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海外:這項活動是美國軍人的「興奮劑」

2019-08-27     霂霖清看世界



時間:1954年2月16日

地點:韓國

人物:瑪麗蓮夢露、美國大兵

如果要評選20世紀最性感的女星,估計不少網友都會把票投給瑪麗蓮·夢露。

1954年2月16日,夢露抵達韓國進行為期4天的勞軍活動,受到10萬美軍瘋狂的歡迎。記者羅伯特·詹寧斯說:「夢露要來的消息就像野火一樣燃燒了整個軍營,有些美國大兵甚至哭了,還有的突然沉默地嚮往那一刻的到來。」



圖為在飛往韓戰前線的飛機上,夢露學習使用氧氣面罩



圖為夢露到達朝鮮走下飛機


夢露受到當地士兵的熱烈歡迎


夢露在春川空軍基地的臨時更衣室里

當時,軍方攝影師拍下了13張黑白照片和4張彩色照片。照片中的夢露或身穿華服在舞台上表演,或是穿著長褲軍靴與士兵和將領合影,或是面帶笑容站在一大群士兵當中。

2月17日,瑪麗蓮·夢露到韓國為美國步兵第三師官兵演出,表演者結束後在後台擺出各種姿勢讓美軍士兵拍照。






夢露在勞軍現場大展身段秀舞姿,引得下面的大兵頻頻按下相機快門。在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夢露穿著一襲裸露的長裙,演出了10場。「我必須讓他們看到他們想看的」,夢露說。慰問結束後,夢露因風寒發燒了一周。



一名士兵喂夢露蛋糕,旁邊的人一臉的羨慕。



這張照片場面更是經典,成千上萬的大兵把夢露圍在一輛坦克上,看她表演。



夢露在和2個大兵一起共進晚餐,旁邊的兩個當兵的樂開了花。



夢露登上舞台,向台下的士兵們微笑揮手。




夢露緩慢走向舞台中心,所有士兵們都圍了上來,他們拿著自己的相機「咔咔」的拍照。



這張圖夢露走下舞台和大兵們一起合影留念,和她站在一起的每個人都喜笑顏開。

這也是夢露生涯中唯一一次作為歌星「勞軍」。此外,一名年輕士兵當時還拍攝了一段90秒鐘的視頻,記錄下夢露搭乘軍用直升機抵達,與士兵們見面,以及最後離開的場景。



很多時候「甜心女神」的攻勢就是軍營男兒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效果可能會超出很多的政治教育。夢露用性感與歌聲搭起情感的橋樑,鼓舞軍隊的士氣。據說夢露撫慰了士兵們寂寞的心靈,同時她也成這次勞軍的最大受益人。夢露表示她應該把自己的成功歸功於韓國之行:當時她剛剛加盟福克斯,分量還不是很重。

但是來自韓國的信件不斷湧進來,演播室見此情景,開始重用她。夢露說,感謝韓國,她的影迷信件從每周50封驟然增加到5000封。1954年2月16日,夢露抵達韓國進行為期4天的勞軍活動,受到10萬美軍瘋狂的歡迎。回到美國後,夢露表示,這是她首次覺得自己像個明星。




說起夢露的擁軍之旅,那麼就不得不提美國軍方背後的組織——USO。

二戰期間,在羅斯福總統的呼籲下,美國創造性的建立了一個「聯合勞軍組織」(USO),致力於為戰士們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女神」,它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美國海外駐軍提供「士氣、福利及娛樂」。



但很快,那些為了鼓舞士氣而做的營地表演成為USO最亮的招牌。歌手、巨星紛紛投身這一「光榮使命」,出沒於各種「擁軍愛民」的最前線,打造美式「文工團」。有些明星甚至會到危險地區演出,表演舞台就曾在諾曼第搭建。



1944年12月31日,USO的女子合唱團成員在飛機客艙休息

作家琳達·格拉菲爾德這樣形容那時的營地表演,「兩個小時,男人們可能忘記了他們是戰爭中的士兵。演出結束後,他們回到戰鬥中,就再也沒有回來。」

和軍樂軍鼓的那種激動人心相比,這種勞軍帶有更強烈的挑逗和性暗示色彩,有今天沒明天的漢子們不需要那麼多宏大敘事,只想自己是個人。女明星鼓舞士氣效果好,大多數男子不願意在女人面前扭頭潰逃。

在後來,「USO女孩」和「美國大兵」也成為一對夢幻組合。在動漫大會和萬聖節化裝舞會上,藍上衣、紅白裙子的「USO女孩」標準裝和美式軍裝,是年輕男女的入門行頭。



當然,利用高顏值的藝人來鼓舞士氣,最早的發明者不是美國,而是日本。

據記載,1863年日本幕府在「攘夷」作戰中被英、美、法軍堅船利炮下打得頭破血流,士氣低落,於是長州藩倒幕派的核心人物高斌晉作從京都帶了大批藝伎,在陣前載歌載舞,這是最早能看到的藝伎勞軍行動。

