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都知道,對於小寶寶來說最費錢的兩項大概就是吃和拉。在嬰幼兒的開銷中,奶粉和紙尿褲算得上是兩個大件。
小高家剛剛添了一個女寶寶,小高最近就常常抱怨女兒太燒錢,因為小嬰兒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吃的多拉的就多,往往是剛給她換好一片紙尿褲,還沒過幾分鐘這邊就又拉了一泡,一片新的紙尿褲就這樣報廢了。
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紙尿褲,由於製作工藝、產品質量不同,價格由低到高差的很多,便宜的一包三五十塊錢,而貴的則要一兩百塊錢。現在每家都是一個孩子,金貴的不得了,而紙尿褲又是孩子貼身的物品,家長當然不願意在這上面省幾個錢,所以大多數家長都會為寶寶選擇高端的紙尿褲,這樣算下來一片紙尿褲大概就需要4塊錢左右。幾分鐘就報銷一片,也確實有些肉痛。
但是孩子拉了尿了,又不能不換,如果只是尿液還好說,一片質量好的紙尿褲大概還能接得住兩三泡尿,如果是拉臭臭不及時為寶寶更換,污物刺激孩子的皮膚,輕則讓孩子紅屁股,重則可能會引起皮膚炎症,引起濕疹等皮膚疾病很難處理。
尤其是對新手爸媽來說,到底該啥時候給孩子換紙尿褲就是個難題了,白天還好,可到了晚上該咋辦?寶寶一晚上只用一片紙尿褲夠嗎?怕換得太頻繁影響寶寶睡眠,但是不換又怕捂得久了導致孩子紅屁屁。
其實為寶寶更換紙尿褲還是有規律可循的,今天就來教教各位新手寶媽如何合理地為寶寶更換紙尿褲,既能夠省錢又不讓寶寶受罪!
1.小寶寶要根據孩子月齡和當天奶量判斷紙尿褲的使用情況
一般來說,新生寶寶頭2~3天因為奶量較小,所以使用紙尿褲的數量則不會太大,一天用量大概在3-5片左右,出生7天左右的寶寶使用紙尿褲的數量在8-10片,而在之後一個月到兩個月之內,孩子使用紙尿褲的數量大概都會持續在8~10片,直到孩子三四個月以後,每日排便數量固定一次時紙尿褲的使用數量會逐漸減少。
2.根據紙尿褲上的變色條來判斷尿量
優質的紙尿褲外部都會有三條豎線,用來顯示紙尿褲含水量的飽和程度。所以新手媽媽們可以通過這個檢測條來判斷孩子的紙尿褲是否需要更換。當紙尿褲上的顯示條發生顏色的改變時,說明紙尿褲的含水量已經達到飽和程度,這個時候媽媽應該及時為寶寶更換紙尿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排便,即使顯示條顏色沒有發生改變,也應當及時為寶寶更換紙尿片
3.觀察紙尿褲的體積,觸摸紙尿褲內的濕度
如果紙尿褲上沒有顯示條也沒有關係,媽媽可以通過觀察紙尿褲膨脹的程度來判斷紙尿褲的使用度。如果在外觀上看紙尿褲已經開始膨脹了,說明需要為孩子及時更換紙尿褲
另外,媽媽們也可以將手指伸到紙尿褲內,感受一下紙尿褲內部的潮濕情況,如果比較悶熱潮濕,也應該及時為寶寶更換紙尿褲。
孩子紙尿褲的使用數量沒辦法統一而論,需要根據每個寶寶不同的情況而設定,原則就是讓寶寶隨時穿著乾爽舒適的紙尿褲。小月齡的寶寶排便比較頻繁,如果家長想要節省紙尿褲,也可以將柔軟乾淨的棉布襯在紙尿褲內,孩子排便後可以將棉布取出丟掉,而不會污染紙尿褲。
你還有什麼又節約又實用的小竅門可以跟大家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