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單必排隊,滴滴車司機都去哪兒了?

2019-07-23     康復中的夾層老張

對於習慣了網約車出行的都市青年來說,近期一定有一種打不著車的「錯覺」,準確的說這真的不是錯覺,而是現狀。之前滴滴打車幾乎24小時都處於飽和狀態,只有極少數情況下(例如上下班高峰期、惡劣天氣)等需要排隊,而且往往在5分鐘內,而近期,動輒三四十單的排隊時間讓人徹底傻了眼,這種單多車少的情況,還是非常罕見的,行業龍頭滴滴,到底怎麼了?

殺熟+坑自己車主,滴滴這招玩的6

青島的張師傅,他可以算是第一批滴滴司機用戶,也算是經歷了整個過程。過去滴滴是怎麼火起來的咱們就不過多贅述了,就從開始衰敗說起,首先是政策方面的限制,很大程度影響了青島的滴滴車或者說整個網約車市場,非青島戶口不行、非魯牌不行、1.2升以下不行!得嘞這三點一出,70%的滴滴車車主就和青島說拜拜,不過這總體來說也是好事,也算是規範了一下混亂的網約車市場,這次咱公正公平,真不能怪滴滴。

但是滴滴錯就錯在,你既殺熟又坑自己車主,殺熟是怎麼回事呢?相信很多細心的網友一定清楚,當你用iphone和安卓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定相同位置時,價格是不同的;當你用自己手機和同事手機,甭管是不是同一系統,價格也是不同的。這點滴滴給過解釋,美名曰「預估價」,和實際價格不同的。但是經過反覆測試過N次,這個價還真的不同,但卻不是預估和實際的不同,而是熟客和新客的不同。簡單的說就是你用的越多,用的越久,系統就默認你越發離不開它,這不宰你宰誰吶?這就是典型的大數據殺熟。當然了,咱們還是得客觀公正,這點也不能完全怪滴滴,大數據殺熟這事,可不僅僅是滴滴一人在做,所以法不責眾,滴滴無罪(滑稽臉)。

其次咱們再來說說滴滴是怎麼坑自己的車主的,首先是抽成,滴滴是一個非常非常典型經典的套路,就是放長線釣大魚,從一開始簡單暴力的給補貼給獎金給紅包,慢慢的變成降低減少,這個實屬正常,畢竟人家滴滴也不是開慈善機構的。可是這抽成問題確實所有司機們不能觸碰的底線,從最初的10%幾,慢慢的變成了20%,再到現在的27%,滴滴一步步的吞噬著司機們幾近破碎的心。

除了抽成,還有一種常見的模式,那就是拼車。過去我很少選擇拼車,不是我家裡有礦,是實在有時候繞的太遠。不過站在司機的角度,應該是美滋滋的吧,用一點五倍的時間,賺來雙倍甚至三倍的收益。呵,事實證明是你想多了,老陳告訴我,在滴滴的世界裡,永遠沒有這種好事,拼車的收費只能選擇最長的那一段路,也就是說如果司機陸續拉了3個乘客,那麼只有最遠的哪一位付的錢到了司機的口袋,其他兩個,進了誰的口袋呢,你猜?

想跑?滴滴不給你註銷!

看到這裡肯定有很多人表示不服了,如果真的如此,還會有那麼多人跑滴滴嗎?難道大家都傻嗎?這些車主當然不傻,他們當中有很大一批已經選擇離開,但是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當初相愛一場,如今連分手都要鬧的如此狼狽……在跑滴滴車時,如果發生了意外,保險公司是拒絕賠償的。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和沒必要的矛盾,分手就要分的乾脆一些。

但是滴滴偏偏是一個粘人的小妖精,用各種藉口各種理由拖欠著你的註銷,這在行業里早已不是秘密,車險是一方面,信息的泄露和車轉賣時的保值率更是重要。總之你要走就走,沒那麼容易,也有外界稱,如果是註冊的滴滴司機,會影響到其它網約車平台的註冊,不過這點車輿君暫時沒有得到完全的考證,希望有相同經歷的人給與信息。

想賺錢?滴滴同樣給你辦法!

那麼問題來了,留下的車主到底怎麼想的?滴滴車主真的不賺錢嗎?當然是否定的,現在的滴滴車主有很多人收益不比原來低,甚至還高出不少,那麼是怎麼做到的呢?

很簡單,配合滴滴採用他們的保底收入模式,你選擇了這個模式,就要遵守人家的遊戲規則,每天保證在線10小時,可以獲得600元的保底收入,簡單的說就是在這個模式下滴滴多給車主派單,車主多接單上不封頂,但是如果10小時單數不夠,賺的錢低於600,滴滴也一律按600來計算。此外,12小時和14小時的保底分別為800和1000,怎麼樣是不是看起來暖暖的很貼心?

變相鼓勵疲勞駕駛?安全問題誰保障?

那麼問題來了,滴滴有沒有考慮過,或者想到過一個詞,叫做「疲勞駕駛」。咱們且不說司機朋友們每天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是不是再透支他們的生命,滴滴是不是一個變相的富士康。咱們就從交規的角度來深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明文規定,在連續駕駛超過4個小時後,需要至少20~30分鐘的休息減壓,來保證自己的精神集中和開車狀態。而在網約車中,究竟誰能保證4小時到達的那一瞬間是處於沒單且有合適的位置休息的?別怪我槓精,道路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

這樣所謂的保底收入,其實就是一種變相鼓勵疲勞駕駛的方法,司機朋友為了賺錢只能選擇堅持到10個小時甚至更多,真正的休息時間只能在結束一天工作之後,在滴滴所在的時間內進行正常的休息,這似乎就是一種奢望。油價一跌跌幾分,一漲漲幾毛,司機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之低,誰還真的有心情去選擇適度的放鬆和勞逸結合?

從前,司機選擇跑滴滴是因為方便、無約束,而現在恰恰陷入了一個怪圈,一個和曾經完全背道而馳的怪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fOEHmwBmyVoG_1Zcu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