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湖北話吃熱乾麵,被吐槽沒河南味兒的信陽,卻是河南人的驕傲

2019-05-20   背著女兒去旅行

一座城市的地域味道,往往體現在當地居民的日常方言與飲食習慣上。前不久去了一趟河南最南端的信陽,這一座傳聞中總被吐槽「說湖北話、吃熱乾麵、最沒有河南味兒」的城市,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為河南省的南大門,信陽地處南北分界的江淮之間、連通鄂、豫、皖三省。與一望無際、地勢平坦的中原城市比起來,山巒起伏、河流密布的信陽更像是一個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信陽在各個方面都顯得與中原河南格格不入!首先體現在方言上:信陽人說話更接近湖北,而不是大家熟悉的類似「中」、「弄啥咧」的河南話。尤其是信陽的女孩子,說起話來跟南方姑娘一樣「燕語鶯聲」!

其次體現在吃上:信陽的飲食習慣和烹飪技法具有濃郁的江淮特色,絕大多數菜肴都偏辛辣、偏油膩。尤其是信陽糍粑、竹筍臘肉、觀音豆腐……等信陽區縣地方菜肴,都十分符合南方人的口味。

當然,作為河南省唯一以大米為主食的地區,信陽還是保留了河南人愛吃面的習慣!只不過信陽人吃的是源自武漢的熱乾麵!「改良版」的信陽熱乾麵成了當地的招牌小吃,還登上「熱搜榜」叫板武漢熱乾麵!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從側面散發出這一座城市獨有的味道。如果說河南的其他城市如小麥一般樸實粗曠,那麼我覺得信陽則像竹筍一樣秀嫩婉約!

雖然人們常常調侃:「信陽最不像河南!河南人吃面、信陽人吃米;河南人豪放、信陽人婉約……」可是這絲毫不影響信陽在河南省內的重要地位,甚至中華文化的起源興盛也離不開信陽這一片神奇的土地!

作為華夏文明最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信陽歷史悠久、文化深厚、名人輩出。許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曾經風靡一時的《羋月傳》里那一位與羋月青梅竹馬的黃歇公子,就是土生土長的信陽小伙兒!

當然,提起信陽就不得不提信陽毛尖!被譽為「綠茶之王」的信陽毛尖,入選「中國十大名茶」,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海外。據說光是「信陽毛尖」的品牌估值就超過60個億!堪稱是河南人的驕傲與財富!

雖然很多網友都喜歡調侃「信陽是河南最另類、最孤獨的城市、信陽最不像河南……」但是我覺得:儘管信陽表面上沒有「河南范兒」,骨子裡卻是一股地道的「河南味兒」! 這種血濃於水的認同感,無法割捨分離。

古人云:「兄弟鬩於牆外御其辱」。雖然信陽人習慣了被大家調侃、吐槽,可是一旦有人說河南不好,信陽人肯定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生於斯長於斯,信陽人戀信陽,信陽人更戀河南;河南是信陽人的根脈,信陽是河南人的驕傲!

各位信陽及河南朋友,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兒?旅行體驗師、頭條旅行體驗官:背著女兒去旅行。歡迎關注,有問必答!(聲明:本文已簽約維權騎士與圖盾24小時全網維權,未經作者本人授權,任何平台與個人擅自轉載或篡改抄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