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小哥交通安全調查

2019-08-26   山西新聞交通頻道



外賣改變生活。特別是在雨雪天氣里,這句話絕不僅僅是一句感悟。此時,舒服地窩在沙發上,點點手機,不一會兒門鈴響起,門外的人一句:「您好,您的外賣。」這頓飯,就算有著落了。打開外賣,飯沒涼,湯沒灑。你或許在感慨,原來幸福這麼簡單。但你似乎從沒有想過,風裡雨里也不知這些外賣小哥是怎麼做到的。

從清晨到深夜,無論高溫還是下雨,他們身披馬甲,肩背保溫箱,腳踩電動車,穿梭於車水馬龍之中。在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頻繁的交通違法和社區擾民也成了這個群體被詬病的原因。

誰在「推」著這些外賣小哥一路飛奔?風雨兼程中,他們的安全如何保障?8月24日,山西晚報記者追蹤了兩名外賣騎手的日常行蹤,關注他們的出行安全。

A 即使遇到下雨也不停歇

8月24日11時,太原淅淅瀝瀝下了一上午的雨。看看手機里推送的天氣預報,太原當日有中到大雨,24歲的外賣小哥韓偉裹緊了身上的雨衣,抹了一把額頭的汗:「鬼天氣,又來了!這活真不好乾!」

前幾天,颱風「利奇馬」侵襲上海,韓偉就在手機上看到一名同行意外身亡的消息。「當時看了自己心裡也有點兒毛,雖然太原沒有颱風,可每年夏天總有幾場雨,下得也不小。」可遇上這樣的惡劣天氣,外賣需求量激增,韓偉的工作微信群里主管會「友情提醒」不得請假,否則將扣罰獎金。正因為如此,遇到雨天,韓偉總是會仔仔細細把電動車檢查一遍。

下雨天,騎得太快,電動車將路上的積水濺到了行人身上。由於趕時間,韓偉對罵罵咧咧的聲音選擇「充耳不聞」。他剛剛被派了一單活,需要在30分鐘內往返6公里,還包括在餐廳等候的時間。「周末餐廳出餐特別慢,而且今天天氣不好。」韓偉有些無奈地說,只能從路上「摳」時間。

這是韓偉的第三份工作。五年前,從忻州老家來到太原之後,他當過保安,還做過餐廳服務員,最終跳槽進入外賣送餐行業。「因為聽別人說,這個工作不用按時坐班很自由,錢又多。之前也有老鄉說,送外賣沒什麼門檻,只要肯吃苦賣力干就能做好。我中專畢業就開始打工了,力氣有的是,就想多掙些錢。」

不過真正進入這個行業,他才發現其實並沒有他想像的那麼容易。

比如他所嚮往的「自由」——其實外賣騎手也有固定工作時間,每天從上午10點30分到晚上8點,都要穿著送餐員馬甲,騎車、送餐,再騎車,繼續送餐:「平台派單給我們,我們就要接。我們沒有休假,只能請假;收入與配送量直接掛鉤。如果送單超時或遇到顧客投訴、差評,都要扣錢。」韓偉告訴記者,他平均每單能賺到6元。乾了一年多,平均下來他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在6000元左右,「雖然沒有月薪過萬那麼誇張,但在太原來說也已經不算少了。」

眼見前面紅燈,韓偉主動停下車,順手摸出手機。一條微信還沒看完,紅燈變綠,他一手拿手機一手扶把手,搖搖晃晃繼續前行:「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被交警處罰過,但干我們這行說沒闖過紅燈,絕對是騙人的。」

B 超時和投訴都要被扣錢

這單外賣要送到一個大型小區,剛到門口,韓偉的車就被保安攔住了:「我們小區不准外賣電動車騎進去。」把車停好,顧不得鎖車,韓偉就抱著外賣往裡跑。

可讓韓偉頭疼的事情還在後面。顧客填的地址在23樓,今天天氣不好,韓偉本打算跟顧客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讓他下來拿。誰知他給顧客打電話,剛響一聲就被掛斷了,接連打了兩三次,都是如此。

