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文化競爭力增創縣域發展新優勢

2019-09-19     磁縣生活

磁縣已經進入旅發時代!磁縣在發展文化旅遊上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資本?發展全域旅遊能主打的特色品牌是什麼?文化旅遊產業化打造的「關鍵點」在哪裡……,這些問題是我們加快磁縣旅遊事業發展、辦好第五屆邯鄲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必須思考的問題,是每個磁縣人必須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磁縣縣委辦幹部張鴻君撰寫的調研文章《九問——打造特色文化競爭力增創縣域發展新優勢》,或許能夠給我們有所啟迪。

縣委書記張才芳看過後,在批示中指出「 對鴻君同志提出表揚 。全縣各級幹部都要學習該同志為磁縣發展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積極建言獻策的精神 ,自覺當好磁縣高質量發展的主人翁」。

深入貫徹落實市委九屆六次全會,奪取磁縣高質量發展新勝利,是我們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其中,以申辦2020年邯鄲第五屆旅發大會為契機,緊抓全市未來即將承辦省第六屆旅發大會的難得機遇,加速打造特色文化競爭力,全力增創縣域發展新優勢,是推動縣域經濟邁進高質量發展「快車道」的重要抓手之一。思想上清醒,方能行動上堅定。如何將我縣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優勢,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文化產業調整經濟結構,努力實現跨越發展、謀求新的突破是一個重大而現實的課題。

01

一問:為什麼要把文化產業放在突出位置來抓?

基於目前磁縣所處的歷史發展階段,系統衡量目前我們在產業基礎、發展載體、綜合實力、環境承載等方面的輕重短長,結合省市「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對磁縣的角色、功能和產業定位,突出我縣深厚歷史文化資源積澱特色,把文化旅遊產業放在突出位置來看待,作為縣域發展戰略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推進,通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打造特色文化競爭力,充分發揮其在產業帶動和產業統籌上的積極作用,不僅是當前我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實現我縣轉型突破,新舊動能轉換,謀求高質量發展的有力保證和社會發展的應有目標。

02

二問:我們在發展文化旅遊上有什麼拿得出手的資本?

古往今來,磁縣確因其特殊的邊際位置和歷史演變,各種文化形態相互交融:是河北省文物大縣,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8處,市級21處,縣級88處,田野文物550餘處,館藏文物14000餘件,其中珍貴文物近2000件,散落著以「城、營、冢、窯、瓷」為符號的豐富遺存;是磁州窯文化的發祥地,「黑與白」的藝術魅力無窮;是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民族的文化融合地,展示著對文明開放的吸納和創新進取的傳承;因地貌豐富,山水秀麗,形成了爐峰山、漳河三峽、溢泉湖、龍洞溝、躍峰渠等大小景點50餘處;又因在黨的發展史上的特殊貢獻,飽含著鮮明的紅色文化烙印,為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空間。近幾年來,我們注重文化理念植入、基礎設施完善、產業格局構築、文化項目打造,呈現出園區規模初現,要素加快集聚,基礎設施大幅提升,城鄉面貌深入改變,群眾滿意度、社會美譽度和對外影響度不斷擴大等顯著變化,都為我們發展文化旅遊奠定了良好基礎。

03

三問:發展全域旅遊我們能主打的特色品牌是什麼?

全域旅遊不是全域景區、不是同質同步、不是全一模式,不是全面開花,而是重在特色。基於歷史與現實條件,可考慮將我縣文化旅遊發展定位在「北中原區域文化特色」上,與區域內各地錯位發展,積累競爭優勢。

概念上的合理度。沿歷史維度,自古中原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華夏文明的搖籃。習慣上,中原又可分為南、北兩部分。磁縣因特殊邊際位置,而成為殷都、趙都、鄴都文化交匯之地。沿現實維度,磁縣又兼具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與「京津冀一體化」戰略相互疊加優勢,打造「北中原區域文化旅遊新高地」師出有名,特色明顯。

資源上的鮮明度。因特殊的地理空間、資源稟賦和區位交通特徵,磁縣積澱了許多閃亮的文化符號,不僅見證了戎馬爭鋒、刀光劍影的王朝更迭,而且見證了珠璣列市、笳瑟歌舞的都邑繁華。同時,在這塊人傑地靈的土地上,更長眠過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榮辱情懷,很多既有鮮明地域性,又有歷史唯一性。磁州窯文化、北朝文化,以及魏晉文化和建安文化等都是磁縣豐厚歷史文化資源的代表。

