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病例回顧 -
病情描述:
您好,想確認一下自己是否是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玫瑰痤瘡。一年長不了幾顆痘,不易過敏,就是細看老是覺得膚色不均,有紅斑,有斑,不知道是曬斑還是雀斑,兩頰毛孔比較大,汗毛重,還想問,我這樣的皮膚可以去刷酸嗎?收縮毛孔要做什麼?
希望得到的幫助:
希望能確認是否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玫瑰痤瘡,是否可以刷酸?
病例照片:
貳
-醫生作答 -
目前信息還不能診斷玫瑰痤瘡。
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應該有面部反覆潮紅、灼熱並發展成持久性紅斑,皮膚敏感對許多理化因素都不耐受。
目前護膚品使用情況怎麼樣,如果護膚不當時間長了也會引起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或玫瑰痤瘡。鼻翼等處發紅可以是脂溢性皮炎表現。
兩側顴頰部點狀褐色斑點以雀斑常見,可以通過調Q雷射或光子去除。
月經等正常嗎,汗毛重毛孔大可以檢查一下性激素。
強脈衝光(光子)對淺表色斑、毛孔粗、紅血絲都會有所改善,如果皮膚不太敏感也可以結合果酸,會進一步提亮及均勻膚色,當然水楊酸煥膚也可以,具體要根據個人情況。
做好保濕防曬等基礎護膚是基礎,清潔不要過度,在此基礎上用一些抗氧化產品對改善色斑、減少細紋有幫助。
請參考面部的那些皮炎
請參考《斑有很多種,治療大不同》
請參考水楊酸和果酸煥膚
請參考 修復皮膚屏障,遠離皮膚疾病
請參考《抗氧化=抗衰老?》
叄
- 醫生心得 -
老土的酒渣鼻華麗轉身為Rosacea,玫瑰痤瘡就像這名字般特別紅火,通過網際網路爆炸式傳播,更是讓許多人對號入座。
一方面由於既往對該病認識不足,存在不少漏診情況,而過度護膚及其他內外因素影響,的確讓玫瑰痤瘡近年來發病率節節攀高。
另外一方面也有許多被冤枉的,好像只要臉上有點紅有點不爽,都會先扣上玫瑰痤瘡的帽子。
其實任何疾病都有一定診斷標準,而且隨著深入研究在不斷完善中。
玫瑰痤瘡可以有皮膚敏感表現,但並非所有皮膚敏感都是玫瑰痤瘡,也不是有面部紅斑或膚色不均就套上玫瑰痤瘡的帽子。
玫瑰痤瘡分為四型,其中最常見且往往最早出現的是紅斑毛細血管擴張型。開始表現為陣發性潮紅,且潮紅明顯受溫度、情緒及紫外線等因素影響,漸漸形成持久性紅斑,尤其是面中部和顴骨等突出部位。這些典型表現是必備條件。
另外還有灼熱、刺痛、乾燥或瘙癢等皮膚敏感症狀;面頰或口周或鼻部毛細血管擴張……等幾條次要條件。
必備條件加1條及以上次要條件可考慮為玫瑰痤瘡。
因為許多其他因素可以引起皮膚屏障受損,從而導致陣發性潮紅或持久性紅斑,如口服異維A酸或化學換膚或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所以需要詳細詢問既往治療和護膚品使用情況,排除這些因素後再綜合判斷,而非一看到臉紅或自覺皮膚敏感就診斷玫瑰痤瘡。要知道害羞也會臉紅,辣椒吃多了或酒喝多了都可以紅彤彤很不可愛。
隨意的診斷有可能引起治療不當或過度治療,也會加重心理負擔,許多敏感肌本身就伴有敏感心,一想到「慢性復發性炎症性皮膚病」,總是讓人心情難以舒暢,無論是玫瑰痤瘡、銀屑病還是特應性皮炎。
還是要強調一下這個嚴重問題:
國人往往不重視診斷,
只盲目追求「根治」和速效。
就像貌似簡單的色斑,其實有雀斑、咖啡斑等表皮斑,太田痣、顴部褐青色痣等真皮斑很多種類,不同的斑有不同的治療方案,而不是隨便用某款雷射亂打一氣。
門診上許多患者不能提供完整客觀的病史,也懶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可能的誘因,反反覆復嘮叨一些對診斷沒有幫助的話,在自己的主觀世界中難以自拔,把所有疾病簡單怪罪於吃了不該吃的東西,或缺了什麼東西,而「毒氣」、「濕氣」、「免疫不好」「內分泌」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可以和所有病捆綁在一起,只要敢吹能忽悠,就能成為通過排毒、強免疫而包治百病的神醫。
所以玫瑰痤瘡還是會有好轉的時候,而智商稅是永遠交不完的。
避免浮躁,讓醫學回歸本質。
無論是玫瑰痤瘡或其他面部皮膚病,
都需要做好保濕、防曬等基礎護膚,避免過度折騰。
讓rose
在心裡,而不是臉上!
END
朱敏剛
皮膚科主任醫師、浙江省醫療美容主診醫師、2016年浙江省優秀皮膚科醫師。從事皮膚性病專業2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除熟練掌握皮膚科常見病診療外,近年來對過敏性皮膚病和影響美容的面部皮膚病進行了重點關注和實踐探索。專家門診時間:嘉善一院周二上午(過敏性皮膚病),周四下午(美容皮膚科)
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我會用我的專業知識盡力幫助您。科學護膚、合理用藥,讓我們一起用耐心、信任來促進健康、呵護美麗!
愛好:旅遊、隨手拍和一切美好的事物!更多護膚科普,
」護膚在西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