眼看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韓偉有點著急了,只能坐電梯送上去。敲開門,顧客一臉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啊!剛才打遊戲呢,就沒接電話,麻煩你送上來了。」「您的外賣,請拿好,如果對我的服務滿意請給好評,謝謝!」韓偉沒有多說什麼,趕緊折返下樓。「還好,沒有超時,不然又白乾了。」韓偉說,剛入職的時候,經驗豐富的前輩就告訴過他,幹這一行最怕遇到的就是超時和投訴。而投訴最多的就是超時,他所在的平台一般規定半小時送達,遲到一分鐘騎手就會被扣一半配送費,遲到30分鐘以上算嚴重超時,一單就要被扣40塊錢。此外,平台每月還會綜合送餐情況進行送達率的計算,達到97%及以上不扣錢,未達到97%的一個百分點就要扣100元。

如果被投訴,那後果更嚴重,甚至可能會被封號。情節輕微的會封號一天,情節嚴重的會封號數日甚至被開除。正因為如此,為了按時將外賣送到顧客手中,交通違法成了不少外賣小哥的選擇。

闖紅燈、逆行……在外賣小哥「爭分奪秒」的同時,這些違法行為也成為他們被詬病的原因。「其實,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對,但真遇到趕時間的時候,只能心存僥倖,希望別被交警抓住吧。」韓偉坦承,有時候看到路口沒有交警,自己又趕時間,也曾冒險闖過紅燈。「其實,我們每天上班前都要開會進行安全教育,要戴頭盔、要遵守交通規則,什麼都講。」韓偉說,自己第一次被交警抓到是因為在路上逆向行駛,但是那條路的確逆行方便些。他事後才聽同事說起,交警現在已經在嚴管非機動車和行人交通違法,快遞外賣行業更是「重中之重」。「規矩是自己摸索出來的,現在要是不小心違法被抓到了,啥也不說,趕緊交錢認罰,不要耽誤時間。」韓偉有些無奈地說。

C 小哥總結外賣「四大悲劇」

忙碌了一中午,一直到下午1點半,韓偉才能坐下來稍微休息一下。休息間隙,韓偉打開了話匣子,講起了外賣小哥的心酸。

韓偉稱,客戶定位出問題、商家機器出故障、天氣不好、遇上沉迷遊戲的顧客,堪稱外賣「四大悲劇」。之所以這麼說,主要是因為這四個因素,都極易導致外賣超時。

定位不准就不用說了,多跑路還容易遲誤。商家接單系統一出故障,「少說也要耽誤十五分鐘,天氣不好尤為糟糕。尤其怕雨雪天,路面滑,前兩天下雨的時候我就摔了一跤,膝蓋腫了一大塊。」韓偉說,那天他還丟了兩個外賣,簡直是屋漏偏逢連陰雨。

這還不算最慘的,韓偉說,雨天送奶茶很崩潰,「車不穩的話,奶茶容易灑。」雨天路又滑,一灑,又得賠錢,遇上脾氣不好的顧客,不僅挨罵還會影響下一單的配送。至於玩遊戲的顧客,尤其住高層還玩遊戲的,用韓偉的話說,「比較難伺候」。他們不可能下樓取餐,送餐時間又正值高峰期,等電梯要時間,背著碩大的餐包還不好擠電梯。儘管如此,還必須背著餐包,因為直接拿出來外賣既要擔心餐包里剩餘的餐品被偷竊,又要擔心手裡拿的菜品在擁擠的人群中被擠壞。

但高層所帶來的挑戰遠不止此,「有的單元樓,電梯老化,容易出故障,兩個電梯只有一個能用就不說了,剩下的一個還可能困人。」韓偉就曾被困過十幾分鐘,「幸虧那個樓里的住戶還算體諒,但之後幾單都誤了,一天損失好幾百。」有時候,迫於無奈的他只好爬樓梯,餓著肚子,十多層樓,爬上去,跑下來,還得再送下一單。

D 資深小哥:做一行就要精一行

在規定時間內送餐,只有「破壞規則」一種選擇?作為一名資深外賣小哥,任志鵬不這麼看。他已連續從事外賣送餐工作3年,是所在站點績效榜單前三名——日均配送35單,準時率100%,好評率99%。

