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與科技組CP!南京打造世界知名「農業矽谷」!

2019-10-31   南京發布

南京國家農創園是國家農業農村部在全國範圍內批覆建設的首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目前全國共有江蘇南京、山西太谷、四川成都、廣東廣州4家。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對南京、對浦口來說,是一項光榮的歷史使命。

今天(10月31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示範園區建設相關情況。


關於南京國家農創園的「1234」

「1」是指一個總體目標

國家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於2017年6月到農創園考察調研時提出,要將園區建設成為科研中心、轉化中心、開發中心、人才中心和科技體制機制模式創新中心,打造世界知名「農業矽谷」,確定了南京農創園的總體目標。

市農業農村局計劃通過5-7年時間,全面建成空間載體,並在龍頭企業集聚、科技研發、成果孵化和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果,逐步打造成為創新驅動、開放共享、合作共贏、持續發展的全國領先、全球知名「農業矽谷」。

無人機裝備應用於農業


大數據與農業結合 為農民提供數據支持

「2」是指突出兩大功能

南京國家農創園名為「園區」實質上是一個公共平台

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任務是搭建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全要素、全過程、全產業鏈公共平台,推動產業鏈相關企業、研發和服務機構在特定區域集聚,使科技創新活動與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無縫銜接,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南京國家農創園是一個區域性創新中心

園區立足長三角區域農業發展優勢和特點,探索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建設的關鍵技術難題,合力攻關,為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提供有效科技支撐。

「3」是指三大主導產業

農創園形成了「生物農業、智慧農業和營養健康農產品」三大主導產業定位。

生物農業是按照生物學規律,綜合運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培育品質更優、產量更高的農業新品種,開發防治病蟲害的生物技術。

智慧農業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通過前沿信息裝備技術和農業深度跨界融合,實現農業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包含智慧生產、智慧經營、智慧管理、智慧服務四個主要部分。

營養健康農產品是我們發展農業的最終目的,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正在從吃飽、吃得安全向吃得營養、吃出健康轉變,大家都更加關注農產品營養品質和安全健康。

「4」是指「一核四園多基地」總體布局

「一核」即核心區科創中心,規劃占地332畝。

「四園多基地」即多個科技成果孵化、中試、產業轉化基地,包括浦口區萬畝農業用地,及位於棲霞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的多個孵化基地。

建設進展

獲批兩年多來,部、省、市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南京國家農創園建設發展。市委市政府將農創園建設列為重點支持浦口區辦好的一件大事。

聚焦載體建設「基礎保障」

形成核心區「綠谷方舟」總體規劃設計方案。

歷時105天建成2.6萬平方米展示中心,並在2018年全國「雙新雙創」博覽會上投入使用。

配套完善1萬平方米眾創空間、1.7萬平方米公共創新平台載體,滿足院士團隊、新型研發機構、農業企業總部、共享實驗室入駐需求。

優選萬畝中試孵化基地,保障先期入駐項目及技術推廣。

全面啟動56.2萬平方米科創中心A地塊主體工程及配套6.5萬平方米公寓式酒店建設,為園區發展提供「物理空間」保障。

構築創業創新「生態體系」

制定農創園專項政策18條,從六個方面為入駐項目提供有效政策供給。

同時,以四大公共平台建設推動形成系統化創新生態體系。

搭建公共服務平台,成立「一站式服務中心」,提供工商准入、稅務辦理等政務服務,以及銀行金融、基金、法律諮詢、科技對接等個性化服務,不斷提升「軟實力」;

搭建公共技術平台,建成農創園大數據中心和首期1700平方米共享實驗室,為入園項目提供低成本技術實驗服務;

搭建公共活動平台,舉辦多場國家及省市級論壇、峰會、比賽等重大品牌活動,並通過活動集聚一批「創新達人、創業新人」;

搭建公共創新平台,打造一流創新孵化器、眾創空間,讓「政、產、學、研、用、金、媒」等創新要素按照產業化的方向集成和重構。

主攻招商引智「一號工程」

今年以來,先後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以及在南京主場開展30餘場主題推介,高校院所專場推介會、南京創新周農業科技嘉年華、長三角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聯盟)成立大會等多個重要活動成功舉行。

赴美國、以色列學習借鑑國際農業科技創新經驗,圍繞主題開展各類活動23場,達成美國PNP科技創新平台、矽谷之窗創新孵化中心等合作項目。

今年以來,德國農業青年代表團、荷蘭農業領域代表團、蘇丹農業部代表團、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等代表團或企業相繼到訪園區,開展合作洽談。

截至目前,圍繞三大主導產業,已對接各類項目500餘次,成功簽約項目超過100個。

打響院士品牌,趙春江院士團隊、鄒學校院士團隊、萬建民院士團隊等高端人才已正式簽約落戶,預計在「雙新雙創」博覽會前能夠落戶6家左右院士團隊,形成農創園特色的集群式院士創新基地。

完善體制機制「發展支撐」

成立14人專家諮詢委員會(含院士5名)

在宏觀方向、發展戰略、項目引進等相關重大事項方面由專家決策。

加強市場運營

成立市場化平台公司(南京農創園科創投資集團),力求形成「政府監管、專家決策,企業運作、效率優先」的工作格局。

與相關院所合作,成立技術轉移平台,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轉化。

開展市場化培訓,展示中心自7月份以來已承接多場國家、省、市、區各級會議與培訓活動。



南京國家農創園將打造高水平的農業科技產業平台。

讓科技成果來了,可以找到企業對接和資金合作;

讓企業來了,能插上科技的翅膀;

讓創新創業者來了,能找到具體項目,切實為農業現代化建設增添新動能,樹立新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