後來這一「傳統」被其它國家爭相效仿,用來提升前線士兵的戰鬥士氣。比如英國,在二戰時期英國軍方派出了最受英國士兵喜愛的明星——薇拉·琳恩。她多次遠赴埃及、印度、緬甸等國為英軍舉辦小型「歌友會」。一名士兵說:「能在前線見到她,我感到充滿力量。」



薇拉·琳恩

她的成名曲《我們會再相逢》成為支持身處異鄉的英國士兵活下去的精神支柱:「不知道在哪裡/不知道在何時/但我知道,我們一定會再相逢。」

那首《多佛的白岩壁》也鼓勵了很多人——當時多佛這座英國南部的海岸城市正處在德軍炸彈的威脅下,面臨失守的危險。邱吉爾說,無論從哪方面看,琳恩都相當於四個陸軍師的力量。

除了英國,美國,蘇聯也是發展軍中文藝較早的國家之一,成立於1928年的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就曾隸屬於蘇聯紅軍總指揮部。

比如著名的蘇聯歌手莉迪亞·魯斯蘭諾娃(Lidia Ruslanova)在蘇軍重要的戰鬥期間,經常到前線慰問蘇軍戰士,就連德軍開始攻擊之時,她也沒有中斷慰問演唱。這是她在前線為戰士們演唱。



克拉夫季婭·舒利任科(Klavdiya Shulzhenko)和她的爵士樂隊在史達林格勒被包圍期間,多次前來慰問,極大的鼓舞了保衛史達林格勒的戰士們。這是攝於1941年在前線慰問表演的照片。之後,因為這一壯舉,她被授予了紅星勳章(1945年)。



蘇聯最有代表的電影明星兼歌手柳波夫·奧爾洛娃(Lyubov Orlova,中間站立女性),為了紅軍戰士,她也多次到前線進行慰問演出。這是她在1944年對蘇聯海軍戰士的慰問。前南斯拉夫建造了一艘郵輪就以她的名字命名。



當然,除了女演員之外,男演員也會被邀請參加勞軍。比如美國著名喜劇演員鮑勃·霍普的勞軍經歷就非常豐富,二戰、韓戰、越南戰爭和海灣戰爭前線都有他帶來的笑聲。值得一提的俄式,年輕的帥哥是沒有市場的,士兵們恨不得把這傢伙拖進戰壕塞給他一支步槍。



鮑勃·霍普受邀前往軍隊演出

二戰結束後,美國勞軍活動大幅縮減,直到越戰爆發才引來一陣小高潮,但隨後由於「反戰」思潮的傳播,勞軍活動也受到了民間抵制,許多明星都不敢也不願意前往前線慰問士兵。

直到9.11事件爆發,這起恐怖襲擊讓美國的愛國熱情空前高漲,好戰的情緒在整個國家蔓延開來。就在美國趕赴阿富汗戰場之後,美國演藝圈的大牌明星瑪麗亞·凱利、詹妮佛·洛佩茲等人先後在反恐前線獻技。

時任USO主席及執行長說,「9·11」事件之後的勞軍對藝人意義重大,他們更能體會到「如何通過一己之力為國家效力」。



2001年12月,詹妮弗·洛佩茲慰問美國空軍,引起又一陣轟動

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期,由於國內爭議不斷,前方戰情不穩,士兵厭戰情緒嚴重。為了鼓舞士氣,USO發起了自美伊開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明星勞軍活動——「2003致敬行動」。當紅女星布蘭妮扮成夢露,在「尼米茲」號航母上獻唱,引得口哨聲四起。在各種笑罵和「葷段子」中,年輕人暫時忘記了炮火硝煙的可怖。



美國最近比較著名的一次勞軍活動應該追溯到5年前,2014年12月,34歲的美國明星金·卡戴珊在感恩節登上美國海軍登陸艦上慰問士兵,鼓舞士氣並表現自己的愛國熱情,受到了美軍的熱烈歡迎。




身穿緊身卡其色褲子,搭配墨綠系帶襯衫的卡戴珊,秀出性感曲線,主動向圍觀官兵打招呼,還大大方方地在鏡頭前吻了一名士兵的臉頰。在推特上,她將這一切稱作是提前給士兵們的感恩節驚喜。「這一經歷非常美妙,感謝他們的招待和對國家的奉獻。」她說。



金·卡戴珊穿著緊身褲同三名美軍士兵合影,這三名士兵看起來還有點害羞呢。



當然,最後也要說一點,明星去部隊勞軍也不是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美女一定要做好被揩油的準備。比如早在二戰時期,就曝出有的勞軍女郎稱自己一天被吻上兩三千次,有的則主動投懷送抱。

前些年,就有媒體曝出澳洲女星扎埃塔聯去阿富汗勞軍後,有人舉報她在軍事基地與多名軍人有染,甚至彼此還拍了錄像和艷照。這恐怕放在任何一支軍隊的紀律難以容忍的現象。



澳大利亞著名女星塔尼亞·扎埃塔在阿富汗慰問爆出性醜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eG_1WwBJleJMoPME9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