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態與脫貧二者得兼

2020-04-27     雲南網

雲南永平作好「綠」文章 記者 黃興能 通訊員 楊家艷 攝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渝西鋒光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希望鄉親們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為鄉村綠色發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堅持生態發展路徑,找准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之間的有機轉化之策,讓鄉村生態更美、農民生活更富,脫貧成效更加穩固。

保護生態與發展脫貧產業,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連著金山銀山。生態與脫貧兩者不可偏廢,既不能脫離發展談生態搞「緣木求魚」,更不能離開生態環境保護談發展搞「竭澤而漁」。堅持生態優先守護好綠水青山,需要在統籌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中體現出科學理性,如平衡清潔能源的使用,發展現代農林業,開發和建造以休閒度假為主的綠色旅遊生態體系……當前,抓住疫情倒逼而來的內需消費市場機遇,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生態觀光、生態旅遊,讓特色生態農產品上線進城,將有利於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產業優勢。

近日,雲南個別地方出現「種茶毀林」情況,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為此在全省範圍開展為期6個月的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以環剝樹皮等方式損毀林木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雲南是優質茶葉重要主產地之一,同時承擔著繁重的脫貧攻堅任務,應努力實現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兩不誤,一方面讓生態環境為產業發展提供生態資源支持,另一方面依託產業發展確保脫貧不返貧,培育增強發展後勁,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築牢堅實基礎。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讓人民群眾過上全面小康的幸福新生活,加強鄉村生態環境保護,是黨員幹部強化擔當作為的應有之義。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戰,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奪取全面勝利的衝鋒道路上,各級領導幹部當始終堅守「人不負青山」的生態政績觀。遵循總書記勾勒的生態發展方向,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而是扎紮實實推進打基礎、促保障的生態產業,帶領鄉親們在綠水青山中開啟新生活、接力新奮鬥,同心共繪小康社會更美風景!

彩雲網評所登載的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歡迎關注彩雲網評,投稿郵箱yncywp@163.com,稿費從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bzPvHEBnkjnB-0zpF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