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都是懂得識人,會交人的人

2019-10-11   行空天馬912

1.「閱人無數不如識人有術」,懂得「識人」,才能夠用最自然的方式獲得「人心」。有這樣一個職場故事:在一次單位聚餐唱歌會上,大領導在那兒唱一首老歌,唱得正嗨,一個員工點歌時手抖,不小心切了歌。空氣突然變安靜,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了過來。

在尷尬萬分的情境之下,他靈機一動,一臉無辜地說:「啊?我以為是原唱,沒人唱我就切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而後,經理問起他「你怎麼這麼聰明呢?」,該員工笑著說自己看到領導和員工搭著肩,便知道領導是好說話的人,才機智地賣了個萌,躲過一劫。

用一句話,不僅及時地緩解了尷尬的局面,還變相地誇了領導的歌唱實力。這件事情,讓經理對該員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後,每次和客戶見面,經理都願意帶上他。

2.學會「交人」,在關鍵時刻贏得人心,讓對方為自己所用,這才是所謂的「人脈」。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自己或朋友在社交網絡曬出與某名人合影時,底下點贊和評論數就格外多。大多時候我們會羨慕,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與成功人士接觸交流,將對方納入自己的人脈列表中。

然而真的如此嗎?作家肖航說,中國的很多人對於人際關係的作用,和一夜發跡這種事情總有著近乎於宗教的狂熱,他們迷信著認識著誰誰誰就一定可以成功。」而事實上,很多人即使認識了所謂很厲害的人,他的人生,也並不會因此騰飛。

當一個人如此功利地想進入一個圈子拓展所謂的人脈時,別人憑什麼就要承認他是你的人脈?因此,學會「交人」,在關鍵時刻贏得人心,讓對方為自己所用,這才是所謂的「人脈」。

3. 每個人的機會、利益、地位,很大程度取決於他的社會人脈。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你認識什麼人、和什麼人產生連結,直接決定了你的價值,和你能夠創造的財富。

中國名人趙丹陽就曾花211萬美金,拍下巴菲特午宴上座機會,並成功藉助那次飯局,和巴菲特建立了聯繫,不僅時常收到

寄來的資料,許多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也能得到巴菲特直接解答。

如何為自己的人脈圈創造自然並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並不是靠「混個眼熟」這麼簡單。人脈帶來的資源和機會,遠比獨自一個人埋頭苦幹更為珍貴和重要。

4. 你擁有的資源越稀缺,你的價值就越大,回報就越多。而這種稀缺的資源,就在於你結識的人。可以這麼說,每個人的機會、利益、地位,都取決於他的社會人脈。

那麼如何打造自己的高級人脈圈,在職場、生活中都遊刃有餘呢?大心理學女神倬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倬倫從北京大學心理學碩士畢業後,進入了某知名企業上班,生活穩定,收入不菲,但日復一日的生活讓她逐漸疲憊。倬倫很喜歡交朋友,當時的她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通過研究心理學,幫助自己在不同的社交場合中認識更多的人。很快,心理學在處理人際關係中的效果在她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成立樊登讀書會時,倬倫運用學到的心理學知識快速和時任萬達大學校長的趙克欣、聯想大學校長孔慶斌、騰訊學院院長馬永武、招商大學校長羅開位、樊登讀書會發起人,同時也是央視節目主持人、MBA資深講師樊登等大咖,成為君子之交;之後受邀參加旅遊衛視《美麗俏佳人》等節目,與主持人李靜相見恨晚;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主持人,坐擁上億收聽量的許川是她的私交好友;而她更是成為了香港著名女星翁虹的座上賓。倬倫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她成為了北京大學中美商學院特邀講師、英國倫敦城市行業協會認證講師,為多個世界500強企業與知名諮詢公司管理及培訓,如瑞士銀行、招商銀行、百度等,好評率從未低過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