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嘍一下大股東或實控人占用資金的花樣吧

2019-07-26     a股工兵營

文/A股工兵營 上市公司資訊 壹曲財經

輔仁藥業6000萬現金分紅的爽約,直接把這家公司爆雷了。

17億資金的紙上富貴瞬間被打回原形,原來貨幣資金僅有1.27億,而且1.24億還是受限,300萬自由資金撬起了17億的資本帝國,這是千倍槓桿吧?

具體什麼原因還沒有搞清楚,但股民已連遭兩個跌停了。

17億打了水漂麼?比它多出數倍10倍的也不鮮見啊。

今年1月,帳面有150億元現金的*ST康得,無力兌付 15 億元到期債券。

4月底,ST康美又將近300億元資金憑空抹掉,也不罕見。

投資者的錢,到處暴露在敞開的風險里。識別它們的難度越來越大......

市場分析,早在2006年11月,證監會就曾專門發文,要求清理大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時隔十餘年,大股東違規占用的情形非但沒有消失,反而再次捲土重來,金額也愈發巨大。

也算是A股的另類成績吧,只是監管每做總結的時候,或者大而化之,或者一筆帶過。

但對投資者來說,就是賭上了身家性命;投資就是學習,沒有止境地學習,

或者耐住寂寞,乾脆不做;賭,對於小散來講,是沒有好下場的,早晚被割了韭菜。

於是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各種花樣,就成了投資者不得不學習的反而教材。

這些手段大約有6個。

第一是直接占用上市公司的資金。4月29日,長期受到質疑的ST康美,突然進行「會計差錯」調整,將2017年末的貨幣資金餘額從341.5億元調減至42.017億元,近300億元資金被憑空「抹掉」。證監會5月17日通報的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消失的資金中,近89億元以其他預付款的形式流向了關聯方,資金被用於買賣ST康美股票。

作為*ST康得的大股東,康得集團僅通過下屬公司的銀行帳戶統一管理的形式,就在2014 年至2018年將金額65.23 億元、58.37 億元、76.72 億元、171.5 億元、159.31 億元的上市公司體系資金,歸集到集團帳戶。

第二,違規擔保花樣繁多。直接占用的同時,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東,還在未經上市公司決策或履行決策卻不披露的情況下,以上市公司名義為其提供擔保,金額往往多達數十億元。

*ST剛泰(600687.SH)的違規擔保金額非常巨大。5月9月公告顯示,2016年11月至 2018年6月,在未履行相應決策、信披的情況下,公司為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等借款擔保,擔保本金合計達42.77億元。從事後披露來看,相當數量的違規擔保,都是由大股東主導進行,且事後隱匿不報。ST新光就在公告中稱,其控股股東及其關聯人,在未履行審批決策程序的情況下,在擔保函、保證合同等上加蓋了該公司公章,導致公司違規擔保。*ST康得就是如此。除了以資金歸集名義形成的占用,公司也存在違規擔保的情形。

此外還包括關聯交易隱蔽化;併購、投資大抽血;理財投資新變種;過度分紅導致失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84cLmwB8g2yegNDCOo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