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更多服裝類資料教程,加入服裝微學院社群
日本登麗美女裝原型與日本文化服裝原型均得到過日本文部省的認定。它們是現日本服裝業發展的理論基礎,是日本服裝教學中並存的兩大結構體系。它們為日本服裝界培養了大批的服裝設計人員,同時也為日本服裝業在世界服裝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創立者是日本女裝現代化、歐美化的先驅——杉野芳子。(1892-1978)
杉野芳子曾於1913—1920年去美國進修,在紐約學習7年的服裝設計與製作技術,1920年回國,1926年在日本創建了「登麗美女學院」(現在為杉野女子大學)。1949年與日本鎌倉書房合作出版了《ドレヌメーキングDRESSMAKING》。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英語形式是「Dressmakerprototype」、日文的形式是「ドレメ式原型」,它的正確含義是女式禮服、服裝裁縫的基本形態。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構成方法是並用式方法。既它在原型構成時即採用胸圍尺寸、同時又運用對人體各部位的實際測量尺寸去構成原型。
日本文化女裝原型是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為該院的教學而編寫的《文化服裝講座》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日本文化服裝學院的前身是「文化裁縫學院」,該院是由並木伊三郎和遠藤政治郎於1923年在日本共同創建的。後由繼任院長小池千枝更名為日本文化服裝學院。文化女裝原型的日文形式是ぶんかげんげい,它的正確含義是文明女裝造型或類型。
文化女裝原型的構成方法是胸度式方法。即以胸圍為主要尺寸進而推算原型的其它部位的尺寸。
為了能夠對登麗美原型及文化女裝原型的型號劃分、結構特徵、造型能力、應用範圍以及所適用的人體體態有正確的認識,現將兩者的型號、外部形態及結構特徵加一一比較。
日本新文化式原型製圖
所謂原型,是指各種變化這前的基本形式或形態,應用一多個領域。原有「源和元」之意。服裝造型學中的原型,是指平面裁剪中所用的基本紙樣,即簡單的、不帶任何款式變化因素的立體型服裝紙樣。它要求款式設計上儘可能簡單,覆蓋面儘可能廣,適合人體形態。
原型分類
胸度法作圖:測量穿著者胸圍、背長、袖長等很少的幾個尺寸,以胸圍為基準,計算其它平面結構製圖所需的尺寸。
短寸法:對人體的各部位進行精密測量,用測量數值製圖的方法。
並用法:胸度法和短測法並用的方法。
原型的特點
1、來源於立體裁剪,是服裝最原始、最基本的結構;
2、滿足人體正常呼吸量和基本活動量;
3、只是腰節以上半身結構;
4、衣身較合體,適合款式的多變性,總之具有吻合性、高調動性和設計性,覆蓋面積廣。
比例法製圖法與原型製圖法的區別
1、比例法:
優點:
(1)、直接方便,只要記住了一些代表品種各部位的比例公式,就能直接進行製圖,不需要太多的立體思維,一步到位;
(2)、定型服裝直裁比較方便;
缺點:
是以衣為本的結構設計,把人的體型與款式變化放在從屬地位合體容易出現問題,精度上仍有一定誤差和局限性,經驗色彩較重。容易形成思維的定勢,靈活性、創造性受一定限制,很難適應款式變化較大的式樣設計 。
2、原型製圖
優點:
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結構製圖法,它不需要過多地記憶公式和進行較多計算,只要將原型畫在紙上,然後根據款式進行修正和造型即可,製圖方式靈活,適應性好,機能性高,人的體型和款式始終結合在一起,變中不變,不變中萬變是其靈魂。
缺點:
不熟練是可能比較慢,且使用者需有一定的立體造型能力,有比較好的服裝各部位平面構成基礎。
日本新文化原型製圖
文化式原型各部位名稱
關於日本新文化原型(第七版):
該原型是在第六版的基礎上2000年推出的,在原第六版的基礎上結合現年青人體型更豐滿、曲線更優美的特徵,以及第六版原型在理解和應用上不方便而推出的。新文化原型是箱型,胸省的大不隨胸圍大小而異,符合女性體型實際情況,胸省量較第六版明顯增大,前後胸節差也明顯增大,符合現代女性體型,腰省分配更合理,與人體間隙均勻,便於特殊體型的修正。
日本新文化女上裝原型圖方法
1、製圖方法:胸度法,利用胸圍和背長進行製圖,同時以右半身狀態為參考
2、作圖尺寸:
胸圍:84CM
背長:38CM
腰圍:64CM
袖長:52CM
3、製圖規則
上衣的原型製圖
1、作基礎線
(1)以A點為後頸點向下取背長38CM作為後中心線。
(2)畫WL水平線,並確定身寬(前後中心之間的寬度)B/12+6CM。
(3)從A點向下取B/12+13.7CM確定胸圍水平線BL,並在BL上取B/2+6CM。
(4)垂直wL畫前中心線。
(5)在BL上,由後中心向前中心方向取背寬線B/8+7.4CM確定C點。
(6)經C點向上畫背寬垂直線。
(7)經A點畫水平線與背寬線相交。
(8)、由A點向下8CM處畫一水平線與背寬線相交於D點。將後中心線至D點的中點向背寬方向取1CM確定為E點作為肩省省尖點。
(9)、過C、D兩點的中點向下0.5CM的點作水平線G線.
