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所有的生命都在不斷進化當中適應環境,但人類或許是個例外。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一種智慧生物,現在人類的影響力足以改變環境,似乎不是人適應環境,而是環境在適應人類。在這種情況下,人類還會繼續進化嗎?
從科學角度講,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我們無法確定人類未來進化的方向,但是在生活中的這幾個現象,是人類正在進化的最好證據。
NO.1,人類仍在消化奶製品
對絕大部分哺乳動物來說,當母乳停止喂養的時候,幼崽體內消化乳糖的能力就會消失。但是人類不是這樣,人類除了母乳外,還會馴養牛羊,並把牛奶,羊奶等當成重要的營養來源。所以大部分人終生都具備消化乳糖的能力,這就是基因變異的結果。
一般來說,寒帶的人消化乳糖的能力更強,比如在北歐就有超過95%的人擁有該基因。我們不否認有人無法消化乳糖,但隨著進化,這可能將會成為人類的共同特徵。
NO.2,智齒正在消失
許多人成年後都會被一種嘴裡的東西折磨,它就是智齒。這是因為人類的祖先比我們現在的下顎更大,因為當時人類需要吃更堅硬粗糙的食物,而智齒就相當於「後補」隊員一樣,這對於人類祖先相當重要,但是對現代人卻成了一種負擔。現代人的食物非常精緻,口腔空間也變小了。就跟闌尾一樣,智齒也屬於進化過程中的副產品。
隨著進化的進行,現在人類有35%的人天生沒有智齒。或許再過若干年,人類就再也不用受智齒的折磨了。
NO.3,人類大腦正在縮小
腦容量被視為智慧的象徵,但人腦卻出現了正在縮小的趨勢。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現代人相比3萬年前的人類,平均腦容量已經下降了150立方厘米,就像網球那麼大。人腦變得越來越小,並非是人類的智力水平開始下降,而是隨著人類科技水平的提高,適當縮小的人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為人腦中有大部分都沒有開發。
科學家對人類的未來提出過很多假設,但如果人類意識不到自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再智慧的頭腦也將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