定位上的清晰度。「城市定位」和「產業定位」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兩大定位。邯鄲「十三五」時期的城市定位是京津冀聯動中原的區域中心城市、環渤海輻射中西部的重要門戶城市。結合河北省對邯鄲市的城市職能定位,以及全省生態安全大格局的構建,磁縣依託現有的文化資源優勢,在打造北中原區域文化旅遊、生態休閒等方向上大有可為。

輻射上的影響度。在原有區位交通優勢,以及周邊較強旅遊圈和充足的客源市場等基礎條件之上,謀劃、推進S349、S350、西部旅遊環線等建設,將構建一條邯鄲西南部東西向連接的邊界通道,打開邯鄲西南部的一扇「大門」,有效促進沿線區域之間的交流,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形成與河南、山西等地的快捷連接,使磁縣作為大中原文化旅遊格局不可分割組成部分的地位更加鞏固。

04

四問:對發展全域旅遊應秉持什麼樣的理性態度?

打造全域旅遊,絕非朝夕之功。截至目前,河北省旅發大會舉行了三屆。2019年,石家莊將承辦第四屆。邯鄲作為河北召開的第一個市級旅發大會,也舉辦了三屆。9月16至18日,武安即將承辦全市第四屆旅發大會。在發展旅遊上,與兄弟縣區相比,客觀上我們還有一定差距,迫切需要未雨綢繆,客觀認識。

實際差距問題。我縣歷史文化資源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有幾個特點。一是「小」,規模小;二是「散」,分布散;三是大多「可說、可聽,不好看」。近幾年來,全縣文化及相關產業規模以上入統企業一直為7家,4家為家電銷售,2家為園林綠化,1家為生態農業企業。

資源差異問題。文化產業競爭的核心在於差異化。由於地域分布的多面性、複雜性,不僅是磁縣,甚至於邯鄲、於河北,在跌宕起伏歷史長河的流變中,文化符號都在不斷地發展、不停地打碎、拼接與延展。作為中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磁縣如何在多元中尋找差異,與周邊省份、區縣進行差異化競爭和協同發展,仍需深入研究。

項目帶動問題。近幾年來,我們陸續建設了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有的正在緊鑼密鼓,抓緊推進,將有效帶動和提升產業水平。但同時,全縣整體文化產業規模、效益及影響力仍需下大力突破。據統計,文化及相關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入統數據採集於三類,即文化產業工業企業、批發零售企業、服務業企業。其中,服務業企業入統標準為從業人員50人或年營業收入1000萬,我縣暫無。

對待發展中問題,應保持的理性態度:

清醒認識自我。站在磁縣看磁縣、跳出磁縣看磁縣、放眼未來看磁縣,差距即潛力,危機即轉機。隨著華強「中華成語博覽園」、磁州窯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的推進,我縣文化產業區域綜合競爭能力將會得到明顯改善。據統計,近三年我縣在接待旅遊總人次、旅遊總收入方面均保持較高水平增長。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全縣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別為2.58、2.80、2.94,逐年遞增。

全面看待競爭。區域之間的競爭實質上是文化、生態、特色之間的競爭。針對文化產業差異化特性,應組織專家學者,對我縣歷史文化資源,特別是對磁州窯、北朝,以及魏晉文化的脈絡和分支,對歷史人物、故事的傳說與影響,對山水、生態景觀的創意打造進行研究、提煉和系統的論證與規劃。

積極尋求突破。近年來,河北省在文化旅遊上高標站位,緊鑼密鼓,制定了一系列創新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對此,我們要積極對接,把加大旅遊項目投資作為轉型升級、綠色趕超的重中之重,在找准我縣特色文化符號的基礎上,多渠道地引進高層次的戰略投資者,以新項目、大項目提升縣域文化產業的規模和水平。

05

五問:我縣文化旅遊產業化打造的「關鍵點」在哪裡?