(10)、在前中心線上從BL線向上取B/5+8.3CM,確定B點。
(11)、通過B點畫一條水平線。
(12)在BL線上由中心線取胸寬為B/8+6.2CM,並由胸寬的中點位置向後中心線方向取0.7CM作為BP點。
(13)畫垂直的胸寬線,形成矩形。
(14)在BL線上,沿胸寬線向後取B/32作為F點,由F點向上作垂直線與G線相交得G點。
(15)、沿CF的中點向下作垂直的側縫線。
2、繪製輪廓線
(1)繪製前領口弧線。由B點沿水平線取B/24+3.4CM(前領口寬),得SNP點。由B點向下取前領口深+05CM 畫領口矩形,依據對角線的參考點畫圓順前領口弧線。
(2)、給制前肩線。以SNP為基準確點取22·的前肩傾角度,與胸寬線相交後延長1.8CM形成前肩寬度
(3)繪製後領口弧線。由A點沿水平線取+0.2CM(後領口寬),取其1/3作這後領口深的垂直長度,並確定SNP點,畫圓順後領口線。
(4)、繪製後肩線。以SNP為基準點取18°的後肩傾斜角度,在此斜線上取+後肩省(B/32-0.8CM)作為後肩寬度。
(5)繪製後省。通過E點,向上作垂直線與肩線相交,由交點位置向肩點方向取1.5CM作為省道的起始點。並取B/32-0.8CM作為後肩省道大小,連接省道線。
(7)、繪製後袖窿弧線。由C點作45°作斜線,在線上取+0.8CM作為袖窿參考點,以背寬線作袖窿弧切線,通過肩點經過袖窿參考點畫順後袖窿弧線。
(8)、繪製胸省。由F點作45°傾斜線,在線上取+0.5作為袖窿參考點,經過袖窿深點、袖窿參考點和G點畫圓順前袖窿弧線的下半部分。以G點和BP點連線為基準線,向上取(B/4-2.5CM)°夾角用為胸省量。
(9)、通過胸省長的位置點與肩點畫順袖窿線上半部,注意胸省合併時袖窿線要圓順。
(9)、繪製腰省
a省:由BP點向下2-3cm作省尖,向下作WL垂線作省道中心線。
b省:由F點向前取1.5cm作垂直線與WL線相交,作為省道中心線。
C省:將側縫線作省道中心線。
d省:參考G線的高度,由背寬線向後中心方向取1cm,由該點向下作垂線交於WL線,作省道中心線。
e省:由E點向後中心線方向取0.5cm,通過該點作WL線垂直線,作為省道中心線
f省:將後中心線作為省道的中心線。
各省量以總省量為依據參照比率計算,以省道中心線為基準,在其兩側取等分省量。
日本新文化原型圖
新文化原型各部位的數據
袖原型製圖
將上半身原型袖窿省閉合,以此時前後肩點的高度為依據,在衣身原型的基礎上繪製袖原型
1、 繪製基礎框架
(1)、拷貝衣身原型的前後袖窿,將前袖窿省閉合,畫圓順前後袖窿弧線。
(2)、確定袖山高度:將側縫線向上延長作為袖山線,並在該線上確定袖山高。
方法是:計算由前後肩點高度的1/2位置點到BL線之間的高度,取其5/6作為袖山高。
(3)、確定袖肥:由袖山頂點開始,向前片的BL線取斜線長等於前AH,向後片的BL線取斜線長等於後AH+1CM+(不同胸圍對應不同值)在核對袖長後畫前後袖下線
2、輪廓線的製圖
(1)、將衣省袖窿弧線上至之間的弧線拷貝至袖原型基礎框架上,作為前、後袖山弧線的底部。
(2)繪製前袖山弧線
在前袖山弧線上沿袖山頂點向下取AH/4的長度,由該位置點作袖山的垂直線,並取1.8-1.9CM的長度,沿袖山斜線與G線的交點向上1CM作為袖窿弧線的轉折點,經過袖山頂點、和兩個新的定位點及袖山底部畫圓順前袖窿弧線。
(3)、繪製後袖山弧線:
在後袖山斜線上沿袖山頂點向下量取前AH/4的長度,由該位置作後袖山斜線的垂直線,並取1.9-2CM的長寬,沿袖山斜線和G線的交點向一下1CM作為後袖窿弧線的轉折點,經過袖山頂點、兩個新的定位點及袖山底部畫圓順後袖窿線。
(4)、確定對位點.
前對位點,在衣身上測量側縫至G點的前袖窿弧線長,並由袖山底部向上量取相同的長度確定前對位點.
後對位:將袖山底部畫有印的位置點作為對位點。
袖原型完成圖
登麗美式原型製圖
*一步步教你畫原型系列* 可以和之前發布的舊登麗美原型做對比,看看有什麼升級的變化~
