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被罰寫檢討,每一句都真誠反省,細心老師卻發現「端倪」

2020-02-24   文竹媽媽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班裡調皮搗蛋的孩子,被老師懲罰寫檢討是家常便飯的事。有些孩子寫的檢討書磕磕巴巴,有些孩子寫的檢討書通篇「我錯了」,但卻暗藏小心思,其實作為老師,有時候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小學生被罰寫檢討,每一句都真誠反省,細心老師卻發現「端倪」

曾看到老師分享小學生的檢討書,找到亮點後忍不住笑噴。班裡有一個十分淘氣的學生浩浩(化名),陳老師鬧心不已。浩浩學習成績還算不錯,特別是語文一科,但是他上課不是開小差,就是跟其他同學講話。

陳老師上課時想要維持課堂紀律,就少時刻關注浩浩的動態。課堂之上,陳老師還算鎮得住這位「小魔王」。可是下課之後,他的調皮搗蛋行為越發升級,根本管不住。為此,陳老師多次與浩浩的爸爸媽媽溝通,但都收效甚微。

之後,陳老師總算抓到浩浩的小辮子。浩浩與隔壁班的同學,兩人因為下午的足球賽起了爭執,當場在教室走廊打了起來。陳老師趕到現場,馬上把兩人拉開。在得知是浩浩先動的手,陳老師不僅對他批評教育,而且責令寫檢討。

小學生被罰寫檢討,每一句都真誠反省,細心老師卻發現「端倪」

浩浩當時有點不情願,但還是乖乖寫好檢討上交。而這份檢討,他還耍了一點小伎倆,陳老師輕鬆識破。剛開始收到檢討的時候,陳老師一看,字句倒十分工整,每一句都真誠反省,細心的老師卻發現了「端倪」。

端倪即是「老師我不服氣」「我氣你不行嗎」,陳老師當即笑出了聲,既生氣浩浩不知悔改,也佩服他還能寫出藏頭詩。之後,陳老師把這份檢討告知浩浩父母,他們當時也是一笑,但之後也嚴厲批評他,直到他真心悔改。

父母如何讓孩子知錯能改?

01溫和溝通

孩子犯錯之後,最害怕父母不由分說又打又罵。父母發泄一通之後,卻沒有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而孩子自然也無法形成對錯觀念,自然不懂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那下次遇到類似事情,也會一犯再犯。

小學生被罰寫檢討,每一句都真誠反省,細心老師卻發現「端倪」

02反省機會

想要孩子知錯能改,首先父母要批評教育,告訴孩子的行為錯處。這個時候,孩子的心情自然是無比沮喪的,同樣會需要消化父母所說的內容。父母要給予他反省機會,父母的這一舉動,其實會比打罵的效果來得好,因為相信的力量很強大。

03適當懲罰

孩子犯錯之後,肯定是要得到相應的處罰,且父母要把握好懲罰的力度與錯誤相對應。有些孩子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父母的口頭教育不能讓他明白事態嚴重性,那麼寫檢討、面牆反省等懲罰就讓他印象深刻。

孩子犯錯之後,父母的處理對策攸關三觀建立。不能因為孩子鬼靈精怪耍了點小心思,就一撇帶過,更應該抓住機會讓他靜思己過。

今日互動話題:你對犯錯的孩子定了哪些懲罰措施?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