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因為網際網路越來越流行,所以普通人便能夠在網上學習到不少的理財知識。這一點,算是相當有用的,畢竟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句話,叫做「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而且在小胖看來,越是年輕的時候,越應該培養自身的理財意識,這樣,到我們老了之後,才能享受這種錢生錢的快感,從而有可能達到提前退休的生活。
網上理財知識獲取途徑有很多,有不少人為了省心,所以便付費報了某些所謂的理財課程,但是最終發現了一件事情,那便是交了幾千塊錢的學費之後,非但沒有像課程里所說的達到財富自由,反而連一分錢都沒賺到,甚至是有可能越買越虧。
那麼,為什麼有人學習了那麼久的理財課程,依然是賺不到錢呢?理財,又真的該付費報課程嗎?普通人理財,最重要的一點,又應該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為什麼學了那麼久的理財課程,還是沒賺到錢?
不得不承認,目前這個社會裡的年輕人很捨得在自己身上下本錢,也就是俗稱的人生錢。當然了,這樣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捨得投資自己,未來才能帶來更大的收入效應,這才是相對的。
但是,對於很多理財課程的話,個人覺得並沒有必要每個都報。畢竟,有可能每種理財課程看上去只有幾十塊甚至是幾百塊,但架不住數量多啊,而不少人只顧著一味報課,卻從事沒有完整的從頭到尾消化所有的知識,如此,自然就不可能賺到錢了。
另外,因為理財課程太多,加上不少做課程的人也都是相對隨意,說白了有可能只顧著讓你交錢,而沒有準備什麼核心的內容。如此一來,普通人想要賺錢,最終卻成為了別人賺錢的工具而已,這便是目前的現狀。
二、理財,又真的該付費嗎?
坦白講,小胖個人是造成付費學一些理財知識的,只不過,這裡的知識並不是指課程,而是指為理財而購買相應的書籍。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小胖自己也算是半個理財的人,見過太多同行所寫的課程,坦白講,真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也沒有教什麼核心的內容,總結就一句話,所有課程里的知識,你在相應的書籍里都能找得到。
說白了,不少人所推出的理財課程,不過是在這個書里套個觀點,那個書里引用幾句話而已,整理出來之後,便向你收費,而其自身並不具備教別人理財的資格和資本,試問,如此情況之下,普通人又怎麼可能通過這些課程賺錢呢?
所以,如果真的想靜下心來理財,個人覺得最應該做的,便是去購買一些大師級的人物(如巴菲特老先生)所寫的書,裡面不論是投資方面,還是心態方面都會有很詳細的描寫,而且書的價格也不貴,這樣,不是更划算嗎?又何苦去追所謂的理財課程呢?
三、普通人理財,最重要的是什麼?
個人覺得,理財並不難,甚至可以說只要想做,哪怕是普通人也是可以的。只不過,不少人理財的心態出了問題,一味的認為理財就是投資一萬塊錢,然後十天半個月之後變成2萬,甚至是4萬、8萬等等。這不叫理財,這叫做夢。
理財,匯總來形容的話,便只有兩個大方向:人生錢,錢生錢。前者,便是想辦法提升自身的能力,然後用對應的能力去換取更高的收入;而後者,便是用自身的錢去掙更多錢,當然了,這裡對本金肯定也是有要求的,說白了就是本金越高的話,哪怕是同等的收益率,其收入也是相對可觀的。
而剩下的一點,便是所謂的節流了。也就是說,光會理財還不行,還得在生活當中的方方面面想辦法省錢,說省錢或許並不太恰當,更準確的說是儘量只花應該花的錢,對於不應該花的錢堅決不花。這樣,能夠存下的錢自然就變多了,本金多了,未來理財收益不就更高了嗎?
最近這些年來,小胖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在下班之後翻一翻某些理財類書籍,學習一下裡面所提及的方式、心態等等,然後,自己再不斷試水,最終再慢慢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投資路線,這需要時間,急不得的。
只能說,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理財了,證明普通人的存款水平有了很明顯的上升。存款多了,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花一些錢去報所謂的理財課程,連理財知識都要花錢讓別人來交,又能學到什麼呢?遠不如自己從書本上獲得,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為什麼有些人學了那麼久的理財課程,最終還是賺不到錢呢?普通人理財,有沒有必要報一些理財類課程呢?您覺得,看書能否教會我們一定的理財知識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wriB3MBnkjnB-0zzEG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