最後不要忘記核對一下肩線和領圍線是否圓順~
*一步步教你畫原型系列* 登麗美原型尺寸相對文化式原型會更加的合體,測量的尺寸更多,可以參考一下~
參考尺寸:
登麗美童裝袖原型的畫法
下圖為登麗美童裝袖原型的完成圖。
1)準備好原型的製圖的必要尺寸。我教程中做的是120尺碼。
2)找出之前製作好的原型,量取出前衣片袖窿和後衣片袖窿的尺寸。登麗美原型畫法可點擊《登麗美童裝上衣原型的畫法》
3)計算出:(前衣片袖窿+後衣片袖窿)*0.3=袖山高,根據袖長和袖山高畫出交叉線如圖。
4)計算出:前裝袖基準尺寸=前衣片袖窿線長+0.5(寬鬆量)
後裝袖基準尺寸=後衣片袖窿線長+1(寬鬆量)
5)如圖畫出前後袖底線,袖口線。
6)在袖山線上取中點。
7)袖山線的中點向下2cm,畫出肘線。
8)將前後袖寬分別3等份。
9)根據圖中標識,將各線段的等分點找出來。
10)分別記錄下圖中綠色線的尺寸a,b和c。
11)向上取延長線a,b。
12)過圖中點,作後袖基準線的垂線,長度為C/10。
13)如圖再確認下找到所有的參考點。
14)參考製圖,用曲線連接各點,作為裝袖線。
15)完整童裝袖原型如下。
製圖之前,請先確定尺碼,如,我家YOYO身高110,我喜歡讓她穿偏大一點點,所以最近都用的120碼 。
然後我會在下面表格中找到相應的尺寸(120碼的尺寸)。
將公式抄下來,根據上面表格中的尺寸,計算好數據。
其中有一部分暫時計算不了也沒關係,先空著,製圖過程中可以計算出來。(以120碼為例)
A=橫開領=頸根圍/6+0.3=5.3
B=後直開領=A/4=1.3
C=背長=28(注意男女生背長不同)
D=背長/2+1=15
E=(胸圍+8)/2 =34
F=肩寬=9.6
G=F=肩寬=9.6
H=B=1.3
I
J=F=9.6
K=A=5.3
L=K+B/2=5.95
M=I/2
N
O=N-0.5
P
Q=(K+B/2)/3=2
1. 畫一個矩形,高度為(B+C),寬度為E。
2. 從矩形右上角向左向下分別取距離A和B,做平行線相交。
3. 從距離B向下取距離D,做水平線。4. 找出E的中點,向上做垂直線。
4. 找出E的中點,向上做垂直線。
5. 按照圖上的位置,量出線段長度F和G,分別做垂直線和水平線相交。
6. 在圖上取H=B。
7. 按照圖上取三等份,一份為I。
8. 按照圖上連出肩斜線。
9. 在肩斜線上取J=F。
10. 在矩形左上角,量取線段長度K和L,連接得斜線。找出斜線的中點。
11. 按照畫後片肩線同樣的方法量取F,再量取出I和J。在上一步畫的斜線中點作垂直線M=I/2。
12.按照圖示找出中點,做水平線。
13. 在圖上量出N線段的長度,然後取O=N-0.5
14. 在圖中用弧線連接各點,畫出前領圈,後領圈,前袖籠,後袖籠。PS:後領圈線按照圖中示意,大概地畫出弧線即可。其他弧線在繪製過程中,儘量保證流暢,自然。
15. 將圖中線段三等分,在一等份的地方向下延長。
16. 在矩形左下角的點向下延長線Q=(K+B/2)/3,做水平線。
17. 按照圖上連接前中心線到側縫的曲線,原型完成。
型號的比較
1、型號種類
文化女裝原型共有10種型號。胸圍寸量從78厘米至130厘米,其間的跨度是52厘米。登麗美女裝原型共有5種型號,胸圍寸量從80厘米至94厘米,期間的跨度僅有19厘米。因而,在適用範圍上文化女裝原型比登麗美女裝原型更為廣泛。
2、型號的劃分
文化女裝原型的型號的劃分除了S與M型號是以胸圍(B)/6相差0.6厘米設定的,其它各個型號之間均是以胸圍(B)/6相差1厘米來劃分的。它反映出文化女裝原型的型號的劃分比較具有規律性和概念性,因而易於學習和掌握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劃分比較複雜,7號原型與9號原型之間是以胸圍(B)/6相差0.3厘米而劃分的,9號、11號與13號原型之間的型號劃分是以胸圍(B)/6相差0.7厘米劃分的,13號與15號原型之間的型號劃分是以胸圍(B)/6相差0.6厘米劃分的。由此可見登麗美女裝原型在型號劃分上更注重人體體態的個性化以及因年齡或體態發育的不同而產生的體態差異。因而,在學習與掌握時的難度較大。(表一)
