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陽:「脫貧之星」奔上致富路

2020-04-22   瞰亳州

「我家二畝半苔干成熟了,加工曬乾後就可以賣了。」4月18日,渦陽縣義門鎮民族村村民馬洪傑一邊收割加工苔干,一邊對前來走訪的駐村工作隊長袁之領說。

多年前,馬洪傑家還是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過幫扶和自身努力,2017年底順利脫貧。「脫貧不脫志,如今馬洪傑發展種養產業,勤奮努力,踏實肯干,現已奔上致富路。去年他還被鎮里評為『脫貧之星』。」袁之領說,以前馬洪傑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無法勞動,子女均在校就讀,年邁的母親患有殘疾。僅靠妻子辛苦勞作,負擔整個家庭。

馬洪傑自定為貧困戶以來,扶貧幹部經常入戶,為他家送政策、送技術、送產業、送溫暖,常年給其全家提供醫療、教育幫扶。「雖說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我也不能有等靠要的依賴思想,要帶領全家人一起努力致富。」馬洪傑說,隨著健康醫療的享受,他的疾病逐漸好轉,能下地干力所能及的活。

義門鎮是著名的苔干之鄉,多年來,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加工苔干技術。苔干常年市場銷售好,經濟效益高,已成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綠色產業。「我每年引進種植優質苔干,春秋兩季苔干能收入一萬塊錢,加上林下養殖和特色種養補貼,還有妻子外出打工的工資,全年收入喜人。」馬洪傑說,有了穩定收入,不僅家庭生活質量提升了,他還新建了樓房。

脫貧幹勁足,這幾年,馬洪傑利用優惠政策,開始發展林下養雞。最多的時候馬洪傑一次養雞1000多隻,收入可觀。「由於受疫情影響,暫時還沒有購買雞苗,再過幾天就去市場看雞苗。」馬洪傑說,林下養雞生長快,品質好,不愁銷,養雞一年可養三茬,收入源源不斷。「這幾年養羊也可以,效益高收入穩,我也想養羊,已經和養殖大戶聯繫好了,有好的品種羊給我送來。」馬洪傑說,當上「脫貧之星」就要積極干、示範干。

義門鎮民族村是一個貧困村,經過多年駐村幫扶,2017年該村從貧困村出列,餘下的5戶9人今年將全部脫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要下大力氣抓脫貧、防返貧、不致貧,圍繞特殊人群上措施,扶貧扶志扶智,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不返貧,湧現出如馬洪傑一樣更多的脫貧之星。」袁之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