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跌倒,家裡的老人一定要看看喲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我們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每年有64.6萬人因跌倒而死亡。年齡是導致跌倒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或受重傷的風險最大。年齡越大,風險也越高。

在美國,老年人跌倒後受輕傷或重傷的比例高達20%~30%。跌倒也是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年人跌倒後有超過一半的人受傷。

導致老年人發生跌倒的因素有很多種,如生理因素、病理因素、藥物因素和心理因素,還有環境因素和社會因素。

從生理功能角度看,老年人步態的穩定性和平衡功能是會隨年齡增加而下降。

同時,中樞神經系統和骨骼肌肉系統的退化,以及許多急、慢性疾病及心理因素,都會造成老年人腿腳不便,也會增加跌倒的風險。

年齡是導致跌倒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但這並不是說,

老年人跌倒不能預防。


生活環境方面,地面防滑處理、室內光線調整、步行輔助設備的選擇、各種扶手的安置以及家具位置的正確擺放等,都有助於預防老年人跌倒。

個體方面,老年人也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預防跌倒。

1

鍛鍊身體

運動是預防跌倒的有效手段。合理的運動能提高身體機能,防止骨量流失,增強韌帶強度。可以讓老年人堅持參加規律的體育鍛鍊,增強肌肉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平衡能力、步態穩定性和靈活性。

2

合理藥物

老年人或照料者需了解藥物的副作用,注意用藥後的反應。

3

多曬太陽

通過補鈣、曬太陽、身體鍛鍊防治骨質疏鬆,增強骨骼強度,降低骨折的風險。

我們還為您設計了便於老年人開展的毛巾操,通過使用一條小小的毛巾,就可以達到鍛鍊身體的效果。

毛巾操動作簡單,易於學習,而毛巾便於隨身攜帶,可以隨時練習。

毛巾操是專門為中老年人設計,共有九個動作,難度適中。

通過練習可以增強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靈活性、柔韌性,改善身體的穩定性,預防摔倒。

您不妨跟著視頻一起嘗試著做一做。


因此,老年人跌倒是由多種風險因素共同引起的,不是自然規律。大多數跌倒是可以通過改善環境因素、提升自身能力等方式來預防的。

老年人跌倒既有內在的危險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險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結果。

生理因素

(1)步態和平衡功能

步態的穩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損是引發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步態的步高、步長、連續性、直線性、平穩性等特徵與老年人跌倒危險性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老年人為彌補其活動能力的下降,可能會採取更加謹慎地緩慢踱步行走,造成步幅變短、行走不連續、腳不能抬到一個合適的高度,引發跌倒的危險性增加。另一方面,老年人中樞控制能力下降,對比感覺降低,軀幹搖擺較大,反應能力下降、反應時間延長,平衡能力、協同運動能力下降,從而導致跌倒危險性增加。

(2) 感覺系統

感覺系統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前庭及本體感覺,通過影響傳入中樞神經系統的信息,影響機體的平衡功能。老年人常表現為視力、視覺解析度、視覺的空間/深度感及視敏度下降,並且隨年齡的增長而急劇下降,從而增加跌倒的危險性;老年性傳導性聽力損失、老年性耳聾甚至耳垢堆積也會影響聽力,有聽力問題的老年人很難聽到有關跌倒危險的警告聲音,聽到聲音後的反應時間延長,也增加了跌倒的危險性;老年人觸覺下降,前庭功能和本體感覺退行性減退,導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以上各類情況均增加跌倒的危險性。

(3)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變往往影響智力、肌力、肌張力、感覺、反應能力、反應時間、平衡能力、步態及協同運動能力,使跌倒的危險性增加。例如,隨年齡增加,踝關節的軀體震動感和踝反射隨拇指的位置感覺一起降低而導致平衡能力下降。

(4)骨骼肌肉系統

老年人骨骼、關節、韌帶及肌肉的結構、功能損害和退化是引發跌倒的常見原因。骨骼肌肉系統功能退化會影響老年人的活動能力、步態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舉步時抬腳不高、行走緩慢、不穩,導致跌倒危險性增加。老年人股四頭肌力量的減弱與跌倒之間的關聯具有顯著性。老年人骨質疏鬆會使與跌倒相關的骨折危險性增加,尤其是跌倒導致髖部骨折的危險性增加。

