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在今年的河北省兩會上,脫貧攻堅再度成為各方熱議的高頻詞。
沽源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脫貧任務繁重,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如何打好脫貧攻堅戰?近日,人民網專訪了河北省人大代表、張家口市沽源縣委書記郭有和。
圖為人民網專訪河北省人大代表、張家口市沽源縣委書記郭有和現場。 周博 攝
下苦功夫啃硬骨頭 精準施策助脫貧
人民網:沽源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脫貧任務繁重,請介紹一下2019年沽源縣脫貧攻堅推進的怎麼樣了?
郭有和:沽源縣地處張家口壩上地區,環境惡劣,條件艱苦,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發生率高,是河北10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2019年,沽源縣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緊盯「高質量脫貧、高水準迎檢」工作目標,打出一系列精準扶貧「組合拳」,舉全縣之力強勢推進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去年,沽源縣99個貧困村、13609人脫貧出列,全縣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79%。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沽源縣始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政策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下苦功夫啃硬骨頭,先後開展了危房改造「清倉」、慢病救助「見底」、教育資助「全覆蓋」等多個專項行動,做到扶貧惠民政策落實不遺不漏。
郭有和:我們始終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高質量脫貧的核心舉措,統籌推進了主導產業培育、到戶產業幫扶、光伏扶貧、生態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電商扶貧和科技扶貧等系列專項行動,全方位帶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持續提升貧困群眾造血能力。同時,著眼城鄉統籌,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期間實施了126個自然村、26915人的搬遷工程,規模位居全省第四。通過2019年集中力量攻堅掃尾,已圓滿完成搬遷任務。
現在全縣665個自然村全部實現通動力電、通硬化路、通4G寬頻,永久保留行政村全部配齊標準化衛生室、村民活動室和健身文化廣場,貧困村人居環境實現了質的改善,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得到了提升。
打好「四張牌」 走「活」產業扶貧「棋」
人民網:脫貧攻堅戰,產業扶貧是治本之策,請您介紹一下沽源如何持續走「活」產業扶貧「棋」的?
郭有和:沽源是深度貧困縣,要想發展好扶貧產業,必須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走出一條符合沽源實際的綠色發展、生態強縣之路。在這一方面,沽源縣打出了「綠色牌」「品質牌」「精準牌」「科技牌」這四張王牌,持續走「活」了產業扶貧這盤「棋」。
一是打好「綠色牌」。沽源縣始終把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作為推進首都「兩區」建設的當頭炮,2019年實施退水還旱50406畝,關停機井1135眼,超額完成了省下達壓采任務。通過全面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沽源縣地下水位實現止降回升,回升幅度居張家口市首位。
二是打好「品質牌」。為助力扶貧產業向「品牌化」方向發展,沽源縣傾力打造了「沽之源」區域品牌,並藉助北京市、中國聯通和農業農村部農影中心幫扶機遇,在北京召開「沽之源」區域品牌發布會,在特色農副產品品質提升和品牌建設上邁出了重要一步。
三是打好「精準牌」。沽源縣採取縣級領導「1+1」(包聯 1個貧困村帶1個非貧困村)分批次包聯行政村的方式,在逐村謀劃扶貧產業項目的基礎上,全程跟蹤項目落實,逐村培育壯大扶貧主導產業,逐戶落實到戶產業項目。我們先後引進了總投資8.52億元的玖興肉雞養殖和總投資2億元的美核家速凍果蔬、冷榨亞麻籽油深加工等一批扶貧龍頭企業,培育了亞麻油加工、馬鈴薯加工、肉雞養殖、金蓮花和食用菌種植等一批扶貧特色產業。
四是打好「科技牌」。堅持「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志」的理念,沽源縣採取送技下鄉、專家培訓、田間講授等多種形式,集中開展了全覆蓋式科技培訓,實現了233個行政村農業科技培訓、有意願農村貧困人口培訓和培訓資料發放三個「全覆蓋」,切實提高了貧困群眾的自我脫貧、持續發展能力。
為健康扶貧「把脈開方」 治好病根拔窮根
人民網:由於壩上特殊的氣候環境,因病致貧、返貧的幾率高,請您介紹下沽源在推進健康扶貧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郭有和:健康是民生之要、脫貧之基。沽源縣地處塞北、氣候寒冷,受氣候條件和醫療條件落後影響,因貧致病比例比較高,全縣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比例占到40.5%。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堅持把做好健康扶貧作為解決「三保障」突出問題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努力讓所有貧困人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讓健康扶貧切實「見底、見實、見效」。
現在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比例達到100%,個人繳費部分由財政全額資助,縣鄉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政策執行率達100%。同時,我們還健全和完善了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保障體系,2019年三重保障共為貧困患者報銷的費用高達16520.71萬元。
郭有和:在落實大病保險以及臨時救助的基礎之上,我們又開展了大規模的慢病救助「見底」行動。針對貧困人口患門診慢病較為集中的狀況,持續推進門診慢病救助「見底」行動,2019年為10399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進行了免費體檢,累計為20868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辦理了慢病證,做到了應辦盡辦、應助盡助。
此外,我們還集中開展了農村貧困患者大病專項救治,對3106名大病貧困患者建立了台帳、實行在冊規範管理,確保不讓任何一名貧困人口因患大病出現返貧。
扶貧新模式 電商直播助農特產品擴銷路
人民網: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沽源縣農民也當起了主播,甚至出現了電商直播村,請您介紹一下電商扶貧相關情況。
郭有和:沽源縣始終堅持把電商平台作為貧困群眾創收創業的平台來打造,並實行了項目帶動、業務培訓和電商銷售「三結合」的扶貧新模式。2019年以來,沽源縣實施了京冀對口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電商消費扶貧項目,吸引了38家企業與合作社參與電商消費扶貧,帶動1300多戶貧困戶實現了增收;完成農產品標準化溯源體系項目建設,對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進行優先採購幫扶,目前已簽約貧困戶有163戶。同時,沽源縣還開展了各類電商培訓158期,培訓了5517人次,有效提高了群眾的電商創業能力。
此外,通過強化地方品牌培育,全縣100多種產品實現了在網上的展覽展示,極大拓寬了沽源農產品銷售渠道,貧困戶的產品再也不愁賣了。據統計,2019年全縣農特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2176萬元,比2018年增長40.82%。
嚴格落實「四個不摘」 為穩定脫貧上好「保險閥」
人民網:2020年,河北省310萬農村貧困人口要全部脫貧,736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請您介紹一下新的一年沽源縣有什麼樣的計劃?
郭有和:目前,我縣還有1576名貧困人口尚未脫貧,確保在2020年6月底以前全部脫貧。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們將堅持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兩手抓」,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標準不降、力度不減、人員不撤,確保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打好脫貧攻堅戰。
2020年,我們將繼續保持攻堅態勢,持續抓好「三保障」政策落實、產業就業扶持和兜底保障等工作,落實落細各項惠民政策,確保上半年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條件,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同時,集中時間和精力,對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開展全面「回頭看」,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改造提升工程,查漏補缺、完善提升,堅決以紮實過硬的扶貧脫貧成效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
郭有和:接下來,我們將把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銜接,因地制宜培強壯大特色扶貧產業,深入實施就業扶貧工程,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增強造血能力。
此外,我們還要進一步完善脫貧防貧機制,對脫貧人口和非貧邊緣戶進行動態管理,逐級逐戶逐人建立脫貧防貧台帳,精準落實脫貧防貧措施,堅決杜絕返貧增貧問題發生。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點擊上方「關注」按鈕可以訂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