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園區|遼寧營口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2019-10-31     中經雲端

[中經雲端·園區頭條]

1·遼寧營口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據中國新聞網消息,2019年10月28日正式開園的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52個項目投入運營。營口市長許桂清說,營口既有「一帶一路」和沿海經濟帶兩大國家戰略的「加成」,也有自貿區、綜保區以及港口等重大資源平台的支撐;既有東北地區民營經濟改革示範市、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等眾多試點的引領,也有中國(區域)最具投資營商價值城市的「光環」。今天的營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需要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當天開園的營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位於站前區的原營口市「老三館」,即營口市圖書館、檔案館、科技館遷出後的閒置樓宇。這個曾經的營口文化地標,正成為營口平台經濟的新地標。產業園一樓的人才勞動力市場,20個實體招聘席位並不算多,「硬核」卻來自千萬量級用戶的大數據平台,通過手機APP就能實現當天招聘、當天入職的精準對接。二三樓的BPO產業基地正承接多家大型網際網路平台的呼入呼出、數據處理審核等流程外包業務,鍵盤敲擊聲不絕於耳,5000個坐席集聚了7000個大專以上學歷人才。產業園方面稱,八層樓的產業園,年底前入駐企業將達到60家,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稅收6000萬元;預計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60億元、稅收5億元」——「百億樓宇」的預期指日可待。

2·山西綜改示範區晉中開發區搭建高科技企業發展新平台

據山西日報消息,2019年以來,示範區晉中開發區充分發揮園區企業的集聚集約優勢、示範帶動效應,堅持轉型為綱、項目為王,從招商環節就不斷加強產業轉型,著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進一步增強發展動能、企業活力,為開發區高質量轉型發展開拓新局面。技術創新離不開企業的自覺探索,也離不開好的政策扶持。示範區晉中開發區不斷為轄區內的企業發展加強政策配套,從創新主體培育到創新項目研發等各個方面,都給予全面支持。示範區晉中開發區科技服務中心主任邊玉林介紹:「開發區2018年投入科技發展資金3000萬元,主要用於孵化器的房租補貼和科技項目的扶持,其中,科技項目2018年立項17個項目,扶持金額766萬元,專利補貼達10萬餘元。」

[中經雲端·國家級園區]

1·昆明經濟開發區:融媒體中心揭牌

據云南日報消息,日前,雲南首個開發區融媒體中心——昆明經開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揭牌,「昆明經開」融媒App也同步上線運行。昆明經開區融媒體中心通過機制體制創新提升新聞生產能力,充分運用新興信息技術拓展服務功能和信息匯聚,探索昆明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開發區模式。上線儀式上,「昆明經開」融媒App和「經開之窗」有線電視門戶平台的服務功能尤為亮眼。在轄區的市民群眾,打開電視就能進入「經開之窗」有線電視門戶平台,不僅可以收看電視新聞節目,走進經開、新聞中心、經開映像、招商引資、經開黨建、民生服務6個子菜單依次展開,讓電視螢幕也成為了一塊互動屏。當天,AI虛擬主播「小明」也正式亮相。該中心負責人表示,AI虛擬主播「小明」的誕生,是昆明經開區引入AI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融媒體中心建設中創新融合的一次嘗試。

2·長沙經濟開發區:優化營商環境

據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消息,2019年10月16日(星期三)下午,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星沙實驗學校項目簽約儀式在長沙經開區管委會舉行。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長沙經開區管委會、長沙縣人民政府三方簽訂《長沙縣人民政府、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產學研合作辦學協議書》,這既是區縣推動教育提質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成果,更是發揮三方優勢、推動共贏發展的歷史新起點。湖南第一師範學院童小嬌、江正雲、何文、歐立新、鄧劍、章醇,區工管委領導張慶紅、賀代貴、常利民、袁釗,縣領導白玉、彭正球出席簽約儀式。近年來,長沙經開區圍繞「兩個率先」發展目標,」紮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年」「營商環境優化年」「騰籠換鳥突破年」,將營商環境的優化作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通過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配套,切實增強企業滿意度與員工幸福指數,著力打造宜居宜業配套環境、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3·瀋陽高新區培育新動能 重磅推出「產業促進政策20條」

