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總是怒斥孩子「不准哭」,這種做法太傷人,你中招了嗎?

2019-09-30     蜂蜜媽媽

文/蜂蜜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相信大多數家長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在祈禱,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聽話的好孩子,不要總是哭鬧撒潑,因為孩子的哭泣聲簡直就是惹火家長的魔音,一直不停,家長的怒火就會越來越旺,很多家長在處理孩子哭泣的事情上都是會忍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怒吼孩子:「不准哭,憋回去」,但其實家長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不知道家長們為什麼會有這個行為,但是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程度可以說是加倍的。

為什麼孩子哭泣時,家長不要說「不准哭」?

1. 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在哭泣的時候,可能是因為覺得這件事情委屈或者是覺得媽媽的這種做法不對,但是家長們一般不會分析孩子的心理,只要是孩子哭了,家長就會更加生氣,而你越生氣,孩子也會覺得委屈,你越是不讓他做什麼他就越是想做,所以當你說不準哭的時候,是命令的口吻,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想和你作對。

2. 會讓孩子自閉

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是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的,更別提怎麼去發泄怎麼去安撫自己的情緒,所以當孩子哭泣時,家長會覺得煩躁於是就會怒吼孩子,讓孩子不准哭,可是孩子沒有發泄的方式只能哭,可是你不讓孩子哭就是堵住了孩子的唯一發泄途徑,這樣孩子非常容易自閉。

3. 孩子容易情緒走極端

這就是當你給一個氣球一定的壓力時,氣球會選擇爆炸一樣,孩子本來是一個氣球,可是你一味的去擠壓孩子,當孩子哭泣時就說明孩子是真的傷心或者是難過了,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是在怒斥孩子,孩子只會被你壓的喘不過氣,於是就會容易有極端的舉動。

面對孩子哭泣時,家長要怎麼做?

1. 給彼此空間

孩子一般不會輕易在父母面前哭,一旦孩子真的哭了那就是說明孩子可能真的覺得難過了,這個時候,家長不要再一味的追著去給孩子教育,大家都是情緒激動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思考的,家長最好,給彼此空間,先讓孩子和自己都冷靜,然後再去解決問題。

2. 換位思考

這件事情很少有家長能夠做到,因為家長總是把自己帶入一個大人一家之主的角色里,端著架子,並不會去換位思考,其實遇到問題最應該做的就是換位思考,當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這個事情,可能你就會明白孩子為什麼這麼做了,換做是你你會不會也哭?這樣才會處理好問題。

3. 去傾聽

不管出了什麼事情,我希望家長能做到成為一個傾聽者,因為你要認真去聽孩子的想法才能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而不是一味的只想著自己,你覺得這個事情要怎麼做就應該怎麼做,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

-----------------------

對此你們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螢幕下方留言

希望本篇文章能夠帶給您需要的有用的信息,也希望能夠在育兒方面對您有所幫助,您的支持是我們的最大動力。有任何育兒困難和疑問都可以留言或評論給我們,大家一起探討~

更多您想知道的育兒母嬰知識、心理健康、成長發育都在這裡。關注@蜂蜜媽媽,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h-0jG0BMH2_cNUgNG4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