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榭軟糕,你能品嘗的松江歷史,447年!

2020-03-21     上海松江發布

松江名產葉榭軟糕

始於1573年

迄今已有447年歷史


特別的配比

用心的製作

造就其

軟、糯、香、甜的口感

春暖花開

跟著小松

去吃正宗的葉榭軟糕!


糕同音高,「吃糕步步高」的好口彩使得松江人家裡一旦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離不開吃一口糕。很多老人都有習慣在家裡做焋糕,方方正正的軟糕,再點上漂亮的小花,蒸完出爐,向左鄰右舍或者親朋好友分發糕,是延續到現在的習慣。



其實葉榭軟糕在明萬曆元年已出名,並在2011年被評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份獨特的「鄉間米道」在這座古老的小鎮上悠悠飄香。



顧火南是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這位匠人,做了一輩子的米糕,對用料、手藝精益求精。



他的徒弟是八十八畝田的創始人朱燕。這位返鄉創業的青年非常熱愛傳統文化,想把從小吃到大的非遺軟糕用創新的方式帶到更大的平台,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葉榭的故事與文化,愛上這份家的味道。



其他糕點,大多糯米是「C位」,葉榭軟糕的用料則有些特別,粳米是絕對的主角。可以這麼說,沒有好的大米便沒有好的軟糕。而松江大米,便是造就葉榭軟糕的最大功臣。



據悉,原料選用優質粳米、糯米,按照90%白粳、10%糯米的古法比例配製而成,這兩種米要在冷水中浸泡7天以上,每天換水,使米發酵成分全部揮發完,還需晾透水分,才可以進行製作。



「軟糕的製作工藝不算複雜,但需要特別用心。」朱燕介紹說,製作時,要用石臼春粉細篩3次,粉極其精細,再用篩子篩入蒸格,輔以熬制的餡心,蒸煮而成,夏天還會加入薄荷,口感清香、涼爽。


粳米糯米攪拌



米粉篩入模具


嵌入豆沙


葉榭軟糕,你能品嘗的松江歷史,447年!

篩粉覆蓋


刮刀刮平


定型


紅綠瓜絲點綴


熱騰騰的軟糕出爐啦!咬上一口,口感鬆軟有彈性,比年糕易嚼,又比糯米糰子飽滿,還不粘牙。手工熬制的豆沙餡微甜、不膩,沒有浮誇的香料味,若隱若現的米香在口中纏繞,清清爽爽。說它是「天然去雕飾」的味道也不為過。



如何購買



文字、圖片、視頻、編輯:韓佳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udFEXEBfwtFQPkdyPBo.html










消失的東外街

20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