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轟炸機,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隱形戰略轟炸機。
B-2轟炸機為什麼能夠隱形?因為它的機身表面塗上了一層特殊的彈性材料,使表面保持均勻的電導率,以減少雷達波反射。這種材料代號」RAM「,其組成成分至今仍是美軍的高度機密。外界只知道RAM是可多層噴塗的塗料,內含可將雷達波能量轉換成熱能的成分。它能在雷達波照射後產生干擾,從而抵消掉雷達波,從而起到隱身的效果。
另外,B-2轟炸機的機體由復合材料所製造,復合材料也可以吸收大部分的雷達訊號,B-2採用翼身融合設計,整個外翼段沒有錐度,最大雷達截面積僅為0.1 米,能很好的穿過嚴密的防空系統進行攻擊。
B-2隱形戰略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170噸,燃油裝載量75噸,最大飛行速度0.95馬赫,作戰距離1.2萬公里,可在空中飛行10小時以上,具有全球覆蓋和摧毀能力。由於該機每架造價高達24億美元,重量單位價格比黃金還要貴兩至三倍,所以美國在製造了21架之後,也停止了生產。
隱形飛機的作戰威力已在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發揮。海灣戰爭中,美國隱形戰鬥機出動架次只占多國部隊總轟炸架次的2%,卻執行了總目標40%以上的作戰任務,且無一戰損。隱形飛機必將改變未來戰爭的作戰模式,隱形打擊已成為美空軍未來作戰的發展方向。
B-2轟炸機可以通過自身的隱身性能,避開對方雷達探測,自由飛越對方防控網。它搭載了M61A2「火神」式機關炮、AIM-120和AIM-9空空飛彈以及1000磅級GBU-32精確制導炸彈,可潛入對方空域實施核轟炸,能在24小時到達全球任意戰場執行作戰任務。
然而,隱形機並非無敵。現代戰場上的軍事偵察手段很多,除雷達外,紅外探測也是發現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知道,物體輻射紅外線能力與自身的溫度密切相關,溫度越高,其紅外輻射就越強,也就越容易被紅外探測器感知。B-22排出的尾氣也是高溫紅外輻射源,尾部會噴出大量含有碳氫化合物的尾焰氣流,在發射飛彈時,發射架也會沿著機尾的軌道彈出來,增加雷達信號,露出「狐狸的尾巴」。
B-2隱形轟炸機已服役約30年,但隨著科技的發展,中國完全有能力對付B-2幽靈轟炸機。因為中國已經擁有隱形戰機的反星,包括反隱身雷達和遠程預警雷達。
2014年第九屆中國國際防務電子展上,有一塊不起眼的介紹牌,但卻引起了美國人乃至全世界軍迷的注意。這塊展示牌上,只有幾張照片和幾行字的簡介,介紹的是中國研製的DWL002無源雷達。這種雷達採用多點無源時差定位,採用3-4個接收站同時接收目標輻射源的信號,根據時間差推算距離差,再用幾何方法確定目標位置,可以實時報告和顯示空中、地面雷達、水面艦船的數量和活動半徑,獲取電子態勢和目標態勢情報。
美國人看到了DWL002為什麼會大吃一驚?因為DWL002的探測反射截面積為0.01平方米,而B-2轟炸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平均為0.02平方米。也就是說,在這款雷達面前,B-2轟炸機早已不再隱形。
DWL002無源雷達是一種全新設計的米波UHF波段三坐標雷達,探測距離達到500公里,數據傳輸率高、速度快、具備反隱身能力。
除了DWL002無源雷達之外,咱們國產的JY-26雷達更是隱形機的剋星。JY-26是我國最新擔負遠程對控警戒引導任務的UHF波段三坐標雷達,它採用先進的二維數字有源相控陣體制,作用距離遠、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和機動性強。在它面前,當今世界的任何一種隱形武器都不再」隱形「。
一旦B2沒有了隱形優勢,它將不再是」空中霸王「。因為與高性能的戰鬥機相比,B2沒有速度優勢,只能被動挨打。
中國目前已經擁有殲-20隱形戰機,B-2隱形戰略轟炸機在DWL002無源雷達、JY-26雷達面前不再擁有隱身優勢後,飛行速度低於1馬赫的B-2隱形戰略轟炸機在飛行速度可以達到2馬赫以上的中國殲-20的飛行速度面前,根本不是對手。
實際上,B-2隱形戰略轟炸機早在二十年前就不是天下無敵了。在科索沃戰爭中,B2就被打得威風掃地,隱形飛機不可擊落的神話就此破滅。1999年3月27日,南斯拉夫採用俄羅斯薩姆-3地對空飛彈,成功擊落美軍一架隱形戰機。這是南斯拉夫採用俄羅斯的雷達探測出B2的行蹤後,首次擊落美軍隱形戰機。這也表明,隱形戰機並非不可戰勝的。
殲-20隱形戰機
正是因為B-2轟炸機目前已經不算最先進的武器,美國人擔心自己在隱身戰略轟炸領域的優勢受到挑戰,於是部提出在 2030年左右,研製出新一代的 B-3 隱形戰略轟炸機,取代B-2轟炸機。
據透露,B-3 隱形轟炸機裝備的武器不再是普通炸彈或飛彈,而是定向能武器,即專門用於攻擊敵方雷達或者飛彈發射架的微波武器或雷射武器。遠程空襲敵方空防嚴密的目標、偷襲敵秘密武器基地以及攔截射向美國的飛彈等,都會成為B-3未來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