文化有其自身發展規律和相對獨立性。發展文化旅遊,要選准方向和突破口。

關鍵一:可物化為市場所需的「文化符號」是基礎。

找准市場契合點,既要與本地文化無縫對接,更要在對接過程中,使文化的張力得以充分顯現。目前,大體有七個可物化的「文化符號」:

磁州窯。千年窯火,延續至今。「白地黑花褐彩」獨樹一幟,一件件精美的瓷器,融入了火的剛烈、水的優雅和土的敦厚,一件件精美的器皿,就是一段段、一篇篇泥、火、釉的詩篇。磁州窯博物館是我國目前縣級最大的專業博物館,為國家AAA級文化旅遊景區,「黑」與「白」的藝術榮獲全國十大陳列精品獎。2019年1月22日,又被評為第三批河北「不得不」旅遊精品。選取一段故事,書寫一段傳奇,提煉一種精神,有很多可為空間。

北朝史。北朝皇陵遺址134處,面積之大,數量之多,全國罕見。依託「七十二疑冢」的廣泛影響,突出北朝社會史、北朝考古、北朝墓葬、北朝壁畫等內容,保護利用緊密結合,著重從民族文化融合及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角度,展示北朝文化所特有的吸納文明的開放性、傳承創新的進取性和發展演進的持續性,將有很好的獨特性與發展前景。

蘭陵傳。有人曾說,中國歷史,最美不過魏晉南北朝;北齊歷史,最美不過蘭陵高長恭。蘭陵王高肅給後世留下了無限遐想。他有著成為傳奇所需要的一切必要條件,比如神秘的出身,比如驍勇善戰,比如他那充滿血腥和殺戮的家族,又比如盛年時的含冤而死。而這傳奇中最絢爛的一筆,無疑是那猙獰的面具與面具背後的容顏。《蘭陵王入陣曲》是歌頌高肅英勇善戰的一支樂曲,唐朝時傳入日本,1986年重歸故里,至今仍為日本廟堂和皇家慶典音樂,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部「戲劇」。如能將壯美的歷史題材,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再現歷史傳奇,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創意題材。

皇城風。古鄴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城市,它首創了中軸對稱的建城模式,並在中軸線北部中央確定一個宮城,城內不同區域有著不同功能,這種城市建築風格影響了中國隋唐的長安、洛陽,日本奈良的平城京以及元明清三代皇城——北京城,是中國都城史上的建築典範。曹操在鄴城經營了十六年,在此練兵屯田、興修學堂、禮化百姓(如臨漳的習文、磁縣的講武城等),不僅是曹魏政權的大本營,也是其實現人生理想與遠大抱負的地方,是其平定群雄、稱霸中原的基礎。漳河園區在此方面有著較多的可為空間。

建安文。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的詩文。因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俊爽剛健、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建安文學起於河北「鄴下文人集團」,代表人物是「三曹」和「七子」。其中,三曹為核心,曹操是建安文學的主將和開創者,今存其樂府詩20餘首,如《觀滄海》、《蒿里行》、《龜雖壽》、《短歌行》更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山水游。對山、河、湖、帶,廊等進行點、線、面打造,結合紅色文化資源,傳統古村落及歷史文化名村,以及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精品生態旅遊線路,與周邊的鄴城、安陽、林州、涉縣、武安等共同打造北中原山水旅遊圈。

民俗展。依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成果冀南皮影,省級非物質文化成果磁縣訝鼓、磁縣懷調和磁縣扎紙,市級非物質文化成果磁縣剪紙、磁縣訝鼓、慶和裕背閣、磁縣懷調、陶器製作技藝、光祿花會和送羊節等等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大力發展民間文化產業,加快由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產業大縣和區域文化示範縣的轉變。

此外,北朝的佛教文化、佛教藝術等在歷史長河中也獨樹一幟,趙南長城和武城遺址開發、西門豹投巫處和西門豹祠、曹操疑冢區開發,還有「銅雀深春鎖二喬」的三台、天子冢「水聲台階」的神奇傳說等都有很大開發和利用價值,為我們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提供了無限創意可能。

關鍵二:「創意」是核心。

發展文化產業離不開資源,但更離不開的是「創意」。

從產業階段來看。文化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和親合力滲透到整個經濟社會和生活當中。伴隨我國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百姓休閒度假需求日益多元豐富,文化旅遊產業傳統模式難以有效滿足新需求。大力深化供給側改革,新業態、新概念、新模式將有很大發展空間。

