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每一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

2019-07-25     525心理網

張小嫻曾經說過:「有時候,我們願意原諒一個人,並不是我們真的願意原諒他,而是我們不想失去他。不想失去他,唯有假裝原諒他。」

有些事情,即便過去很久,造成的傷害也依然在,痛可以逐漸消失,傷口也會重新長好,可是你知道,那道疤卻會永遠在那裡。

不是每一次傷害都值得被原諒,也不是每一句道歉,都值得一句沒關係。

01

不是每句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

我們這一生或多或少,都曾經有過被人傷害的經歷,或是陌生人,或是最親近的人。

有些人在傷害過你之後,卻還是一副雲淡風輕樣子,而當你真的生氣了,他卻覺得:開個玩笑都開不起,這麼較真幹嘛?

他們不是你,無法體會你的痛,也無法知道當你最脆弱的部分,被人當眾拆穿,被人毫不留情地嘲笑的時候,是什麼感受。

他們無法感同身受,只覺得你矯情。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多年的好友在工作上發生了分歧,其中一人在思量過後,還是選擇了自己的利益,出賣了朋友,那位朋友便這樣失去了這份工作,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公司再願意錄用他。

直到多年後,這個人才終於鼓起勇氣登門拜訪,他向這位朋友道歉,可對方只淡淡地說:我知道了,但我不會原諒你。

也許會有人因此指責這位朋友,不夠寬宏大度。

可是有時候,不報復就是最大的大度,不忘記則是對自己最大的保護。

不是每次傷害,都值得你去包容,不是每個人,都值得你去原諒。

02

道歉是本分,原諒不是義務

生活也是如此,不是每一次道歉都能得來一句對不起,你做錯了,向我道歉,那是你的本分,而要不要原諒是我的權利。

那些曾經因為旁人說出的話,做出的事情而受到的傷害,並不是一句對不起就能輕描淡寫地撫平。

你知道,有些傷痛,雖然疼痛的感覺已經不再,可是疤痕卻會永遠在那裡。

有人道歉並不是因為知道自己錯哪了,而是想換取自己一個心安,他又怎麼會知道,那些曾經因為他一句話而戳中的傷口,到底帶給了你怎樣的傷害。

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他的道歉,並不是想要換取對方的釋懷,而是想給自己一個解脫的理由。

朋友沒有選擇原諒,因為只有他知道,當時他所承受的輿論和白眼,是怎樣把他打到了谷底,在那段最艱難的時間裡,當事人卻沒有站出來為他辯解,而是在事情終於平靜之後,選擇用一句道歉來一帶而過。

傷害不可逆轉,過去的不可重來,誰也無法體會到當初的自己,到底有多絕望。

對不起,你的道歉太過廉價,你有道歉的選擇,而我也有不原諒的權利。

03

善良不是沒有底線

我們總說,人善被人欺。

有人選擇一昧軟弱,不敢說不,也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被人傷害不敢說,即便對方道歉了也只能唯唯諾諾地接受,想著,算了吧。

可是你的善良,並沒有讓任何人感恩,他們還會以此,認為那是你的軟弱。

無論是處世,還是感情,都是如此。

一次退讓,只會讓自己越來越被動。

那些曾經的欺辱,對於霸凌者來說無關痛癢,可有時候,小時候就帶來的陰影,幾乎會跟隨被霸凌者一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

這些影響,又豈能是一句無關痛癢的對不起就能帶過的呢。

沉默,不過是縱容,委曲求全,換來的不過是變本加厲。

那些不愛你的人,並不會感激你的寬容,也不會回報你的善意,你的溫柔和大度,應當留給配得上的人。

真正讓你變得更好的,根本不是那些人帶來的傷痛,而是你的堅強,和被傷害過後依然向前的自己。

作者:陌言:心理學研究者,百萬粉絲情感專家,用文字打開你的心扉。

原創公眾號:睡前夜聽(vyeting),等你找到我。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M89LmwB8g2yegNDUBk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