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烏江北岸的構皮灘供銷社,不僅是餘慶縣供銷系統的標杆,更是遵義市供銷系統的一面旗幟。這個從改制道路上一路披荊斬棘、涅槃重生的基層社,正因為有了他的堅守與突圍,才能再現輝煌時刻。他就是不忘供銷初心,時刻牢記供銷人使命的全國供銷社系統勞動模範、構皮灘供銷社主任馮平。
眼前正在辦公桌上埋頭工作的就是榮獲「紅背簍精神傳承獎」榮譽稱號的馮平。十多年前,就是他放棄了個人的致富夢,帶領一群下崗失業的「難兄難弟」,發奮探索,一步一個腳印,闖出了一條成功的供銷新路子。
十多年前的構皮灘供銷社,與眾多改制後的「供銷臉譜」一樣,由於市場大環境的改變,自身轉型不及時,無法適應市場競爭新形勢,經營業務萎縮,逐步由強勢淪為弱勢。
楊先斌
構皮灘供銷社黨支部副書記
「當時的供銷社是資不抵債,嚴重虧損的,連進一車菜籽的錢都沒有,是馮主任一家一戶向私人借錢來收的菜籽」。
黨齡不長的「老供銷」馮平,在上級受命「團結振興、還我供銷」任務之後陷入了深思。在極度活躍的市場經濟面前,供銷社被「荒蕪」。
原有的農資、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再生資源等四大職能主業,分別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消費日用品購銷渠道漸漸消失。怎麼走?往哪走?馮平陷入了沉思。幾經冥思苦想,馮平決定對茶葉產生了興趣。看準方向,說干就干,馮平領著構皮灘供銷社的全體人員俯下身、沉下心,全身心撲向茶葉種植,打造品牌茶葉基地。
今年,餘慶構皮灘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69.11萬元,實現利潤48.35萬元,回龍村苦丁茶專業合作社實現銷售收入390.33萬元,實現利潤15.91萬元。
產業發展的同時,馮平積極發展百姓入股入社、因村制宜創建村級供銷社。對有優勢產業的村,採取傳統業務加產業合作的模式帶動優勢產業發展,對沒有產業的村,採取農資銷售的合作模式,實現構皮灘鎮村級供銷社全覆蓋。
馮平
構皮灘供銷社黨支部書記
理事會主任
「我們辦村級供銷社,主要是和村裡合作,一個是傳統業務的合作,另一個是產業的合作,因村制宜,目的是要達到農民增收,既可以增加村的集體經濟,又能使供銷社得到發展」。
對沒有集中產業的村,馮平積極踐行服務「三農」的宗旨,把農資搬到農民家門口,實現農資供應 「零距離」、 「零利潤」。
構皮灘供銷社在馮平的帶領下,先後榮獲遵義市第五批農業產業化經營市級重點龍頭企業、貴州省供銷社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貴州省第六批農業產業化經營重點龍頭企業、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等榮譽;2014年12月獲得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基層標杆社」的稱號。
(全媒體記者 唐東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