病理因素

(1)神經系統疾病:卒中、帕金森病、脊椎病、小腦疾病、前庭疾病、外周神經系統病變。

(2)心血管疾病:體位性低血壓、腦梗死、小血管缺血性病變等。

(3)影響視力的眼部疾病:白內障、偏盲、青光眼、黃斑變性。

(4)心理及認知因素:痴呆(尤其是Alzheimer型),抑鬱症。

(5)其他:昏厥、眩暈、驚厥、偏癱、足部疾病及足或腳趾的畸形等都會影響機體的平衡功能、穩定性、協調性,導致神經反射時間延長和步態紊亂。感染、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血氧不足、貧血、脫水以及電解質平衡紊亂均會導致機體的代償能力不足,常使機體的穩定能力暫時受損。老年人泌尿系統疾病或其他因伴隨尿頻、尿急、尿失禁等症狀而匆忙去洗手間、排尿性暈厥等也會增加跌倒的危險性。

藥物因素

研究發現,是否服藥、藥物的劑量,以及復方藥都可能引起跌倒。很多藥物可以影響人的神智、精神、視覺、步態、平衡等方面而引起跌倒。可能引起跌倒的藥物包括:

(1)精神類藥物: 抗抑鬱藥、抗焦慮藥、催眠藥、抗驚厥藥、安定藥。

(2)心血管藥物:抗高血壓藥、利尿劑、血管擴張藥。

(3)其他:降糖藥、非甾體類抗炎藥、鎮痛劑、多巴胺類藥物、抗帕金森病藥。

心理因素

沮喪、抑鬱、焦慮、情緒不佳及其導致的與社會的隔離均增加跌倒的危險。沮喪可能會削弱老年人的注意力,潛在的心理狀態混亂也和沮喪相關,都會導致老年人對環境危險因素的感知和反應能力下降。另外,害怕跌倒也使行為能力降低,行動受到限制,從而影響步態和平衡能力而增加跌倒的危險。

環境因素

昏暗的燈光,濕滑、不平坦的路面,在步行途中的障礙物,不合適的家具高度和擺放位置,樓梯台階,衛生間沒有扶攔、把手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危險,不合適的鞋子和行走輔助工具也與跌倒有關。

室外的危險因素包括台階和人行道缺乏修繕,雨雪天氣、擁擠等都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

社會因素

老年人的教育和收入水平、衛生保健水平、享受社會服務和衛生服務的途徑、室外環境的安全設計,以及老年人是否獨居、與社會的交往和聯繫程度都會影響其跌倒的發生率。


小貼士

跌倒是指突發、不自主的、非故意的體位改變,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國際疾病分類(ICD-10)對跌倒的分類,跌倒包括以下兩類:(1)從一個平面至另一個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倒。 

跌倒是我國傷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則為首位。老年人跌倒死亡率隨年齡的增加急劇上升。跌倒除了導致老年人死亡外,還導致大量殘疾,並且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跌倒後的恐懼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動能力,使其活動範圍受限,生活質量下降。

老年人跌倒的發生並不是一種意外,而是存在潛在的危險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在西方已開發國家,已經在預防老年人跌倒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干預,大大降低了老年人跌倒的發生。本指南從公共衛生角度總結了國內外老年人跌倒預防控制的證據和經驗,提出了干預措施和方法,以期對從事老年人跌倒預防工作的人員和部門提供技術支持,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發生。

老年人跌倒的干預策略和措施

老年人跌倒的發生,並不像一般人認為的是一種意外,而是存在潛在的危險,因此老年人跌倒完全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積極地開展老年人跌倒的干預,將有助於降低老年人跌倒的發生,減輕老年人跌倒所致傷害的嚴重程度。

(一)干預流程

老年人跌倒干預應遵循一定的工作流程。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傷害預防四步驟公共衛生方法可用作老年人跌倒的干預流程和工作模式。

1.現狀評估

通過監測、調查或常規工作記錄收集老年人跌倒信息,掌握老年人跌倒的發生情況和危險因素等,對老年人跌倒狀況進行評估。

2.確定危險因素

從現狀評估得到的信息中,分析本地區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和存在的危險因素,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人群、不同環境、經濟條件和醫療保健服務等特點,確定哪些因素是可以進行改善的,制定優先干預計劃。

3.制定和評估干預措施

根據本地區老年人跌倒現狀和危險因素的評估,按照教育預防、環境改善、工程學、強化執法和評估的「5E」原則,制定本地區老年人跌倒干預的措施。

通過對已開發國家所做的跌倒干預措施進行循證研究,WHO推薦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4.組織實施

老年人跌倒控制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政府應成立多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制定預防老年人跌倒工作規範,明確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對一個社區來說,它需要社區管理部門制定支持性政策,加強社區管理;需要物業部門加強社區物理環境的管理和修繕;需要公共衛生部門的技術指導;需要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個性化衛生服務;需要家庭子女的密切配合;需要老年人的具體參與等,全面落實所制定的干預措施。

-END-

版權聲明

圖片來源網絡

供稿:市疾控中心慢病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Eh_1G4BMH2_cNUgCE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