要想賺錢多,只能靠提高配送量。專職送餐員要求的工作時間為,每天10點半到中午1點半,下午5點到晚上8點必須在崗,其他時間可以自由接單。為了每月的配送量能保持住,任志鵬每天從上午10點半一直要工作到晚上10點,「每天的時間就這麼多,每單送得越快,接的單數才能越多。」

任志鵬對自己配送區域的每條道路、每個小區和每棟商務樓十分熟悉,「哪個小區有幾個門,從哪個門進最方便,這些都是靠跑出來。」任志鵬說:「新來的人往往找路就要浪費很多時間,單量肯定比我們少,賺的也沒有我們多。」

「惹顧客生氣、讓交警頭疼的,基本都是新騎手,這也導致別人對我們這個職業有誤解,甚至懷有敵意。」任志鵬解決「時間壓力」的辦法,就是利用休息時間,騎著車到處認路。他坦言外賣行業也是有「鄙視鏈」的,「老騎手」往往也對「新騎手」頗有微詞:「騎手不光是體力活,也是服務業,對商家和顧客都要有服務意識。做一行就要精一行,遇到困難就要想辦法解決。」

即便如此「正能量」,任志鵬也有自己的憂慮。特別是最近,外賣小哥意外身亡、發生車禍的消息不斷傳來,讓任志鵬和同事們也都感慨不已。「我們平時沒有休息日,可以請假,但遇到壞天氣,往往不能請假。」任志鵬說,這麼多年,他也早已習慣這種緊張的工作。

周六碰上下雨天,讓夏末的太原給人一種深秋的感覺。這種天氣,大家都選擇在家裡休息,可任志鵬卻不敢停歇。讓任志鵬感到欣慰的是,當天的單量完成得還不錯,「根本停不下來,一單還沒送完,新單子又進來了。」為了不影響大家,任志鵬都是一路小跑地送餐。「毫不誇張地說,汗水雨水混雜在一起。」任志鵬告訴記者,不少人還留言「小哥注意安全」「不著急」「慢慢來」,這讓他特別感動。

山西晚報記者 楊晶 實習生 翟蔚然

2 生活與安全 哪個更重要?

他們是忙碌的一群人,每天穿著回頭率極高的小黃衣小藍衣,戴著頭盔,騎著電動車風馳電掣,穿梭在城市的街頭巷尾。他們就是帶給我們便利和舒適的外賣送餐員,大家更喜歡親切地稱他們為「外賣小哥」。

有網站推出的十大高危職業排行榜上,外賣送餐員這個職業赫然在列。姑且不提這份榜單的可靠性,但近年來外賣小哥送餐時發生交通事故的數量在急劇增長倒是真的。加之最近頻頻傳來外賣小哥車禍、中電等意外,也使得外賣小哥的安全引發全社會的關注。

8月20日至25日,山西晚報記者走訪調查,進一步關注外賣騎手群體的道路安全狀況。

在機動車道疾馳 外賣小哥撞傷路人

送餐時,外賣小哥往往就像在與時間賽跑。然而,在爭分奪秒的同時,卻也導致交通違法行為上升,有時候還會引發事故。前不久,太原市就發生一起外賣小哥撞倒騎車人的事故,所幸人員沒有大礙。這起事故發生在7月30日中午12時許,正是外賣騎手工作最火熱的時段。據了解,當時這名騎手沿迎新街北二巷由西向東行駛,為了追求速度,騎電動車的他選擇了在機動車道疾駛。

行至距離新蘭路口還有約300米處時,情況突然出現,一名同樣騎著電動車的女子,從馬路南側突然出現。騎車女子說,她當時準備穿越馬路,前往路北。由於有路旁綠化帶遮擋視線,騎車女子幾乎是突然出現,外賣騎手毫無準備,雙方發生碰撞。騎車女子被撞倒在地,無法動彈。

一看撞了人,外賣騎手一臉茫然,一再聲稱自己當時「沒有看見」。對此,有圍觀者表示:「你要在非機動車道走,肯定能看見,也就發生不了這事。」無論如何,事情已經發生,受傷女子被送往醫院,外賣騎手只好陪伴前往。這下,這名騎手不僅無法完成送餐任務,還要承擔相應的急救費用和診療費用。