從發展模式來看。如今,文化產業模式多元。有文化主題公園、無邊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旅遊目的地、全域旅遊等。主題樂園將自然與人文資源的一個或多個特定主題相融合;無邊界文化創意園區突出可居、可業、可游;旅遊目的地則添加居住、酒店、商業等業態,綜合科技、視聽、實景演出等手段;全域旅遊強調區域資源整合、產業融合發展、社會共建共享。

從模式共性來看。拋開模式的不同,探究模式的共性,不難發現,它們的共性都體現在如何努力去適應全民旅遊的全新階段,積極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要,通過不斷豐富業態、創新手段,融合產業,並充分結合地方文化特色,挖掘現有文化資源,重視人工創造文化資源,給消費者帶來全新感受與體驗的過程。發展文化產業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但最重不可或缺的就是 「想像力」。

關鍵三:「戰略投資者」是重點。

所有精彩「創意」的背後,指向的都是人才。循著這一思維軌跡,我們要努力去尋找到這些人才或集聚這些人才的優勢企業,在尋找「目標一致性」的戰略合作夥伴上下功夫。只有目標一致,方能互惠共贏。

重點應關注四類企業。一是全產業鏈企業。這類企業的特點是有科學的發展模式,有產業鏈的有效整合,有自主品牌,有高科技技術的支持。可將創意與創作、文化品牌、衍生產品、投資經營以及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整合在一起,對文化產品有不斷挖掘、衍生、再創造的想像力。二是有強大運作實力和執行力的企業。重點關注將文創產業作為企業重大戰略布局的國、內外名企。三是在規劃設計、文化旅遊產業鏈上下游的領軍企業、優勢企業。四是注重文化產業風投各類投、融資企業。對以上四類企業,要抓緊明確相關部門,做好分門別類的分析和研究,明確主攻方向。需要注意的是,在產業化推進過程中需要特別做好詳細論證和可行性研究,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係。

06

六問:對加快發展我縣全域旅遊有何初步構想?

基於以上認識,聯繫我縣實際,對我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初步構想:

目標: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由地方人民政府自願申報、省級旅遊部門推薦、國家旅遊局組織專家審核。創建時間原則上為2至3年,達標後正式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錄,並將享受諸多政策、資金扶持。2017年6月,國家旅遊局正式發布《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導則》,為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提供行動指南。目前,已公布兩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河北省有17個市(縣)入選,邯鄲涉縣、武安市名列其中。

特色:北中原區域文化產業新高地

地域文化是源流、是載體、是支撐,也是窗口、是名片、是動力。磁縣在全市打造京津冀聯動中原的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中區位獨特,資源富積。順應潮流,融入趨勢,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品牌與價值,融合現代新型資源業態,打造區域文化產業示範區正當其時。

主題:一城山水半城園

即:以經濟發展為「骨」,以特色文化為「神」,以山河大地為「卷」,以創意創新為「毫」,揮毫潑墨,打造品牌「產品」,建設特色「區片」,勾勒綠美「彩帶」,點綴精彩「音符」,繪就磁縣文化旅遊產業新畫卷。

思路:特色文化帶動,綠色山水聯繫,歷史人文點綴,古景新景映襯。

內容:現階段,具體在我們已確定的「一城三區四廊」打造重點的基礎上,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統籌協調,分步推進;以點帶面,典型示範。

一是整體布局。如「一城」中,注重點綴串城街、小片區、小遊園等符號,營造氛圍。「三區」中,注重特色包裝,打造點,串成線,形成片。「四廊」中,注重打造集生態觀光、休閒經濟、商業居住等功能於一體的「節點」,重點推進滏陽河綜合治理和「如意湖」建設,打造生態休閒觀光帶和全縣東中西旅遊發展的聯動帶。

二是政策干預。干預的重點是促進文化旅遊高端要素集聚。重點在招商引資、創新驅動、品質提升、體制機制創新、城鄉協同互動等方面鼓勵發展,推動戰略意圖和戰略理念有效落實。

