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歷史業績好的,不如選擇低估的寬基指數基金

2019-09-17     小狗錢錢錢

作者:盧小錢(未經本人授權,禁止在其他平台轉載)

溫馨提示:愛學習的人,都點右上角關注了!

新手買基金的時候都願意先看看這個品種的歷史收益率,特別是近一年來的收益情況。

看見收益率高的產品,就以為在未來也會同樣獲得這樣的高收益,原因在於買權益類產品之前,大家更多接觸的投資品類都是固定收益類產品,這類產品的特點就是,提前標註好了一個收益率,到期按照約定好的收益率兌付。當然哪個收益率高就選哪個嘍。

而權益類產品的收益是波動的,有上漲也有下跌,既有收益也有虧損。如果此時還是按照投資固收類產品的思維定式去投資權益類產品,那一定對出現特別大的偏差。

固收模型長期影響投資者的感覺,即使知道了權益類產品有波動,大家也會認為現在收益好的產品,未來大機率也會收益好。事實上,卻不是這樣的,有很多數據顯示今年的冠軍基金或者排名前十的基金,到了下一年,有可能連平均收益都跑不贏。

買股票相信大家有這種感覺,明明這支股票漲的很好,結果當自己一買入就開始進入了無休止的下跌。

股票價格的上漲和下跌源於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估值,另外一個方面是公司本身的盈利狀況。

往年盈利好的公司,下一年的盈利好不好,是一個未知數。一個公司盈利好不好,並不是經營者努力去經營它,就會有一個好的盈利。

影響公司盈利的因素有特別特別多,周期、市場、消費者、管理層、政策等等,包括競爭對手也會影響到公司盈利,一個常年盈利良好的企業,一定會有其它競爭者想要進來分一杯羹。

只有極少數護城河足夠高的公司,其盈利比較可靠,這種公司太少了。我們看一下,公司的平均壽命就知道,好公司太稀有。

估值對於股價的影響就更加讓人難以琢磨了。一家公司合理的估值在10~20倍,美股長牛,其整體估值水平並不高。

在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決定了A股市場容易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即使公司的盈利良好,其股價也會出現非理性下跌。如果只是單純的根據歷史業績來選擇投資標的,基本上會陷入追高的境地。

按歷史業績排名讓我想到了學生時代的排名,一個班級里考前三名的同學,在下一次考試排名中,繼續進入前三名的可能性大呢,還是說其他同學進入前三名的可能性大?

很明顯,現在學習好的同學大機率在下一次考試中表現依然不會差,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主要取決於自己。成績好的同學只要繼續努力學習,下一次還會是那個學習成績好的。

公司之間的競爭要比學習成績之間的競爭複雜的多。

買過高價股的人深有體會,高位被套很多年都難以解套,好東西也要便宜的時候買才合適。

追漲不靠譜,但是讓人買入持續下跌的標的,顯然更加困難。

一開始我也是不能接受虧損的,慢慢的了解了估值體系後,發現了價格波動的規律,開始明白承受暫時的浮虧,是為了獲得更準確的收益。

慢慢明白選擇歷史業績好的,不如選擇低估的寬基指數基金。

( 感謝閱讀,如果覺得有用,幫作者分享一下吧,您的朋友一定會感謝您的分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M8CSG0BJleJMoPMhc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