甚至還會主動提出賠償,而且金額還「不菲」。一些防範意識薄弱的人一來二去就上當了。

正所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預防網購騙局,筆者有招數:

1.慎重接聽陌生電話,在網絡時代,我們的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可能早已遭到泄露。如果對方在電話里提到涉及金錢時,更要提高警惕,果斷掛斷不再理會是最明智的選擇。

2.網購之後如果接到自稱是客服的人來電,不管對方說了什麼,都要主動去購買產品的網店主動聯繫客服,確認情況,以免被坑。

3.千萬不要貪圖小便宜,畢竟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小便宜的背後往往暗藏著巨大的陷阱。特別是對方告訴你要先墊付錢,這時候你就得想到可能是遇到騙子了。

4.最重要的一點:陌生人跟你談錢一定請謹慎謹慎再謹慎!如果對方提到你已經產生損失也不要驚慌,不要因心急挽回「損失」而投入損失資金,因為說不定「首次損失」就是一個陷阱。

信息時代,不怕騙子有文化,就怕騙子懂技術。抓騙子得靠警察,防騙子還得靠我們自己有防範意識,遇到不合常理的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後行,或者及時報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