三是特色經營。用文化打造品牌。充分發揮邯鄲國色春秋,以及加快推進的磁州窯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重大文旅項目的強力帶動作用,擴大文化產業的影響力、輻射力和牽引力。在魏晉古城項目省已核准的基礎上,要加快開工建設;極地海洋公園、靈玲國際馬戲城等項目要加快推進合作,爭取早日落地,爭取儘快形成區域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文化消費和運營的集中區。此外,多在磁州窯、北朝史、蘭陵傳、皇城風、建安文、山水游、民俗展等 「文化符號」上挖掘提煉,開發經營。

四是模式創新。多在具體人文歷史概念的展示方式,創新歷史文化的演示方式,不可複製的、壟斷性的、有特色的文化歷史再現等幾個方面下功夫。以我縣特色「文化符號」為依託,注重文化的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選擇有代表性的歷史故事,高水準開發,情景式展示;突出「主題化」展示,「小型化」發展,「精緻化」打造;仿古而不拘泥,樂道」而不「學術」,多吸取和挖掘歷史所提供給的養分;注重「文化+科技」,歷史與未來交融,現實與虛幻重疊,將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

同時,積極謀劃建設磁縣文化藝術中心等一批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與我縣已的一批戰略基礎工程和城建精品工程相互映襯;充分發揮縣文聯等協會作用,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讓廣大群眾潛移默化感受發展的力量和文化的薰陶,逐步開創「特色文化帶動,綠色山水聯繫,歷史人文點綴,古景新景映襯」的磁縣文化事業新局面。

07

七問:實施「旅遊活縣」戰略突出要做的事情有哪些?

由於事物的複雜性和時間的緊迫性,以及各項工作之間的關聯性、耦合性,要打造特色文化競爭力,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積極申辦參與省市旅發大會,有大量工作要做。

研究提煉關。多種形式,邀請國家、省市領導、專家學者深入研究磁縣文化資源優勢,在更廣闊的空間和更長的時間跨度內,去認識和把握磁縣地域文化的本質和內涵,選准市場定位,確立發展方向和突破口。

規劃設計關。完善制定《磁縣文化產業發展總體戰略規劃》。並以此制定《磁縣爭創全域旅遊示範區申辦邯鄲第五屆旅發大會行動方案》,劃分年度目標,分步推進。

基礎設施關。高標準、分段抓好西部山區路網建設,並在建設之初,對沿線統一規劃,統一打造,同步進行。結合景區景點,統籌研究建設和提升南部基礎路網工程。重點抓好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綠化、垃圾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景區的配套設施建設。

招商融資關。拓寬融資渠道,市場投資為主,政府投資為輔,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放寬准入門檻,把導向性投資與社會籌資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加大招商力度,組織相關部門,抓緊系統研究產業政策和企業信息,以上述中提及的四類企業為主攻目標。

統籌推進關。強化組織領導,完善管理體制,構建運行機制,加大考核力度。要充分調動、發揮部門合力,按照各自職能,注重相互協調,做好爭創工作。發展動力既來源於頂層,更紮根於基層,要多角度、多形式鼓勵行業、鄉村及各基層單位敢於創新、敢於突破,多出經驗,多做示範。

同時,統籌解決好六個問題,即:思想統一問題,觀念更新問題、資金投入問題,人才匯聚問題,消費群體問題,盈利模式問題。

08

八問:戰略確定之後什麼將成為決定性的一環?

執行力!執行力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目標與結果之間的「關鍵一環」,直接關係著預定目標的能否實現。執行力就是「抓落實的能力」,包含戰鬥力、生產力、競爭力和創造力等。強調執行,不僅是一項基本的工作要求,更是在強調要通過一種「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確保「旅遊活縣」戰略目標實現的系統流程。要實現市委九屆六次全會所確立的各項任務目標,正確的戰略與強有力的執行缺一不可。

09

九問:怎樣看待經濟發展與文化產業發展之間的關係?

如果把經濟實力比作 「骨」和「筋」,那麼文化底蘊就是 「氣」和「神」。文化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和親合力滲透到整個經濟社會和生活當中。經濟發展離不開優秀文化底蘊的支撐,和諧社會的構建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來引領。當前,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我縣發展整體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來謀劃,是推進結構調整的一項合理選擇,更是推動我縣縣域經濟邁進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積極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dJ6SW0BJleJMoPMyLh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