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誰都需要愛情,公交車司機也有自己的愛情,只是有點獨特但不失溫馨!
她22歲就嫁給了他。年長她4歲的他,一直給她溫暖與呵護,生活平淡而幸福。沒想到有了孩子之後,他們的生活開始彼此交錯,用她的話說:「我們倆如同太陽追逐月亮一樣。」
他和她是那座城市裡的公交駕駛員。工作緊張、枯燥,極少有休假。為了方便照顧孩子,他們決定錯開上下班的時間——他從早上6點到下午1點半,她則從下午l點半一直到晚上10點。
微信、QQ,這些現代人必不可少的溝通方式,於他們是沒有實際價值的。因為方向盤關係著乘客的性命,所以連用手機打電話都成了奢侈。
去年年底,一位同行司機因為在工作時間打電話,連人帶車撞到了路邊的樹上。自此,他們索性上班時不再帶手機。
那天下午,他剛剛到家準備開門,抬眼瞬間看到門上貼著一張紙條。娟秀的字體,一看就知道出自她的手,「孩子他爸」,溫馨親切的稱呼,讓他在面對大半天熙攘的乘客和冰冷的公交車之後頓覺溫暖。她寫道:「孩子晨起有些發燒,打過針後送去幼兒園了,你下午早點兒去接……」
接到兒子,他還沉浸在那張紙條的溫暖之中。數年來,因為早出晚歸和日常家務的消磨,他們極少有夫妻之間的軟語呢喃,往往是她半夜下班回來。他為趕早班早已熟睡。這張小紙條的出現,喚起了他沉睡已久的情愫……當晚,她疲憊不堪地踏進家門時,他笑臉相迎,將熱氣騰騰的雞蛋羹端上桌子。
雖是一張紙條帶來的慰藉,卻讓他們第二天倍感神清氣爽,平日裡無數次路過的城市風景,陡然變得鮮活。
自此,一張張簡潔溫馨的紙條在他們之間傳遞。她把生活中的瑣碎繁複和對他細膩深沉的愛,用一張張小紙條來承載:「孩子他爸,我幫你買了一雙拖鞋,試穿一下合不合腳……」
「過春節了,我給爸媽買了年貨,你要記著寄回家。」「親愛的孩子他爸,今天咱們的兒子學會跳繩了……」落款永遠是他心中時時牽掛的「惠芬」。
而他則回饋給她時時的叮囑和浪漫的驚喜:「惠芬,昨晚你幫孩子輔導功課很晚了,今天上班一定要注意安全……青新。」「惠芬,過年時,咱們和工友換個班,帶兒子去廣場看燈吧。談戀愛時的感覺,我現在還記憶猶新……青新。」
一年的冬天,她如往常一樣上班,駕駛著公交車剛剛出站,一位中年女乘客突然大喊:「快停車,過站了,我要下車!」
按照規定,車啟動之後,出於安全是不能隨意停下的。她沒有理會,繼續開車。女乘客氣急敗壞地衝到她跟前,一把抓住方向盤,使勁往左側拖拽。公交車霎時逼近了快車道,險些和後面的轎年相撞,她大喝一聲:「快放手!」同時牢牢地護住方向盤,緊急踩了剎車。她渾身冷汗直冒,幾近虛脫。
回家後,看著早已熟睡的丈夫,她忍不住寫了一張紙條:「孩子他爸,今天一位乘客蠻不講理,罵了我,還搶奪方向盤,差點兒出車禍,我好委屈、好害怕。」
第二天晚上,她駕駛著末班車剛進站,遠遠地就看見他與兒子站在寒風中等她,兒子上前挽著她的手說:「爸爸做了好多好吃的東西,就等媽媽回來吃呢。」她看見路燈下的他,矢口不提她遭遇的委屈與不快,但眼神中的憐惜與關切一覽無餘。家中的兩個男人都為她打氣,讓她淚濕眼眶,心中的委屈一散而盡。
回家後,她看到了他留下的紙條:「惠芬,你受委屈了,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別和那種人計較太多,我們要對生活寬容,享受屬於我們的快樂時光。」
結婚紀念日那天,他依舊在崗位上工作,卻分秒不差地託人給她送花,裡面有他寫給她的紙條:「惠芬,你和15年前一樣美麗可愛。」她熱淚盈眶的同時,寫下:「老公,感謝你這些年的風雨相伴,讓我們相愛到恆久。」這是一對平凡的夫妻。
時至今日,承載他們生活點滴和浪漫愛情的紙條足足有1500多張。細心的她按照時間順序把紙條一一鋪平,收集起來,裝滿了4個盒子。
在充斥著電子郵件、微信和QQ的今天,她望著他們寫下的紙條,內心溫暖。她想,年老的時候,一定要把這些紙條拿出來和丈夫慢慢看,慢慢回憶,追尋那獨屬於他們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