外部形態及結構特徵的比較
登麗美女裝原型與文化女裝原型的形態差異及結構特徵主要取決於它們的不同構成方法。為了能更清晰觀察並發現其外部形態、結構特徵以及適用的人體體態的差異,我們現將人體胸圍尺寸相同的登麗美女裝原型與文化女裝原型的外部形態及構成方法放置在一起進行比較和觀察。在此僅以胸圍(B)82厘米的原型為例。
1、原型的身幅比較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半身幅是B/2+4=45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半胸幅是B/2+5=46厘米。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後身幅是(B+8)/4-(前後差)3/2=21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後身幅是原型身幅的/2=23厘米。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前身幅是原型的後身幅+3厘米=24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前身幅是23厘米。
2、原型的背寬、胸寬、肋幅的比較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背寬是背幅/2=17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背寬是B/6+4.5=18.2厘米。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胸寬是胸幅/2=16.5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胸寬是B/6+3=16.7厘米。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肋幅寬11.5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肋幅寬是11.1厘米。
3、原型的背長、袖深的比較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背長是37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背長是38厘米。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袖深是背長/2+1=19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袖深是B/6+7=20,7厘米。
4、原型的落肩角度、肩幅及原型胸高點位置的比較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落肩角度是43°。前落肩角度是17°;後落肩角度是26°。
文化女裝原型的落肩角度是39°。前落肩角度是20°;後落肩角度是19°。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肩幅是12.5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後肩幅是14.1厘米。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胸高點(BP)位置在頸窩下18厘米,胸高點間距離是18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胸高點在頸窩下16.7厘米,胸高點間距離是18.1厘米。
