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只練伏地挺身,1個月後看效果,原來健身還能這麼玩

2019-07-04     健身千匯雲課堂

文/楊

健身中有很多的動作,每個動作針對著不一樣的部位,有些動作需要藉助器械才能完成,所以不少的人都會選擇前往健身房進行鍛鍊,畢竟器材更多,還會有專業的指導,健身氛圍也更好。如果不去健身房是不是就不能健身呢?當然不是的。

在國外就有一位小哥哥,他沒有選擇去健身房,而是通過自己堅持鍛鍊,走上了一條不一樣的健身之路。之所以說不一樣,是因為這個小哥哥只堅持做一個動作,那就是伏地挺身。這個動作想必沒有人不知道吧,這是日常生活中相對簡單的一個動作,但是它的效果還是挺不錯的,特別是對於胸大肌和雙臂的鍛鍊。

上面提到的小哥哥,在一個月中沒有選擇別的動作,而是各種各樣的伏地挺身。像標準伏地挺身、單腿伏地挺身、單臂伏地挺身。但凡是能叫得上名字的伏地挺身,他都一一嘗試了,一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效果是肉眼可見的,他胸部和臂膀的肌肉相比一個月前更加的粗壯了。

其實如果你覺得伏地挺身很單調,那你就錯了,其實伏地挺身的變種動作還有很多。在標準伏地挺身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擴展出不同的動作來。下面我們從標準伏地挺身來一一為大家介紹。

標準伏地挺身,這也是我們最常用的伏地挺身動作。伏地挺身主要針對的是肱三頭肌和胸大肌的鍛鍊,動作簡單但是效果不錯。一個標準的伏地挺身要求動作者,雙手撐地,從肩膀到腳踝呈一條直線;雙臂在胸部位置,雙手間距略大於肩寬;再動作過程中下降時要緩慢,當身體下降至離地面3公分左右,在快速撐起,然後往復循環動作即可。

屈膝伏地挺身,這個動作在標準伏地挺身的基礎上降低了動作難度,雙膝著地,開始標準伏地挺身的動作。這個動作除了鍛鍊雙臂和胸部,還能鍛鍊到腹部肌肉,因為在屈膝伏地挺身多承重,需要腹部用力保證臀部不上挺或者下落。

反手伏地挺身,這個動作難度可就大多了。要求雙手反向向後撐地,完成標準伏地挺身動作。這個動作對於肩部和背部的力量要求較大,建議初學者不要嘗試。

單臂或者單腿伏地挺身,這兩種動作也是在標準的基礎上增加了難度,對於手臂和腿部腹部的力量要求較高,可以作為趣味性的動作來進行,不建議作為主要鍛鍊動作。

俯撐後抬腿,前面的動作都是針對手臂和胸部的鍛鍊,這個動作鍛鍊的是腿部和臀部。嚴格意義上說這並不是伏地挺身,而是踢腿動作的一種。身體呈標準伏地挺身的姿勢,但是身體不下降就撐著,向後抬起一條腿,稍作停頓放下,換另一條腿繼續。這個動作是為了在不給腿部增加壓力的前提下,鍛鍊臀部的曲線。

其實健身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只要你動腦子,從一個動作中可以延伸出不同的動作來,讓你健身之旅充滿了趣味。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LXCGwBmyVoG_1Zn2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