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國慶節就要到了,慶國慶,對於爺爺、父親和我來說,都有著不一樣的方式和感受。
我爺爺出生於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爺爺十五歲那年,日軍在北平挑起「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其他多個國家也趁此時機,對我國虎視眈眈。為了保家衛國,爺爺毅然投身抗戰的行列中。他說:「那時候,馳騁沙場,槍林彈雨,場面激烈又危險,可以說生命朝不保夕。但是,為了保衛國家,我們從沒想過生死,心裡想得最多的,就是要打敗敵人,把敵人趕出中國!」
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在當年的10月1日,舉行大型慶典活動——開國大典!爺爺因戰功累累,也被邀請到北京天安門參加了活動。爺爺說,當嘹亮的國歌響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用強有力的聲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時候,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興奮得淚流滿面。爺爺說,那一刻是他一生中最有意義,最難忘的時刻。因為,那是他的第一個國慶節!此後,每年的國慶節,爺爺都會拿出自己的軍裝,穿戴整齊,面向東方,敬禮,然後注目良久。
爺爺看到新中國已經成立,人們成為自己的主人,過上了安穩的生活,便攜妻帶兒回歸故里,過上了「晝出耘田夜績麻」的農耕生活。所以,到了父親這一代,父親說,留在他印象里的,是每年國慶節一放假,就得幫助爺爺收稻穀、剝玉米、拔花生、挖紅薯等等,忙得不亦樂乎。還常常因勞累過度而腰酸腿疼。父親說,他的國慶基本都是在忙碌的勞作中度過的。所以,每年的國慶節,他既盼望又害怕。不過,如今要是問及父親會如何過國慶時,父親會毫不猶豫地說:「勞動著過。因為,民以食為天嘛!」
到了我這一代,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過國慶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門。如捧讀詩書度國慶,國慶七日游,國慶玩漂流,國慶開派對,國慶辦婚禮……每年國慶,我要麼去參加同學聚會,要麼去參加朋友的婚禮,要麼就是約上三五好友,到某個名勝古蹟旅遊。爺爺和父親每次看到我國慶不在家時,總會搖頭笑道:「現在的年輕人,過個國慶都這麼多花樣啊!」
我們一家三代人的慶國慶方式都不一樣。就是這不一樣的方式,折射出人民的幸福,國家的繁榮發展。
70
編審|鄭志忠
傳播仙游聲音·講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仙游報道|微信、微博、企鵝號、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