據瀋陽日報消息,瀋陽高新區「產業促進政策20條」系統性、針對性強,含金量高,在支持方式上靈活多樣,具有系統性、覆蓋面、易操作性等特點,既適應新形勢下全面推動創新發展的新要求,又形成了以下五個方面的突破:一、瀋陽高新區是東北第一個構建「1+N」政策體系的高新區,在全國也能處於領先地位;二、瀋陽高新區政策體系是東北最全面的促進產業發展政策,涵蓋存量企業提升、招商引資、創新創業生態營造、國際化促進和人才集聚等5個方面61項支持條款;三、瀋陽高新區政策是東北最方便使用的政策,各類主體只需一個政策文本就可了解、指導申報瀋陽高新區所有政策,此項政策在全國也具有一定的領先性;四、瀋陽高新區政策條款支持對象和支持方式與時俱進、與全國最前沿的做法基本接軌,領先於東北其他高新區。例如,助力產業共同體探索的大企業平台化支持、瞪羚獨角獸企業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支持、場景開發支持等條款。五、「1+N」政策體系,在立足瀋陽高新區「7+8」個部門以及高新區主要領導分管的行政區4個部門重點工作的基礎上略有突破,此舉旨在確保政策易落地、能執行,突破主要為確保政策的前瞻性,實現政策對工作的引領,由政策創新推動工作創新。

4·杭州餘杭經濟開發區: 新計劃力駁「製造業過時論」

據科技日報消息,2019年5月,餘杭經開區企業行政服務中心正式運行。相關涉企事項審批單位進駐辦公,以政務服務項目「快辦結、優體驗、全透明」為目標,向企業提供多項行政審批服務,讓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1500萬元,從向餘杭經開區申請產業引導基金到最終獲批,一次也沒跑,事情就辦下來了。」杭州微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楊清剛驚嘆道,整個服務中心就像「大管家」一樣。開辦企業行政服務中心,只是餘杭經開區積極優化營商環境,做好「三服務」工作的內容之一。近年來,餘杭經開區圍繞優勢產業,根據產業數字化特點,搭建起多個服務平台,不斷為企業「鬆綁」減負。餘杭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以來,經開區出台了《關於開展「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的通知》等文件,不僅正式成立了「三服務」小組,更明確以「2+6」「紅黑榜」為主要工作內容,建立了一套合理、高效的運行機制。

5·江西南昌經濟開發區、臨空區134個項目簽約投產

據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消息,金秋十月,南昌招商引資迎來收穫季。2019年10月29日,南昌經開區、臨空區(贛江新區經開組團、臨空組團)舉行「2019年集中簽約、開工、投產活動」,現場集中簽約、開工、投產項目共計134個,總額超1100億,項目涉及電子信息、高端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醫藥、家電製造、總部經濟、創新平台、航空物流等產業。其中,集中簽約項目61個,投資總額約450億元;集中開工項目34個,投資總額約439億元;集中投產項目共計39個,總投資約227億元。記者了解到,2018年南昌經開區、臨空區(贛江新區經開組團、臨空組團)園區總收入突破3000億元大關,全區現有企業6000餘家,產值過億元的企業220多家,已經形成「4321」格局。其中,「4」是指「400億級」的電子信息產業、「3」是指「300億級」的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產業、「2」是指「200億級」的醫藥食品產業、「1」是指「100億級」的裝備製造產業。2019年1-8月,南昌經開區、臨空區(贛江新區經開組團、臨空組團)實現園區總收入2543.44億元,增長11.29%。在2019年上半年爭先創優綜合考評中,南昌經開區在全省99個開發區中的科技創新和營商環境兩項指標排名第一。

6·山東臨沂經濟開發區:培育品牌強健企業筋骨

據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消息,山東臨沂經開區以「品牌產品—品牌企業—品牌產業—品牌區域」為發展主軸,開展重點行業品牌培育,培育更多轄區內優秀企業成為中國品牌。近日,2019年度歐洲質量獎評選結果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揭曉,山東臨工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唯一獲得該獎項企業。這是山東臨工繼榮獲山東省長質量獎、全國質量獎、亞洲質量卓越獎桂冠後,收穫的一項世界級獎項。藉助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施的「質量強區和品牌興區」發展戰略,品質驅動、品牌引領已成為開發區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讓眾多像山東臨工這樣的傳統製造企業踏上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本次參評歐洲質量獎,考驗的並不只是山東臨工產品質量,更是對企業整體運營質量的一次檢驗。」山東臨工總經理文德剛說。近年來,山東臨工持續導入精益生產、黃金供應鏈、過程控制等先進理念與信息系統,位列世界工程機械50強,產品涵蓋裝載機、挖掘機等100多個品種,已成為中國三大工程機械出口商之一,產品銷售至132個國家和地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jJGJG4BMH2_cNUgeTL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