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橋、三橋、四橋、長江隧道、揚子江隧道……
以後不再這樣稱呼啦!
12月20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南京已建成的六座過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
南京市已通車過江通道命名更名方案為:
- 南京長江大橋命名維持現狀。
- 南京長江第二大橋,更名為南京八卦洲長江大橋,簡稱為八卦洲大橋。
- 南京長江第三大橋,更名為南京大勝關長江大橋,簡稱為大勝關大橋。
- 南京長江第四大橋,更名為南京棲霞山長江大橋,簡稱為棲霞山大橋。
- 南京長江隧道,更名為南京應天大街長江隧道,簡稱為應天大街隧道。
- 南京揚子江隧道,更名為南京定淮門長江隧道,簡稱為定淮門隧道。
此外,結合長江三橋的更名,現跨秦淮新河的既有橋樑也完成了命名程序,命名為天后大橋。
1.南京市標誌標牌將更換
下一步南京將啟動標誌標牌更換工作,涉及過江通道指路標誌信息需變更的現狀道路41條,涉及標誌改造共約660塊,更換標誌標牌工期共計5個月。
近期,標誌標牌上舊名稱與新名稱都將顯示,為大家指路,同時會與百度、高德地圖等導航軟體進行對接。
近期的標誌標牌長這樣:
2.為什麼要更名?
現有過江通道存在這些問題:
目前,南京已建成道路過江通道包括橋樑四座,隧道兩座。橋樑按修建順序以數字命名,隧道以長江、揚子江命名。
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羅睿表示,現有過江通道命名一是缺乏歷史文化內涵,與南京市六朝古都的文化底蘊不相匹配。二是數字與位置難以形成清晰的名稱記憶。三是後續過江通道命名很難延續現有命名慣例。而當前已開工的四條過江通道正加快建設工作,有待於及早確定有廣泛共識的命名方案。
3.新名稱如何誕生?
為更好的服務市民出行,增強過江通道命名的方位性和標識性,傳承南京歷史文化與地域特色,根據國家、江蘇省、南京市地名管理相關法律、法規、條例,參考重慶、武漢等國內同類城市經驗,結合已建、在建、待建跨江大橋、過江隧道、銜接道路實際情況及市政府相關精神,南京組織開展《長江(南京段)道路過江通道及銜接道路命名規劃》研究工作,並針對已通車運營的6條道路過江通道研究命名更名方案。
2019年8月23日,市交通運輸局在官方網站上對已通車過江通道研究命名更名方案進行了公示和民眾意見徵集。在為期8個自然日的公示期內,共收到通過電話、郵件、信件等發來的各類意見共計144條,其中持贊同態度的占比約70%。民眾對公示方案提出的意見主要集中在「建議公示方案擬更名名稱中增加『 南京』兩字,去掉『公路』兩字」等幾個方面。市交通運輸局在充分吸納、分析市民意見後,繼續深化方案,並於9月30日會同市民政局(地名辦)共同組織召開了市民聽證及專家評審會。方案穩定後,按照《市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明確地名命名更名審批流程的通知》履行相關流程、完善相關手續,並報請市政府批准。
4.往後橋樑如何命名?
對於正在建設中的過江通道
將由建設單位向市交通運輸局提出申請,市交通運輸局在批准前徵求市民政局(地名辦)意見,報請市政府批准,批准後報市民政局(地名辦)備案。
對於規劃中的過江通道
建設單位將在申領《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之前,根據《南京長江橋樑隧道條例》中第十七條橋樑隧道命名更名及報送流程的條款履行相應的程序,進行命名。
近期,標誌標牌上舊名稱與新名稱都將顯示,為市民指路,同時會與百度、高德地圖等導航軟體進行對接。待熟悉新名稱後,遠期將取消所有舊名稱,僅保留新名稱一個名字。
來源:紫金山新聞
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dxIMm8BMH2_cNUg3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