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注: 近期蔚來利好不斷,股價從前期低點大幅反彈,最新Q3季報即將發布,以下簡析。
作者/華盛學院林海
新造車企業蔚來汽車(NIO)此前因各類問題身處輿論風口浪尖,股價最慘時候跌到 1.19美元,近日股價大幅增長,周二公司宣布聯手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股價暴漲36.84%至2.34美元,相對前期低點翻了約一倍。
行情來源:華盛證券
10月交付回暖
昨日大漲的前一天,周一蔚來宣布了最新的10月汽車銷售數據,交付再創今年月度新高,股價受提振大漲12%。蔚來 10 月交付量達 2526 台,環比上漲25%,同比增長61%。其中,ES8 交付306 台,第二款車型ES6 交付2220 台,今年6月開始上市,經歷幾個月的產能爬坡後增速明顯,ES6取代ES8帶動整體增長。
整體而言,車市整體下滑的情況下,蔚來銷量仍然不錯。9 月和 10 月連續實現了交付量的大幅上升,新車ES6增速明顯,連續月交超 2000 台車也公司帶來超10 億元以上的月度營收。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華盛證券
牽手特斯拉「舊愛」Mobileye,自動駕駛更近一步
另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是蔚來與英特爾旗下Mobileye的合作:周二雙方宣布將合作為中國乃至其他主要市場的消費者開發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公司Mobileye 2017年被英特爾以153億美元收購,和多個一級車廠達成合作,產品搭載在包括特斯拉、寶馬、通用、沃爾沃在內的很多品牌車型上。16年與特斯拉宣布「分手」,公司生產的EyeQ3 晶片就用在特斯拉的 Model S 和 Model X 車型上,此前持續支持著特斯拉Autopilot的更新優化。
此次合作,一方面利好在於自駕技術層面的突破;雙方將基於蔚來第二代整車平台打造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蔚來有望成為全球範圍內首批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的品牌。有了Mobileye的支持,素有「中國特斯拉」之稱的蔚來有望在自動駕駛方面實現「躍進」,提升自身在軟體/服務方面的競爭力,眾所周知,蔚來NIO pilot開放的功能遠遜色於特斯拉Autopilot。Mobileye官方表示,集成Mobileye自動駕駛系統的蔚來車型最快到2022年發布。
另一層利好在於,蔚來和Mobileye還將在智能出行領域展開合作,公司將為Mobileye打造專門用於智能出行服務的特別版,Mobileye批量採購該車型。簡單而言,為後者供應智能出行車型,考慮智能出行市場的龐大,公司的潛在訂單數量留下想像空間。
抄底翻倍後,靜待Q3財報
回想上市首日6美元的開盤價,在經歷巨額虧損、裁員、電池召回事件的負面影響下,公司的股價隨著投資者預期一同跌至谷底,股價一度跌至1.19美元,「1美元退市」的紅燈亮起,前幾周悲觀預期達到極致水平,當前月度銷量及巨頭合作的利好提振刺激了股價的瘋狂反彈,「抄底翻倍」變得真實。短期暴漲之後,投資者將繼續回歸業績進展,即將發布的Q3季報將影響未來預期的變化,多個問題值得關注。
交付與收益:Q3季度交付數據看,季度交付共4799輛車,同比及環比增幅為46.8%及35%,其中ES8與ES6分別4196輛及603輛,ES6量產爬坡效果季度並未體現;結合10月數據,主銷車型ES6加速增長,整體看近期蔚來開始恢復的銷量凸顯了公司的競爭力。根據彭博一致預期,蔚來Q3營收預計16.37億,Q2為15.09億,凈利潤27.30億,遠低於Q2的33.14億。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華盛證券
盈利及現金流:補貼退坡使毛利率承壓,組合銷售中下一代新車ES6的銷售是否能提振盈利水平值得關注。控制成本開支方面,公司已進行裁員和改進營銷模式,經歷上季的虧損超預期後,公司在這方面是否實際有所改善?尤其是其中對營銷費用和人力成本的控制;現金流方面,經營現金流是否能有所改善?知名機構伯恩斯坦認為,Q2季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35億人民幣,用於持續正常運營已存在一定風險。
競爭壓力:競爭對手特斯拉的在國內進展迅速,官方稱國產特斯拉Model 3將於11月11日正式亮相,長遠來看,Model3量產發售的衝擊將會對公司車型的銷售形成衝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本文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