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小錢(未經本人授權,禁止在其他平台轉載)
大盤在三千點上下來來回回,已經不知道出現多少次了。今大A又泄了一把,有投資者就開始問要不要增加一次定投啊?
其實周一剛開盤大家看著跌了,就有人想趁著跌了多買入一次,一周過去了,整個市場其實沒怎麼變化。
太過於關注日線就會被股市漲跌困擾,有時候把月線或周線拿出來看看,股市並沒有太多變化,日線就像心電圖,眼看就要不行啦,當然看的人會很激動。
今天醫藥板塊跌的挺嚴重的,也有人想要加倉醫藥
人的記憶是很短暫的,為啥這麼說呢?醫藥其實剛跌了一點,離低估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現在就想買入就好比:看上了一隻股票,想以4元的價格買入,不過現在股價是5元,所以要等等,股價從5元開始一路上漲,一直漲到了10元都沒有買。然後股價出現了下跌,一下跌到了9元,這個時候就開始買入了。
一次跌10%感覺上跌了很多,但是離最開始的預期價位還差的很遠呢,也比5元的時候貴的多。
當我們盯著K線看的時候,就會犯這種錯誤,明明還很貴,卻因為一個大調整匆忙入場,結果再來一個大跌,就會割肉出局。
淡定點,低估的定投就好,每天的漲跌無所謂的。
增量資金定投,那存量資金是否可以尋找便宜的機會再買入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認為尋找合適的機會再買入,這樣才能降低成本。其實這是不對的,定投的目的不是為了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只是定投的附屬品。
假如存量資金能夠找到合適的機會,那定投的資金也應該按照合適的機會買入才是最優的方案。對不對?
如果把所有資金都按照增量資金那樣尋找到合適機會才買入,這樣踏空的風險就會非常大,怎麼辦?還得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定投,一部分擇機。
其實這樣也是不對,假如有踏空風險,那麼市場就是一直上漲的,這個時候擇時的那部分資金是沒辦法買進去的,相當於有一部分還是踏空了,不如全部定投的方案更好。
不管怎麼樣,很難提前選出哪個是最優的方案。很難選出的情況下,我認為還是全部定投更好一些。
很多時候我們計劃的都非常好,但是事實卻總會和計劃反著來,這時候為了優化計劃就會不斷更改計劃,然後就沒有計劃了。
按計劃定投就好,要是會繼續下跌以後少不了可以便宜買的機會,要是就跌這一下就反彈上去了,其實多買這一次對整體收益影響也微乎其微,定投還是按照計劃慢慢來,不要踏錯節奏。
總結:市場每日都有可能會出現比較大的漲跌幅,具體哪天漲哪天跌真的不好判斷,我們不能追著每天的漲跌制定今天是否需要買入的計劃。
長期來看市場漲跌並沒有那麼大,今天的點位和三個月以前的沒有多少變化,我們只要在這個區間堅持定投了,就能得到一個相對低的成本,不必太在意每日的漲跌。
都看到這了,還不關注一下嗎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有用,幫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會感謝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