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影評》:寫出專業的影評,你需要的超級指南書

2019-12-11     丁明念響

蒂莫西·J·科里根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英文系教授、電影學研究主任。在電影教育領域貢獻卓越,著作頗豐,他的著作有《新德國電影:流離失所的影響》《維爾納·赫爾措格的電影:在幻象與歷史之間》《電影與文學:介紹與閱讀》《電影理論中的批評視野》,這一次給各位推薦的則是他的另一本暢銷書《如何寫影評》,目前已經更新到第8版。

牛頓說:假如我能比別人嘹望得略微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同樣想要無師自通的寫影評也沒問題,但是要寫出專業優秀的影評就需要一定的指導,此書無論對於初寫影評或是影評人來說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寫作指南,也是想站得更高的人需要藉助的巨人們的肩膀之一。

開篇作者說道:看電影、理解電影是我們觀影的樂趣之一,評寫和解釋應該是另一種激動的享受。

想要享受寫影評帶來的樂趣很容易,只要會讀會看有所想,基本都能下筆了,如果把寫影評比喻建造一座大廈的話,隨便寫寫可能只是造一座普通的還四處漏風的房子,寫出專業優秀的影評則是建造一座堅固的大廈,如何建造一個宏偉的大廈則需要一點準備,那就從這本《如何寫影評》開始吧。


建造大廈前的準備:為什麼要寫

1911年,喬托·卡努杜發表了名為《第七藝術宣言》的著名論著,第一次宣稱電影是一種藝術,是一種綜合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和舞蹈這六種藝術的"第七藝術"。

如今第七藝術已經和我們的生活水乳交融,以至於我們很少認真思考電影本身,更別說去寫電影影評了,所以書中提出一個至今仍困擾著電影系學生的問題:我們都懂電影,但是我們該怎樣闡釋電影呢?

本書給出了為什麼要寫影評的解釋,電影是一種娛樂性的享受,這種享受更多的是屬於情感或是智性上共鳴帶來的樂趣,因此我們應該以多種方式來享受它,包括享受思考、闡釋和書寫觀景經驗的樂趣。

如果說,看電影、理解電影是我們觀影的樂趣之一,評寫和解釋應當是另一種令人激動的享受。

所以最終寫影評可以幫助你達到主要以下目標:

  • 自己觀影感受有更深的理解。
  • 以你喜歡或不喜歡某部電影的原因來說服他人。
  • 向讀者解釋或介紹他們也許並不了解的一部電影的相關知識等
  • 對比兩部電影來達到更深地理解電影的目的
  • 將一部電影與其他文化領域相聯繫,以闡明一種文化和根植於這種文化的電影。

最終,當我們選擇其中一種目標時,可能就在完成一部或是放映報告、或是電影評論,也或者是純粹的理論文章、批評文章,雖然評寫電影是複雜的,同時也是激動人心和令人受益匪淺。


建造大廈的基石:想、看、寫

評寫電影的會遇到難題,正如書中指出的,你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角度來分析和評寫?故事?表演?剪輯?

在觀看一部電影前就可以帶著問題去看,如看《羅馬假日》前,通過簡介我們知道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但是其中愛情是如何表達的,愛情是關乎於階層還是可以穿透一切世俗的局限,另外為什麼這部電影的愛情如此感人?而有些電影中的愛情可能令人乏味等等。

電影作為藝術表達方式,並不總是局限於某一個主題,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一個看完一部電影和他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還有人生觀形成某種共鳴的時候,那麼對於電影的理解就會不一樣了。

所以這本書把想、看、寫放在本書總體結構的最前面,帶著問題去看電影,然後下筆時有所指導。如同作者說的:腦子裡預備著這些問題將會使你的分析更加犀利。

當電影一旦開演了,那我們就開始了與電影的一場無聲的對話,在與電影的交談中,就會慢慢積累所思所想,最終因為想和看,當看的影片越來越多時,你對相似性和差異的敏感度越來越強,你就愈能迅速地提出正確的問題。如書中的兩個指導性問題原則:

  • 注意電影中的哪些元素使你產生了陌生或困惑的感覺。
  • 注意哪些元素一直在重複強調某一觀點。


如看《重慶森林》時,在林青霞與印度人火併及逃跑的時候,呈現出一片模糊的殘影狀態,根本看不清其中具體的細節,導演在處理這些鏡頭的時候完全可以拍攝清楚,那麼為什麼要這樣處理?每一個人都可以針對這樣的鏡頭作出自己的解釋。