四大原因造成外賣小哥事故高發

為什麼外賣小哥交通違法及相關事故高發?一位送餐員的回答,或許代表了大多數外賣小哥的想法,「入行時也知道送餐屬危險職業,告誡自己決不闖紅燈,可是現實做不到,時間太緊了!公司規定的超時罰款特別嚴格,送晚了遭投訴還要被罰幾百元,電動車只能騎得飛快,很多同事都出過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

交警部門通過梳理髮現,不按車道行駛、逆向行駛、加裝改裝車輛、闖紅燈,是外賣小哥最易發生的違法行為。交警部門調查後發現,四大原因造成外賣小哥交通事故高發。

一是騎行速度過快。外賣小哥的工作就是與時間賽跑,且送餐時間基本都在交通高峰期,如果送餐量或時間未達到要求,或者收到投訴、差評,收入會相應減少。因此,縮短送餐時間就意味著多賺錢,「快」成了他們的第一追求。

二是外賣小哥在騎行過程中往往一心二用。外賣小哥一般會選擇在騎行時使用手機查看訂單信息,難免分散注意力,從而導致發生交通事故。

三是騎手安全意識淡薄。外賣小哥偏年輕化,易忽視配送道路上的安全問題,為了搶時間,有些人往往不顧交通規則,逆行、闖紅燈、超車較為常見。

四是工作量大易疲勞。外賣小哥往往長時間工作,非常疲勞,容易造成睏倦瞌睡、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現精神恍惚,在騎車的過程中,極大地增加了交通安全隱患。

僅三成消費者關注送餐時間

你最關注的外賣問題是什麼?你能接受外賣等待時間是多長?你是否見過外賣小哥交通違法……8月20日至23日,針對外賣的各種問題,山西晚報記者在線上進行了問卷調查,376名網友參與了調查。

出乎意料的是,對於很多外賣小哥在意的送餐時間,外賣用戶關注的並不多。在外賣的用戶體驗方面,用戶最不能容忍的是飯菜衛生不合格,而對於送餐時間,僅有32.9%的人比較關注。

輪到外賣小哥登場了,超過62%的用戶表示,可以忍受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的送餐時間,而能忍受1個小時以上的,僅有3.4%。

你平常是如何對待外賣小哥的?數據顯示,大多人的態度還是比較和藹的,接近91%的人表示,沒對外賣小哥發過脾氣。不過,如果是發脾氣,送餐慢則成為用戶發火的主要原因。此外,外賣員的態度不好,也容易把用戶的火「拱」起來。

此外,在調查中,69.5%的受訪者直言外賣送餐員違反交通規則現象常見。為減少外賣送餐員闖紅燈,51.6%的受訪者能接受外賣晚些到達,10.2%的受訪者表示不願意,38.3%的受訪者表示視情況而定。66.4%的受訪者希望外賣企業對員工送餐晚達情況在業績上寬容處理,54.6%的受訪者希望外賣企業對員工加強交通安全培訓。

市民建議限制外賣人員的派單數量

外賣雖然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部分外賣小哥的交通違法行為卻讓人反感。記者走訪期間,不少市民也表達了各自的心聲。「道路是大家的,秩序要靠每一個人遵守和維護,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太原市民劉先生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外賣電動車交通亂象,給城市道路交通安暢帶來了不少隱患,不僅需要相關部門治理和宣傳,更需外賣管理企業制定相關制度,從源頭予以規範,讓外賣小哥形成自律,規範行駛。「送餐要量力而行,不要為了錢丟了安全和生命。」市民周先生稱,有些外賣小哥為了多掙錢,大量增加各自的派送單,從而導致時間緊、路段長,這也成為一些外賣電動車長期違反交通法規的主要因素,希望管理企業嚴格限制派單數量,讓外賣人員有充足時間送餐,這樣既避免了交通違法行為的出現,對外賣人員也是一種保護。

市民萬女士則認為,大家應該對外賣小哥多一些理解和包容。「遇到雨雪天氣或者特殊情況,不要對外賣小哥太過苛刻。」萬女士認為,應該珍惜自己手中的評價,不要隨便輕易就給差評。「收到外賣的時候,更應該對小哥說一聲『謝謝』。」萬女士這樣建議。

