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獎勵扶植 破解人才引留難題
長治市出台《柔性引才支持獎勵辦法(試行)》
1 發布會現場
10月10日上午,長治市政府新聞辦召開長治市出台《柔性引才支持獎勵辦法(試行)》新聞發布會。市委人才辦主任張學良,市財政局副局長吳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處級幹部葉菁,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調研員李占青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與會媒體
《辦法》圍繞「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理念,堅持「政府引導、市場調節、單位自主、績效激勵」的原則,創新引才方式、拓寬引才渠道,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主要呈現出引才方式靈活、鼓勵在市外建立研發機構、評審方式更專業三個特點。
長治市委人才辦主任張學良回答記者問
長治市財政局副局長吳興回答記者問
「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在「柔性引才」上做文章
近年來,長治市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不斷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優化人才發展環境,提高人才服務水平,吸引了一大批人才落戶長治、創業長治,營造了人才集聚、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但受限於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端人才引進難、留用難日益凸顯。同時,長治作為資源型老工業基地轉型試點,經濟社會發展亟需大量有效的人才科技服務。為能夠解決好這些問題,長治市結合自身實際找差距,本著「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則,創新實施「顧問指導、短期兼職、結對幫扶、項目合作、聯合攻關」等多渠道柔性引才方式,鼓勵企事業單位靈活開展柔性引才工作。
《辦法》規定,柔性引才扶持獎勵,以項目為主體,按照業績成果優先原則,以取得的實際成效為主要衡量標準,按照引才方式、人才類別,分層次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扶持。
長治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處級幹部葉菁回答記者提問
長治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調研員李占青回答記者問
「以用為本、支持研發」,在打造「人才飛地」上謀突破
長治市屬內陸中小城市,區位優勢不明顯,產業結構相對單一,人才發展平台有限,企業研發水平相對較弱,已成為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有效緩解本地高端研發人才短缺,企業創新和攻關能力不足等問題。長治市鼓勵企業到市域外經濟發達、技術先進、人才聚集等地區,建立隸屬於本企業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就地吸納科技創新人才和高端技術資源,拓寬引才思路,打造「人才飛地」,助推企業創新高質量發展。
《辦法》規定,企業在外設立研發機構,開展研發工作,給予建站單位最高100萬元的建站支持;實現成果轉化的,最高給予100萬元轉化扶持獎勵資金。特別是明確研發機構全職引進的人才,比照享受長治市現有人才引進政策,對開展柔性引才工作企事業單位,也享受相應支持獎勵政策。
記者提問
「簡便有效、務實管用」,在「引才評價」上求創新
針對以往人才評定評價分類不明確,開放評價、長效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的現狀,長治市採取由行業主管部門聘請相關行業領域具有評定資格的權威專家學者組建「評審認定委員會」的辦法,通過「一事一議」,實行「一企一策、一人一評」,真正達到柔性引才精準、專業、便捷。
《辦法》規定,柔性引才評審程序分為組織申報、初步評審、專業評審、會議議定、政策兌現五個環節,評審認定委員會結合項目可行性、發展前景、人才潛力等,對申報項目進行評審認定,並提出擬資助項目及資助金額的建議,確保評審工作精細化、專業化,達到精準引才的目的。
記者 丨 江瑛 焦穎媛 王力立
編輯 丨 秦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