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是清明時節,這兩天,不論是超市、小吃店、農貿市場等地方,青團都已進入熱銷模式。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除了純手工製作的糰子很受市民的歡迎,今年新品種青團也備受年輕人的青睞。
這個瓶窯工廠日產量最高峰值突破43萬隻
每天要用掉1200公斤艾草
位於瓶窯鎮的杭州知味觀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向2020年清明行情發起衝刺,日產量最高峰值突破43萬隻。
在知味觀食品生產車間,工人們將艾草、糯米粉、大米粉等原料一起投入攪拌機進行攪拌揉合,經高溫蒸製和冷卻,外皮和餡料再分別加入生產機器,一隻只青團在機器作用下便「秒速」完成了。自2月10日正式復工後,杭州知味觀食品有限公司及時與各供應商聯繫,協調解決困難,跟進原材料到貨進度,全力保障青團產品生產。杭州飲食服務集團下屬餐飲企業240餘名員工也第一時間抵達瓶窯基地,全力支援一線生產。很快,速凍點心、青團、粽子、糕點等多條生產線陸續開啟,產量迅速提升。
知味觀食品有限公司青團生產線
今年,知味觀青團繼續保留細沙青團、麻芯青團、黃豆蓉青團等經典款,以及蛋黃肉鬆青團、芒果青團、雙釀流心青團、流心鮮花牛奶青團、流心龍井茶青團等電商爆款。同時,該公司繼續推陳出新、跨界研發,借鑑飲料等其他行業的調味方式,將一些經典口味搭配應用於青團食品,推出了乳酸菌味奶油紅豆青團、百香果乳酸菌味流心青團、四季春團3款新品,滿足消費者對「好吃的青團」的時尚新需求。
今年知味觀的青團在包裝上也讓人耳目一新——
說起來,知味觀的青團今年真的火到出圈!三月初,李佳琦在直播間一聲吆喝,5分鐘賣出了10萬個。
他們家的青團加了艾草,打開包裝,肉眼可見加了真的艾草。表皮非常軟糯,很有嚼勁,適合喜歡吃甜口的朋友。
蛋黃肉鬆青團是賣得最好的口味之一,翠綠的外皮包裹著香氣四溢的鹹蛋黃肉鬆。餡料也很足,相比蛋黃味,肉鬆的味道占上風。
三款新品:鮮花牛奶 ,一口下去有挺濃的鮮花味;琥珀龍井,一口下去有琥珀色的流心,相對來講,是整組新品里甜味最重的;乳酸菌紅豆,豆沙細膩,沒有顆粒感,混合艾草的清香還不錯。
公司總經理李俊告訴記者,近一個多月時間以來,知味觀青團生產線數量已由1條增加至6條,班次由白班生產調整為白班晚班24小時生產,青團日產量已由1萬餘只陡增至430000隻。目前,省內世紀聯華、物美、永輝、家樂福等大型商超,都設置了知味觀青團產品專位。「進入三月份以來,我們每天平均艾草鮮葉使用量就達到1200公斤。公司每年都會從杭州周邊村民手中收購大量的天然艾草,經過挑選和清洗,把粗大的枝葉剔除掉,才會被送到生產線上。在生產線上再進行第二次人工挑選,去除細梗,經過高溫殺菌以後,再進入研磨機。」李俊說。
餘杭現在青團和材料銷售情況如何
3月31日,記者到中山、邱山菜場走了一圈,看看現在青團和材料銷售情況如何。
上午,當記者來到中山農貿市場西門的點心店,老闆娘康水菊姐妹4人正忙著包青團,每年清明前後做手工青團,已經堅持了15年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見康水菊儼如「武林高手」,先把青色的麵糰搓成長條,再揪成一個個勻稱的劑子,再把劑子搓成圓形,用拇指往中間一摁,形成一個小小的「面碗」。舀上一勺豆沙進去,捏攏,搓圓,一個青團大功告成,全程不過20秒。
康水菊在製作青團
康水菊妹妹將做好的青團放鍋上蒸
蒸、包、賣……分工細緻,康水菊姐妹4個人在幾個平方米的門店裡,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
自3月下旬,她和妹妹每天早上5點來,到5點半菜場關門。她說,每籠最多能放28個,她一天能賣出去20多籠。現在每天的量都在增加,要不是疫情影響,她的青團一天能賣到2000隻以上。
康水菊製作的青團有鹹菜筍、豆沙和黃豆粉三個口味,她說,清明前後的艾草最嫩,做出來的青團「鮮」味十足。「我以前就住這附近的,她包的青團吃了好多年了,去年我搬到杭州市區的兒子家了,我和老伴都愛這口,今天倒了三趟公交才到這裡。」沈女士今年70歲,當天她一口氣買了18隻青團,每隻3元。
