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一直都是厚積薄發企業的典範之一,從自研交換機到造晶片,從做手機到鴻蒙系統,無不是如此,等行業感覺到它的存在時,其實它已經成了巨頭。
華為
近日,華為又註冊一家公司,即華為雲計算技術有限公司。按照華為以往的慣例,這顯然不是向大家宣布進軍雲計算產業,實際上,根據IDC發布的2019上半年數據,華為雲已經是中國雲計算排前五的廠商。但從份額來看,華為與騰訊、亞馬遜、電信都比較接近,同處於第二梯隊,只有阿里巴巴一枝獨秀,獨自占據了超過40%的份額。
這次把雲業務單獨成立公司,可能意味著華為正式挑戰阿里雲的統治地位。華為雲目前的規模還很小,由於華為沒有單獨發布雲業務的業績,我們只能根據IDC的數據做個測算。2019年一季度華為的市場份額為5.2%,而一季度中國而公有雲整體規模為24.6億美元,照此計算,華為一季度規模大約9個億,而阿里雲則有74億。差距有點大,不過華為本身就比阿里巴巴晚了好幾年,公開的資料顯示,華為雲創立於2011年,但直到2017年才成為華為內部的一個業務單元,正式對外提供公有雲服務。但華為的增長勢頭很猛,2017年的時候,在IDC的數據報告里華為雲只是屬於others中的一員,而僅僅2年的時間,華為就從others升級成為如今的中國第五大雲計算廠商。華為雲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一季度同比增長了300%,而2019年6月份則同比增長了550%,華為可以說是後來居上。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雲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2018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為963億,同時《白皮書》預測,到2023年,我國雲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這還只是基於60%的政府和企業上雲率做的測算。
瞄準這3000億,應該是華為的第一目標,不過,華為的目光從來都不僅僅局限於國內,正如其在通信市場橫掃全世界一樣。而在全球,雲計算的市場規模則是一個天文數字,據Gartner統計,2018年全球公有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1363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2700億美元。但與國內不同的是,在廣闊的全球市場上,競爭對手將變成亞馬遜、谷歌、微軟、IBM等國際巨頭,就目前來說,差距還太大,公開的數據顯示,亞馬遜2019年二季度的雲服務營收就達到84億美元。
遇強則強的華為,曾經華為和愛立信、諾基亞的差距也曾讓人笑話,未來雲計算的格局是否會被顛覆,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p5oD28BMH2_cNUg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