《美國往事》中,黛博拉對著麵條未入獄前及出來後說了說了同樣一句很有深意的話:快去吧,你媽在叫你了。就我個人理解這是黛博拉對於麵條的一種無聲諷刺,面條目前的狀況都是他自己選擇的結果,麵條一直在情義和愛情之間,選擇了前者,最終和黛博拉擦肩而過。


也許看一部電影時帶著的問題並不多,但是隨著看的過程中,則能慢慢梳理出來一些問題及看法,然後動筆寫出來,當然為了能夠寫得更好,作者在書中是建議要學會記筆記,而且一部電影也許需要重複看才能真正把其中最精華的地方記錄下來。

最終,當你記完筆記,一篇文章的雛形和大概方向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建造影評大廈的基礎就在於筆記的細節當中。


建造大廈的骨架:了解電影語言

想了,也看電影,並且記了筆記,開始寫文章了,是不是就足夠了呢?

作者認為還不行,因為每一門學科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詞彙,電影也一樣,熟悉電影的詞彙將會使你的觀影過程更加準確,也有於更快的形成自己的理解。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如你要設計一款軟體或系統,那一定要了解這個軟體或系統背後的體系,比如系統的流程是如何構建的,使用了哪種語言來設計等等,如果你是甲方需要同乙方溝通,也得要有一個互相了解的溝通平台和語言體系中交流,也可以稱之為術語了。

如談到電影的敘事結構來說,可以被分為以下的部分:

  • 故事是所有呈現給我們的事件或我們可以推斷出的事件。
  • 情節是以某種形式或結構對一系列事件的安排或建構。
  • 敘事是指根據某個特定情感的、身體的,或智力的觀點來組織情節的視角。

《卡薩布蘭卡》就是古典的敘事風格,由一個中心人物推動劇情發展,講述的是一個令人傷心的愛情故事:劇中伊爾莎和里克為了國家而犧牲了他們之間純真的愛情。

其他的電影語言諸如電影的場面調度和現實主義的關聯,構圖和影像之間又是如何相關的,還有導演使用什麼樣的景框、鏡頭,如何進行剪輯的連續性表達等等。

這些電影的語言就是建造一座大廈的骨架,它是內生於專業的影評當中的,通過了解這些電影語言可以讓我們了解導演試圖表達的意義所在。

如《倚天屠龍記》中如何展示女性的魅力,導演通過張無忌的眼看到的趙敏的回頭,留下了史上經典的畫面,所以有人說:那個一身白衣,騎著白馬的趙敏的回眸,讓我記了她好多好多年。

大廈的裝修:評寫電影的方法和風格

有大量觀看電影的體驗,還記下許多筆記,並且寫了許多的文章,那有沒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來組織語言呢?

如同電影也分各種類型如恐怖片、喜劇片、劇情片、動作片一樣,寫影評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書中共羅列了幾種主要的方法:

  • 電影史:專注於電影史的歷史方法,通過電影史的角度來評寫電影;
  • 民族電影:從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角度來討論電影的方法;
  • 類型:根據形式和內容的模型對電影進行分類,然後評述電影;
  • 作者論:通過導演或片中的主要人物,如明星相聯繫,來定義和檢視一部電影;
  • 形式主義的種類:關於一部電影的風格和結構的評論,和電影主題一討論;
  • 意識形態:一部電影是基於什麼樣的意識形態來表達的。

以上的各種方法在電影評論過程中並不是單一的,可能一篇電影評論是其中的雜合體,那就要看作者如何選擇自己的角度來闡釋了,當把方法確認下來之後,我們大廈最重要的裝修後半程則是寫作風格與結構了。

如是是否要寫作大綱的說法,有的人認為大綱會讓自己受限制,而有的人認為有一個大綱非常必要,這就是各人對於寫作風格的把握了。

本書的作者是推薦使用大綱,在他看來,任何形式的大綱都是你發展出更加複雜想法的基石。至於在寫作過程中,如何用詞準備、注意內涵和外延的區別,還是段落之間的條理性等等,這些都是個人風格不斷磨練的結果。

由於本書只是一本指導性的圖書,所以寫作風格倒不是其中重點要表達的,任何一本類似的寫作指導書都可以勝任,如創意寫作書系等。這些圖書對於寫作更加具有指導意義了。


讀完本書,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有時我們並不缺少能力和信心,而是缺少在前進的路上一個指路明燈,此書雖然很薄,和《世界電影史》及《認識電影》相比實在太瘦弱了,但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指南書,也許讀此並不能寫出優秀並專業的影評,但是,對於愛好電影並想寫影評,不管出於娛樂還是智識上的娛樂,我相信這一本書應該值得再三閱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K2q18m4BMH2_cNUgIDI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