下午,記者還去邱山菜場看了下青團配料的情況,來到市場西面一家副食品店,張老闆說,這幾天銷量不斷上升,現在750克一袋糯米粉7元,是市場通貨價,3月份下旬陸陸續續賣了快100袋了。
旁邊賣香乾的攤主范女士對記者說,包青團經常用香乾,這幾天香乾銷售量也比平時明顯上升,現在5元一斤。正在買香乾的一位大姐接過話說:「青團也就這段時間,過了就沒了,這不,今天來買點餡料回去給家裡孫女包點嘗嘗鮮,老底子味道,好吃又健康。」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商家應對疫情,推出網購到家形式,讓市民「足不出戶吃青團」。邱山大街一名可莎蜜兒店的工作人員說,以前這個時候店內早就開始做青團了,今年為了應對疫情,採取集中生產、包郵到戶的形式銷售青團。隨後,她給記者出示了一張二維碼說道,「喏,掃這個進群下訂單,19.9元5個,到店自提,全程無接觸購買"。
記者走訪一圈了解到,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不少商家推出了特別的口味,如在北大街「盒馬鮮生」超市裡,推出的芒果、芥末魚鬆味等口味,其中鹹蛋黃流沙爆珠青團還成了爆款,不過由於新品的特殊性,購買需要提前一天在盒馬APP預訂。
當然,最熱門的當屬盒馬&喜茶聯名款青團。估計搶到的不多,聯名款上架一小時就售罄了。
一天賣出青團1000個
農家樂老闆朋友圈變身美食博主
吸引五湖四海的「吃貨
「供不應求。」問起近段時間的青團銷量,徑山童子胡農莊老闆娘吳美紅脫口而出。每年清明節前後,都是青團的旺季。近幾年,本就主打「土鮮」一味的農家樂在看到這款傳統食品蘊含的商機後,紛紛推出農家自製青團,並藉助網絡「飛」向全國。餘杭區的農家樂中,位於雙溪村的徑山童子湖農莊是較早在線上開賣的一家。
3月8日,吳美紅髮了一條朋友圈:心心念念的青團下單咯,明天下午可以寄送快遞哦。」從這一天開始,青團訂單一個接一個地來。在3月18日徑山鎮開放堂食前,徑山童子湖農莊一天要蒸二三十籠、約千個青團。即使農莊開放堂食,只做半天,「最少也要做四五百個。」吳美紅說,當天做有多少就賣多少,有的時候還要欠著,推遲一天給客人發貨。為保證口感,該農莊的青團一直是當天做好當天寄送,不進冰箱,5年來從未變過。
2015年,一位從江蘇來徑山旅遊的客人,品嘗到吳美紅做的點心後,覺得特別好吃。臨走前,客人請她幫忙郵寄一些到老家。受到啟發的吳美紅開始做微商,在童子湖農莊的微信朋友圈推銷自製的傳統點心、徑山農產品,包括南瓜餅、粽子、青團、醬鴨、臘肉、毛閹雞等等,因味道好而受到熱捧。因為來加的好友太多,她現在有兩個微信號,每天在朋友圈發農莊美景或者菜品、點心的照片,光看看就讓人食指大動。
就以青團為例,「我們有豆沙和鹹菜筍丁兩種口味,但是後者買得更多。價格都是5元/個,5個一盒,郵費到付,五年來一直是這個價格。」吳美紅說,雖然外面的青團更便宜,差不多3.5元/個,但是她認為這貴出的1.5元是物有所值的——除了本地毛筍、自製雪菜、豆乾,童子湖的青團里還特別加了土豬肉的肉末,吃起來更為鮮美。
來自五湖四海的「吃貨」們讓這家農莊的廚房一年都少有熄火的時候。就拿今年的青團為例,最遠的一個訂單來自雲南昆明,江蘇、上海、安徽的客人有很多,杭州主城區的客人更多。「今年最大一單就是一位杭州客人訂的,200個青團,明天做好她來拿。」
而今,在朋友圈推廣銷售自製農家點心、土特產的農家樂有很多。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童子湖農莊的生意一直很紅火。今年,雖然疫情影響了堂食,但是復工後,朋友圈的單量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吳美紅直言道:「東西好吃是硬道理,不然在哪裡都賣不出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l8xOnEBnkjnB-0z_j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