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隨著社會的不斷朝前發展,人們的思想也漸漸變得開放,許多陳舊的錯誤觀念開始遭到摒棄。在這之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生兒育女的問題。
在傳統觀念之中,生兒子會比生女兒要好,這是因為女兒長大以後會嫁出去,無法照顧父母,而兒子則是會留在父母身邊為他們養老送終。但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男尊女卑的觀念已經漸漸消失,人們開始倡導"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念。
然而,也有一些長輩對於"生男生女都一樣"的觀念持反對意見,甚至直言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那麼,這樣一個結論又是如何得出的呢?我們不妨聽聽李大爺的說法。
李大爺出身農村,因此在得知第一胎是女兒時,他決定與妻子拼二胎。當時正值計劃生育政策施行的年代,所以李大爺雖然如願盼來了一個小兒子,但家裡也因此遭到罰款。
李大爺的家境並不算好,在經歷完罰款之後,夫妻二人開始為兩個孩子的成長花銷感到煩惱。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巨大的工作生活壓力很快就壓垮了妻子的身體。為了能夠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李大爺決定讓14歲的女兒輟學,在家做手工賺錢,同時照顧媽媽和弟弟的飲食起居。
那時候,女兒曾經因為父親這個自私的決定痛哭流涕,但最終還是接受了這個事實。
一晃眼,二十年過去了,李大爺的女兒已經成家,小兒子也完成了學業並且獲得一份不錯的工作。李大爺本以為自己可以"功成身退",在兒子身邊安享晚年,可沒想到事情卻出現了轉機。
就在兩年前,李大爺的兒子完婚,兩人決定在當地安家落戶。在那之後,兒子就沒有再踏入老家一步,反倒是女兒在得知情況之後,經常到家中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添置家具電器。
看著兩個孩子的態度差異,李大爺不禁感慨:"誰說生男生女都一樣,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誠然,李大爺的遭遇屬於較為極端的個例,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女兒的確有許多兒子所沒有的優點。
1、女兒更加懂事
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有類似的感受,兒子一般會比較活潑好動,因此常常會惹出一些事端。而相較之下,女兒的性情一般比較懂事文靜,處理事情時會更加細緻認真。
除此之外,女兒的自律性往往比較強,因此在做家務、學習等方面都會比較自覺,往往不需要父母催促甚至是監督。
2、女兒更加貼心
女性的心理發展速度比男性要快一些,在同樣年紀的情況下,女兒的心理會比兒子要成熟許多。因此,女兒往往能夠在很小的年紀就做到體諒父母、理解父母的教育,而相較之下,兒子則很容易出現頂撞父母的行為。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我們常把女兒比作父母的"貼心小棉襖"。
3、女兒更加顧家
由於性別差異的緣故,女兒往往比兒子更加感性一些,因此她們在感恩父母這一方面往往做得比兒子要好。不僅如此,感性還會讓女兒變得更加顧家、更加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即便今後遠嫁在外,女兒也會心心念念自己的父母。
在細緻女兒的諸多優勢之後,各位年輕夫婦是否也有了生女兒的衝動呢?事實上,兒子也有許多女兒所不具備的優點,因此對於子女的性別,父母不應該過於糾結。要想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關鍵不在於性別,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1、重視課程教育
在如今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人如果受教育水平太低,那麼很可能會在社會競爭當中遭到淘汰。因此,父母如果希望子女今後能夠有一番作為,那麼一定要重視他們的學習情況,及時查缺補漏。
2、兼顧情商培養
孩子要想成才,光憑智力層面上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同時還需要兼顧情商的培養。如果孩子的情商太低,那麼其言行舉止將很難被人們所接納,此時即便他擁有再多的知識儲備,也很難將其轉化為可見成績。
因此,父母在督促孩子學習的同時,也不要忘了矯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言行,確保子女能夠成為一個有內涵有教養的人。
3、鍛鍊個人能力
除了內在涵養以外,孩子的外在能力表現也會對其未來發展造成影響。如果兩個人的知識儲備水平相當,那麼此時能力越出眾的人,則越有機會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因此,父母在平時生活中要對孩子適度放手,讓他們有機會去嘗試完成一些事情,這樣才能對個人能力進行一番磨練。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