外賣小哥多採用眾包模式

記者採訪了多名外賣小哥,很多小哥說有保險,但他們的保險最多能報多少錢,他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而且,外賣小哥大多是眾包的模式。眾包,是外賣派送出現以後產生的一種新的用工形式,工作者和公司之間沒有任何的合同,配送公司在規避風險的同時,把外賣小哥的權益保障推給了保險公司,每天只扣幾塊錢購買意外險,賠付額不過幾萬塊錢。

山西鼎信澤律師事務所張建華律師表示,眾包這種用工形式更偏向於僱傭關係,按照法律的相關規定,雇員在僱傭過程中發生人身損害,或者是致人損害,這種是由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說雇員在僱傭過程當中自身有過錯,要減輕僱主的相應責任。如果說送餐員使用的交通工具不當,比如說無牌無證,致人損害,在送餐員個人無法承擔個人賠償責任的情況下,配送公司也應該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商家出措施約束騎手

那麼,針對外賣騎手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外賣公司有沒有建立相應的制度,來規範騎手的行為呢?

記者走訪了多家外賣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外賣平台會在送餐的速度和安全之間進行考量,針對騎手的地理位置還有距離,還有天氣情況和各種單量進行測算,測算以後計算出最合理的配送時間和路線。

為了加強騎手的交通安全意識,他們一直在對騎手進行交通安全培訓,並且設置配送督導員,督導員分散在街頭上,及時勸導制止騎手不戴安全頭盔、闖紅燈、逆行等交通違規行為。尤其是對違規的外賣小哥,將記錄其違規行為,違規人員及其所屬代理商將受相應處罰。

此外,外賣平台工作人員表示,並不是騎手送餐遲到的每一單都會被處罰,而是要對騎手各個方面的表現進行綜合考量,才能決定是否對騎手進行處罰。外賣平台還對騎手的接單量進行合理控制和優化,避免騎手接單過多,壓力過大,導致違反交規、超速行駛。

同時,加強騎手在特殊狀況下的申訴和協助機制,比如說遇到惡劣天氣,用戶聯繫不到還有送餐車出現故障等,這些特殊情況,騎手可以第一時間快速反饋,減少他們的心理壓力。

多部門聯手讓外賣小哥更安全

此前,公安部交管局會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召開全國公安交管部門視頻會,對快遞外賣行業電動自行車的交通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加大快遞外賣的秩序整治力度,嚴查嚴管配送員闖紅燈、逆行、占用機動車道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對負有交通事故責任、多次嚴重違法的,納入失信記錄,督促企業落實清退和禁入措施。加強源頭管理,對企業新增配送電動自行車,要督促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對企業在用超標電動自行車,要督促設置過渡期,逐步淘汰更換成符合國家標準的車輛。」

為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門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快遞暫行條例》要求,積極會同快遞外賣行業組織、企業建立協作工作機制,建立信用懲戒機制,共同加強快遞外賣行業電動自行車管理。不使用超標電動自行車等非法車輛進行配送。騎行配送車輛,要佩戴頭盔,不打電話、不刷微信,不分心駕駛。自覺抵制占用機動車道、闖紅燈、逆行、超速、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配送車輛不亂停亂放,影響過往車輛和行人通行。

為了整治外賣車輛交通違法,降低外賣車輛導致的交通事故,國內多地此前均出台了相應的管理和整治措施。太原交警也多次針對外賣小哥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向外賣小哥講解日常工作中常見的交通違法。

交警部門提醒外賣小哥,送餐路上請牢記交通安全,摒棄闖紅燈、逆行、超速、分心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遵守交通法規,守法駕駛,平安送達,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負責。同時,也提醒廣大消費者,少一分催促,多一些等待,多一些理解。

治理外賣小哥闖紅燈,歸根結底要讓他們「慢」下來,而讓他們慢下來,企業的「指揮棒」也是關鍵。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監管部門可以通過曝光等方式進一步倒逼企業升級技術、優化管理,比如推出更科學合理的獎懲規則,尋求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優化平台調度等,讓外賣小哥不再為「趕時間」顧不上交通安全。

(山西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