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工地上經常看到60歲左右的農民工,為啥到這個年齡不退休呢

2019-11-18     農村耕耘

大家好,我是農村耕耘,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我國越來越發達,隨著我國從最初的90%的農業大國,到現在縮減到40%的農業國,現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非常嚴重了,從當初的55歲增加到60歲左右,這對於城市中的退休人員無所謂,他們到了退休年齡之後,還有退休金給他們,但是農村的老人就沒那麼幸福了。

農村的老人最初都是以種地為生,當初都沒有在工廠上班,但是到了60歲之後更不用提退休金了,隨著農村老人越來越多,贍養老人也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現在在大城市的農民工在工地工作大多數都是55歲到65歲之間的老人,他們已經到了法定的年齡,為什麼還要一直工作下去呢?難道在家休息不好嗎,為什麼在城市中仍然出現大量的高齡農民工呢?

原因是之所以出現多數高齡農民工,主要還是農村養老的問題,實在是太困難了,因為他們沒有退休金,家裡只有幾畝地,現在年齡大了,種地也種不了,沒有其他經濟來源,這個時候只能向孩子們伸出救濟之手,但是從農村出去的孩子沒有幾個是能掙大錢的,連自己的生活問題都是一個問題,更何況怎麼能為父母預留養老費呢。

除了以上之外,現在的年輕人負擔也是挺重的,扶養孩子本身就是一大筆的費用,有的也是剛剛貸款在城市裡買的房,房貸車貸,再加上孩子的撫養費,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根本沒有其他閒下來的資金為父母養老。

所以大多數農村老人都出去打工,除了給自己攢一點養老金之外,還要為自家的孩子分擔一下負擔,我們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無論在什麼時候,第一個想到的總是自己的孩子。

如果農村的老人都有退休金的話,他們也不會出去打工,肯定在家裡養老,所以希望國家能夠重視一下農村的養老問題,雖然農村現在有了基本的養老金,但是那點錢還不夠在農村交電費和其他的生活費呢,希望我國爭取出台一些比較實惠的農村養老制度,能夠讓老人過上老有所依的生活,對於在城市中經常看到60歲以上的老人在工地上班,這個問題你們怎麼看待呢?

我是耕耘,喜歡小編的可以點個關注,關於本期話題,你們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stggG4BMH2_cNUgpDRg.html