5、原型腰節線形態及腰圍量的比較
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腰節線呈圓滑的曲線狀;文化女裝原型的腰節線呈曲折線狀。登麗美原型的腰圍量是60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腰圍量是66厘米。
6、原型領寬的比較
登麗美原型的後領寬是6.8厘米,前領寬是6.6厘米。文化女裝原型的後領寬是7厘米,前領寬是6.8厘米。(圖1-1)、(圖1-2
登麗美原型與文化女裝原型的主要差異
通過分析登麗美女裝原型與文化女裝原型的型號及原型外部形態以及構成方法的差異,我們發現文化女裝原型與登麗美女裝原型在原型的應用範圍、型號劃分存在較大的差異。更為主要的發現是文化女裝原型與登麗美女裝原型在胸圍尺寸相同時其原型的放鬆度、造型能力以及適用的人體體態卻各有不相同。
1、原型的放鬆度及造型能力
文化女裝原型與登麗美原型在胸圍尺寸相同時,文化女裝原型半身幅及整身幅的製圖尺寸均比登麗美女裝原型大。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胸寬、背寬、肋幅寬及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背長、袖深製圖尺寸均比文化女裝原型的小,登麗美女裝原型的腰節線比文化女裝原型的腰節線流暢圓順。它們說明在胸圍尺寸相同時文化女裝原型的放鬆度比登麗美原型的放鬆度大、因而,在服裝的舒適程度上文化女裝原型比登麗美女裝原型好。同時也說明登麗美女裝原型在服裝造型能力及與人原型體體態的吻合程度上比文化女裝原型好。
2、原型的應用範圍及型號劃分特點
文化女裝原型的型號劃分具有相對的規律性,而且型號較多。登麗美原型的型號劃分比較複雜,同時型號較少。因而文化女裝原型的應用範圍比登麗美女裝原型的應用範圍廣泛。文化女裝原型的各個型號之間胸圍寸量最小差是4厘米,最大差是6厘米。而登麗美女裝原型的各個型號之間胸圍寸量最小差是2厘米,最大差僅是4厘米。它同時說明登麗美女裝原型在型號劃分上比文化女裝原型的型號劃分更為細膩準確,同時極具有個性化。
3、原型適用的人體體態
文化女裝原型與登麗美原型在胸圍尺寸相同時,文化女裝原型的身幅寬度、胸幅寬、背幅寬、肩幅寬度、背長及袖深尺寸量均比登麗美原型的尺寸量大,登麗美原型的落肩角度、肋幅寬度文化女裝原型大,胸圍與腰圍之間的差值比文化女裝原型的胸圍與腰圍之間的差值大、胸高點(BP)的位置比文化女裝原型的胸高點(BP)位置低。它們說明文化女裝原型與登麗美原型在適用人體體態上是存在差異的。既文化女裝原型適用的人體體態比登麗美原型適用的人體體態要豐滿。同時也說明了人體體態在相同胸圍時,因年齡或體態發育的不同所具有的體態差異性。(圖3)
登麗美女裝原型與文化女裝原型雖然在原型應用方法及構成方法上具有極為相似的一面,但是,在結構分割及適用的人體體態上卻是各有側重的。形成這一點主要原因是兩者採用了不同的原型構成方法,既文化女裝原型的構成方法是以單一胸圍量為主要設計單位的胸度式原型構成法。登麗美原型的構成方法是以胸圍量和人體各部位的實際寸量相結合的並用式原型構成法。由於兩者在結構分割及適用人體體態的側重點的不同,因此,日本登麗美原型和日本文化女裝原型的外部形態、結構分割及型號劃分也就有不同的表現。
兩者比較的目的不是對日本登麗美原型和日本文化女裝原型的優勝劣汰進行評判,而是要對兩者的結構特點有正確的理解和清醒認識,更為主要的目的是在理解和認識的基礎上能夠針對其設計的不同人體體態、服裝造型及結構特點加以區別對待和靈活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